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與大師》

《創新與大師》是由流沙淘金所寫的一篇網路隨筆。

網路作家流沙淘金寫的散文作品。

基本信息

作者:流沙淘金
作品類型:隨筆

內容欣賞

 2006年11月20日溫家寶總理在和6位並肩而坐的大學校長和教育專家座談時談到:“去年看望錢學森時,他提出現在中國沒有完全發展起來,一個重要原因是沒有一所大學能夠按照培養科學技術發明創造人才的模式去辦學,沒有自己獨特的創新的東西,老是‘冒’不出傑出人才。我理解,錢老說的傑出人才,絕不是一般人才,而是大師級人才。學生在增多,學校規模也在擴大,但是如何培養更多的傑出人才?這是我非常焦慮的一個問題。”看來總理是為高等教育人才沒有培養出大師級人才而頗感焦慮。從這裡可以得出幾個問題:什麼樣的人才才是大師?中國到底有沒有大師?中國現行教育模式砸就培養不出大師?大師培養只是大學的事嗎?出大師的可能性是怎么辦?

第一個問題,一提到學術大師,人們總是和某種大獎聯繫起來,特別是某些國際知名大獎聯繫起來,最有說明意義大獎恐怕就是諾貝爾獎了。一提到諾貝爾獎,就會想到一大串名字,法郎士,愛因斯坦,羅素,泰戈爾,川端剛成,等等,太多了,難以一一例舉,怎么就沒有一個是中國人。照這種標準中國的確沒有大師,這人些要么有重大創造,要么有重大發明或發現。第二個問題,中國有沒有大師?照前一種觀點就沒有。但大師一定要拿大獎後才是大師嗎?袁隆平先生沒得諾獎,那他算不算大師?第三個問題,中國現行教育模式砸就培養不出大師?我看沒有出大師這種說法有幾種情況:一是我們實質上沒有名分上也沒有;二是實際上有但我們還沒有發現他,還沒有大師之名(有實無名);三是我們有大師但不是真正的大師,這些大師是吹出來,炒出來的(有名無實);四是以前我們對大師這現象毫不關心。我看大家關心的是第一種——實質上沒有名分上也沒有。而大家要的就是既要有實質也要有名分,只有名分沒有實質,在短期內我們可以撈到一些好處和榮譽,但大師終歸是大師,其學問是要拿出來見人的,要是穿了邦就太丟人了。而只要實質上的不要名分上的不但前種好處沒有,還會使真正的大師無用武之地,埋沒人才。如果二者兼得就能既得到好出也不浪費人才。第四個問題,大師培養只是大學的事嗎?我認為大師的出現不只跟大學有關,而是跟整個教育體系有關,教育沒出大師跟國小中學就沒有關係?跟教育體制就沒有關係?跟教育理念和價值觀沒有關係?跟教學方式沒有關係?等等————我看不出大師相關方面都沒有責任。第五個問題,出大師的可能性是怎么辦?這才是本文要重點說的問題。

我們都知道真正的大師都是要么創造,要么發明或發現了新的具有重大價值的理論或者事物的人。人整出來的都是前所未有的,新的,跟其他不同的東西。一句話人家創造了新的東西。我們的教育不出大師,走進我們的教室看看,老師在教些什麼,怎么教,學生在學些什麼,怎么學就知道了。有人就曾經描述我們的教學過程:老師照本宣科,學生課上抄老師所宣,課後背所抄之宣,考試答所背之宣。這種教學過程教不出大師不奇怪,出了大師才奇怪,如果出了那真是見鬼了!大師級人物都有很高的創新能力,人家通過刻苦鑽研不斷創新,越過重重障礙提出自己的觀點,並建立和完善自己的體系。顯然靠抄和背不是成就大師的途徑。看來要實現大師夢,創新是一條必經之路。要做到創新有創新能力是基本條件。但創新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要後天的學習和培養。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可能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觀點。筆者也有一些看法,可能是拾人牙慧或無稽之談。還望老師批評和斧正。我認為創新能力的培養應該注意以下幾種因素:

一是教師要有過硬的素質。老師出了一般應有的素質外,還要有創新理念,創新意識,創新技能。要想使學生獲得創新能力,老師首先要有創新能力,孟子曾說:君子以其昭昭方能使人昭昭,而小人要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就不可能。我們也常常說:學習全靠自覺性,老師只是領路人;教是為了不教。不錯啊,領路要領創新之路啊,要領他們去創新啊,自覺是自覺創新啊,而不是領他們去抄去背之路啊,自覺也不只是自覺地抄和背啊。更嚴重的是在一些地方,特別是邊遠山區,別說是創新的素質了,一些些教師連起碼的素質都沒有。我曾遇到過一個國小教師,直轄市讀成直hai市,墨水讀成hei水,國小三年級平均分3分,老師參考不及格,這樣的水平如何使人昭昭,如何領路?

