《劉光啟自述眼力》

《劉光啟自述眼力》

《劉光啟自述眼力》採取口述史的方法編寫而成。梁啓超在其《中國歷史研究法》中講:“採訪而得其口說,此即口碑性質之史料也。”一般而言,口述史是親歷者敘述的歷史。“敘述”包括口述和筆述,即由訪談者以錄音的形式採訪當事人為主,兼顧當事人的“筆述”資料,在此基礎上由執筆者從語言形式到內容再行加工,從而形成口述史著述。這種著述是經歷、經驗層面的知識和學術研究歷程與成果的綜合反映。

基本信息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第1版(2010年1月1日)
叢書名:天津國家級文物鑑定專家口述叢書
《劉光啟自述眼力》《劉光啟自述眼力》

平裝:148頁
正文語種:簡體中文
開本:16
ISBN:9787201063966
條形碼:9787201063966
商品尺寸:22.8x17x1.2cm
商品重量:322g
品牌:天津人民出版社
ASIN:B003E46WAG

內容簡介

《劉光啟自述眼力》採取口述史的方法編寫而成。梁啓超在其《中國歷史研究法》中講:“採訪而得其口說,此即口碑性質之史料也。”一般而言,口述史是親歷者敘述的歷史。“敘述”包括口述和筆述,即由訪談者以錄音的形式採訪當事人為主,兼顧當事人的“筆述”資料,在此基礎上由執筆者從語言形式到內容再行加工,從而形成口述史著述。這種著述是經歷、經驗層面的知識和學術研究歷程與成果的綜合反映。

編輯推薦

《劉光啟自述眼力》:無論真品贗品,都逃不脫他的眼力,因為古今多少書畫,都瞭然於他的胸中。

目錄

一、鑒光閣學藝
二、“金石山房”與稀世珍寶
三、考驗眼力——面對王時敏的《雲峰樹色》
四、王羲之《乾嘔帖》失而復得
五、從“廢品"中搶救的稀世珍寶——《大方廣佛華嚴經》
六、李唐《濠梁秋水圖》考證
七、查抄文物中的珍寶——《葛洪徙居圖》
八、楊維楨《夢遊海棠城記》沉浮記
九、文徵明手卷精品《林榭煎茶圖》鑑定
十、曾在收藏家手中的王鑑《雲壑松蔭》
十一、“虞山派"領袖王暈——從鑑定他的《山水冊頁》與《雲山競秀圖》談起
十二、“御書畫圖留與人看"的王原祁——從王原祁《山水冊頁》談起
十三、劉墉書法漫議
十四、歷史畫中記載的地震
十五、寫經及其鑑定
十六、明清書畫的收藏和著錄
十七、書畫鑑定經驗談

附錄

一、談明義書札與曹寅墨跡——介紹幾件與《紅樓夢》作者相關的書畫資料
二、一部展示民國書畫多姿多彩的長卷——讀《齊白石、黃賓虹、吳湖帆、溥心畲等書畫合璧冊
三、書畫鑑定漫談——在天津市“文化大講壇”的演講

序言

本書採取口述史的方法編寫而成。
梁啓超在其《中國歷史研究法》中講:“採訪而得其口說,此即口碑性質之史料也。”一般而言,口述史是親歷者敘述的歷史。“敘述”包括口述和筆述,即由訪談者以錄音的形式採訪當事人為主,兼顧當事人的“筆述”資料,在此基礎上由執筆者從語言形式到內容再行加工,從而形成口述史著述。這種著述是經歷、經驗層面的知識和學術研究歷程與成果的綜合反映。
口述史的兩個核心和要點是:記憶和詮釋。從文物鑑定來說,記憶可以理解為從事文物鑑定生涯中留下的記憶;詮釋則是對鑑定文物過程的理性敘述。鑒於文物鑑定是一門獨特的學科,編寫這部書採取口述史的方法,對每位專家來說,既能體現他們從事這項專業所遵循的普遍規律,更能體現他們自身的獨特方法和視角。在編寫過程中,我們力求把握敘述性、客觀性、真實性,保持原始質樸的“口述”語言。對相關問題的處理,則採取了口述和必要的筆述相結合方法,從而達到和保持整個篇章結構的連貫。憑著專家豐富的經歷、經驗和研究成果,給讀者提供更多了解文物鑑定的視角。
在編寫本書的過程中,我們深深體會到,專家許多經驗的東西往往寓於個人敘述的細節中。讀者,尤其是年輕一代文物博物館工作者能夠從這些細節中,探尋和傳承從事文物徵集、鑑定、研究值得借鑑和掌握的要點,學習老一輩文博工作者刻苦、敬業的精神,則是我們最大的欣慰。

後記

接受為天津市幾位現任國家鑑定委員會委員編書的任務後,我們即組織天津文博院研究部人員確定以“口述史”的方法,著手按照“口述史”的規範,擬訂訪談內容,與專家達成共識,然後展開訪談——錄音記錄一一形成文字——後期整理,並將主動性與互動性寓於其中,以期達到最佳效果。初稿完成後,我們交由天津人民出版社總編輯陳益民先生審閱。他從專業的角度提出了系統的修改意見。
經過近兩年的努力,天津國家級文物鑑定專家口述叢書第一批四本終於出版。
原天津市文化(文物)局局長(現市委副秘書長、辦公廳主任)成其聖、副局長張志首提這一課題,並給予了具體指導與支持。成其聖為本叢書撰寫了序言。局計財處處長侯玉賢積極籌措經費,予以資助。張慈生、劉光啟、雲希正、田俊榮等專家給予了全力配合。陳驤龍、郭鴻林、李凱等專家對初稿進行了審閱,並作了許多訂正。天津博物館辦公室、書畫部、器物部、圖像信息中心等給予了熱情協助。天津人民出版社為本叢書的出版給予了大力支持。在此一併表示誠摯的謝意!
本叢書由田毓芬、韓瑞麗訪談、整理、編寫,李家磷統稿。文物攝影李國強、劉士剛、賈凡。OCR文字掃描識別賀培姍。編務楊秉強
由於我們水平有限,本叢書的編寫難免存有缺憾,敬請諸方家指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