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名:刺殺約翰·列儂
導演:安德魯·裴丁頓 Andrew Piddington
主演:喬納斯·保爾Jonas Ball
索菲婭·杜博勞斯基 Sofia Dubrawsky
克里莎·費爾謝爾德 Krisha Fairchild
米耶·奧莫里 Mie Omori
類型:劇情
片長:114分鐘
國別:英國
發行:IFC Films
上映日期:2007年12月7日(英國)
2008年1月2日(北美小範圍)
官方網站:www.thekillingofjohnlennon.com
劇情介紹
1980年12月8日,“披頭士”樂隊主唱約翰·列儂與妻子小野洋子在錄音完畢後回到紐約曼哈頓中央公園的自家住宅門前,黑暗中突然躥出一個人影,在大喊一聲列儂名字後,此人掏出手槍對之連發六槍。在洋子的尖叫聲中,列儂倒地不起,於送往醫院的途中流血過多而身亡,影響整整幾代人的搖滾超級偶像在全世界歌迷的扼腕痛哭中悄然隕落。後經調查,刺殺者名為馬克·大衛·查普曼,二十五歲,是“披頭士”樂隊的死忠歌迷,具有雙重人格及精神分裂傾向。
本片就是以刺殺列儂事件為背景,將視角伸展到刺殺事件發生前·大衛·查普曼(喬納斯·保爾飾)的真實生活中,從人性和個人經歷角度來分析這一悲劇產生的必然性:查普曼與母親(克里莎·費爾謝爾德飾)一直嚴重不合,曾多次惡言相向,直接導致他排斥外界的牴觸情緒;查普曼與妻子格洛莉婭(米耶·奧莫里飾)也同樣關係不佳,這樣的狀況使之深覺與身邊人都毫無共同語言。感到整個世界都無法理解自己的查普曼,只有在讀到J.D.塞林格的《麥田守望者》時,才能找到一點理解與共鳴。長期的自我封閉催發了個性的偏執,憤世嫉俗的查普曼開始厭惡一切“虛假的人與事”,以他的評判觀,當時處於大眾娛樂風口浪尖的披頭士主唱約翰列儂,一個“腰纏萬貫的嬉皮士”,成了他所既狂熱崇拜又厭惡嫉妒和難以企及的集中代表。
極端苦悶和不得志下,查普曼產生了做一件驚世駭俗的事而求得“名垂千古”的邪念,在選擇犧牲對象時,他曾經自問:“殺一個默默無聞的人能有什麼名望可言?”於是將可怕的目光對準了他極崇拜與仇恨於一體的偶像約翰·列儂,製造了一場驚世的悲劇……最終,大衛·查普曼被判處二十年徒刑,多年來一直在萊克斯島服刑,查普曼雖然提出過幾次假釋請求,但全民的憤怒久久依然沒有平息,這位渴望一舉成名的小人物,將在永遠得不到寬恕原諒中渡過悲慘的一生……
題材回顧
約翰·列儂被槍殺這一當年震驚整個世界的重大事件,多年來一直是改編電影的熱門題材,從各個角度分析列儂被刺的根本原因,更是從普通歌迷到專業人士都樂此不疲的一大話題。距離這一事件近三十年後,最近好萊塢突然冒出兩部小成本製作,一部是賈里特·沙夫的《27章》,一部便是佩丁頓的《刺殺約翰·列儂》 ,內容撞車,都是圍繞著刺殺者馬克·大衛·查普曼的刺殺前心理狀態而展開。所不同的是,前者時間局限於查普曼來到紐約到刺殺成功這一段落,後者則把查普曼在家鄉檀香山的生活狀態完完整整展現出來,揭示其走上不歸路的背景和原因。
大衛·查普曼當年在刺殺被捕後,警察從他身上搜到一本翻看過多次《麥田守望者》,該書對查普曼心理的影響,一直是多年來列儂迷們關注的話題和不解之謎,由於該書共有26個章節,因此《27章》在片名上便暗示了現實慘劇對該書的延續,並細微展現查普曼在紐約種種言行所受到的該書的影響。而《刺殺約翰·列儂》則從更深的層次分析查普曼的性格成因,兩片雖都打著“列儂遭槍擊”這一刺眼的名號,其實意圖已經不僅僅是對這位偉大搖滾偶像的深層緬懷,而是在近三十年後從社會娛樂變遷的角度重新審視這一事件,這和早期那些純粹以狂熱“披頭士”迷身份來追思列儂的同題材影片,顯然本質上有著巨大的差別。
影片簡評
身為低成本小製作的《刺殺約翰·列儂》,因去年在翠貝卡電影節上獲得特別評審會大獎而為人知曉,雖然故事內容仍是圍繞兇手大衛·查普曼的個人生活經歷而展開,但拍電視出身的編劇兼導演安德魯·佩丁頓以先鋒的表現形式和大膽的心理推測,使得影片跳脫出普通紀實事件類題材的窠臼,讓人耳目一新。影片一眾全新演員陣容,也都奉獻了可圈可點的演出:名不見經傳的男主角喬納斯·保爾,對聲名狼藉的馬克·大衛·查普曼的塑造極為令人信服,矛盾心理和分裂人格的高難戲分皆表現得當。飾演查普曼最後接觸的列儂歌迷茱德一角的索菲婭·杜博勞斯基,同樣演技純樸自然而不失亮點,相比較《27章》中擔當同一角色的問題女孩琳德賽·羅翰,可謂高下立見。
對於槍殺約翰·列儂這一人盡皆知的著名事件,影片能採用一種誇張卻能引人更深層次思索的視角,這點尤為難能可貴,導演安德魯·裴丁頓曾經表示,出現在這部影片中的所有對白,全部出自查普曼的採訪、口供以及法庭記錄,包括查普曼本人的歇斯底里在內,比如開庭受審時,查普曼大呼小叫、跳上跳下,並要求旁聽者同他一起讀一本他所喜歡的書的瘋癲舉動,都有著事實依據,導演裴丁頓有意把影片擺在一個沒有夾雜任何個人判斷情緒的角度,純粹讓事實說話,不惜以冒億萬列儂冬粉之不韙的危險,重新審視這一發生在近三十年前的悲劇。
在技術層面上,安德魯·裴丁頓影片使用類紀錄片的拍攝手法,搖晃的鏡頭暗示著精神錯亂,正如《神槍手之死》中“懦夫”羅伯特·福特渴望一戰成名的心態,導演裴丁頓還描述了大眾流行文化對查普曼此舉的催化,比如在到達紐約後、刺殺事件發生之前,查普曼以《計程車司機》中的情節自勵, 《憤怒的公牛》等經典暴力電影的鏡頭拼貼,配上《普通人》的熟悉鏇律,將觀眾帶回當時的文化氛圍,隱隱暗示著一個發人深思的結論——列儂被刺的悲劇也許並非是查普曼一人邪念所致,當時社會的造星潮流和人們盲目的狂熱同樣難辭其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