二是學生的智力要正常。我們無法給一個低智或智障的人講明白一種知識,有些人連說話都難學會,更不要說讓他去創新了。這當然沒有歧視他們的意思,他們都是弱勢群體,我們多多關照他們,但要他們去創新什麼就太難為情了。在一定程度上說不是人人都適合去乾創新的事情的。

三要重點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和懷疑精神。好奇心對創新來說必不可少,如果一個人對某事某物產生好奇心他就會積極主動地探究和琢磨,直到把他搞清楚為止。不但如此,他還會對此產生種種疑問:它是什麼?為什麼這樣?這樣是真的或最好的嗎?它是不是可以更完美?於是就有一種動力迫使他去找這些問題的答案。他搞清楚後的結果就是要么,他把它徹底顛覆,重新創造一個它,要么他把它推向前進直至完美。如哥白尼的日心說就是對拖勒密的地心說的一種顛覆,牛頓的力學就是對加歷略的力學的完善。

四要使學生擁有挑戰權威的勇氣。對於權威的過分迷戀和虔誠使我們的學生喪失了挑戰權威的勇氣,更喪失了創新的餓能力。對於權威我們膽小如鼠,不但如此還要把它當成近似神的東西供起來瞻仰,而不是去挑戰它,懷疑它。有權威在我們就不敢僭越,不敢跨越雷池。我們的學習就是背經典,解釋經典,更過分的是我們把這種背誦和解釋就看成是創新。假如我們迷戀的是一種假的,那就更糟了。羅素先生就說過:在一個假的前提下什麼都可以推出來。如果一種學問是假的,除了找證明否定它是創新外,其他的解釋只會讓它更假,那解釋是在造假,而不是創新。有人會說假也有用啊,那是倫理的範疇不是本文的討論點。蘇格拉底的哲學體系就是挑戰自然哲學的結果,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是經典物理學的異端。在一定程度上說,科學的發展就是一個挑戰和被挑戰的過程。我認為這種挑戰對象首先是老師,其次才是其他的,這當然我們的老師要有能承受這種挑戰的心胸。如果學生連挑戰老師的勇氣都沒有,對其他的權威的挑戰就無從談起。雖然老師也在一定程度上是權威,但他是一種最弱勢的那一種,因為老師只是傳遞信息和引導學生,而不是在樹立強有力的權威。

五要使學生有豐富的想像力和借鑑移植其他學科知識的能力。想像力也是創新的一個先決條件,我們別指望一個想像力貧乏的人會創造出新的東西。柏拉圖的《理想國》沒有豐富的想像力是作不出來的,大詩人李白的詩歌豐富的想像力不會那么浪漫,瀟灑,飄逸。DNA分子雙螺鏇結構也是來源於豐富的想像力,苯環的分子結構是化學家在看到六條小蛇相互咬尾巴的時候聯想到的。另外學科移植能力也至關重要,馬克思-韋伯在創立社會學是就移植了物理學的很多知識,以至於後才會有社會動力學和社會靜力學之說。

六要有民主,自由,寬鬆,公平的學術環境。一個社會要想有新東西出爐,有大師出爐,一個自由,寬鬆的學術環境必不可少。我對在一個學術“專制”和壟斷的氛圍里能出好東西,新東西的想法不敢恭維。在這種氛圍里,學術權掌握在權威人物的手裡,一旦別人提出新的觀點或體系,往往被視為異端,如果冒犯桌權威,馬上就被貼上各種壞的標籤,受到權威和其擁護者的口誅筆伐,在非常時期還會上升到政治高度。所以在這種氛圍里是不會出新東西和大師的,就算出了也是給權威家們解釋經典的那種人,他們只是在附庸風雅,拾人牙慧而已。文字獄時代也作古了,文革已經過去,這種環境我們現在有了,但大部分人還在拾人牙慧,嚼先人的餿鍋巴冷飯,而不搞點新東西出來,沒有大師出來,這真是活見鬼了。

其他的因素還很多,由於篇幅所限,難以一一例舉說明。如其他社會因素,教育觀,教育體制,經濟因素,文化因素,教育價值觀等等。

我認為作為一名教師有上述六種條件基本上能帶領學生做創新方面的活動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