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列農遇刺

1980年12月8日 約翰·列農遇刺

在列儂被刺殺的公寓處,許多女孩子舉著自己心中的偶像涕淚滿面,痛不欲生
1980年8月,沉寂了多年的約翰·列儂與妻子開始錄製他們最著名的專輯《雙重夢幻》(DoubleFantasy)》。他們雄心勃勃地計畫從日本啟程向西經過歐洲到紐約,向世界推出這部專輯。但是,他們沒能實現這個願望。1980年12月8日晚10點49分,列儂在他的公寓前被槍殺,倒在血泊之中。洋子驚恐萬分地目睹了這悲慘的一幕。
兇手是一個精神病患者,他很快落網並被判處20年監禁。但法律的公正卻無法彌補失去列儂的損失,這是全世界的巨大缺憾。約翰·列儂無與倫比的智慧、優美動人的歌聲永遠地失去了,更重要的是,失去了一位人類靈魂的開拓者,像他這樣的天才我們此生再難擁有。
約翰·列儂是甲殼蟲樂隊的核心人物,也是四個披頭士中最有藝術才華和思想深度的人。他在樂隊中的核心地位不僅體現在音樂創作上的主導作用,也體現在對其他人的生活的影響上。約翰·列儂和妻子辛西埡的感情一直很好,並生有一子朱利安,然而自從他邂逅日本先鋒派女藝術家大野洋子之後,他的情感世界乃至藝術之路都發生了巨變。
甲殼蟲樂隊在60年代末解散後,約翰·列儂與大野洋子曾進行了一系列驚世駭俗的先鋒藝術探索,一時為人側目。與此同時,他們在社會政治活動中還做出了一系列大膽行動,一時被美國政府列為不受歡迎的人。1975年,他們的孩子出世使約翰·列儂感覺到自己“像帝國大廈一樣高大”,從此他潛心在家養子,過起了與世無爭的日子。直到1980年重新出山後迅速被刺。
《雙重夢幻》專輯獲得了1981年度葛萊美最佳專輯獎。大野洋子懷抱幼子西恩代替亡夫上台領獎,她淚流滿面,百感交集,在場的人們無不為之動容。
約翰·列儂之死標誌著70年代的結束。
相關連結:
約翰·列儂生
 
約翰·溫斯頓·列儂,英國著名搖滾樂隊“披頭士”(TheBeatles,也譯做“甲殼蟲”)成員、詩人、社會活動家。
一九四零年十月九日:約翰·列儂生於利物浦的一個破碎家庭,由姨媽養大。早年就讀於利物浦藝術學院。十八歲時,母親死於車禍。
一九五六年:結識了十四歲的保羅·麥卡特尼(PaulMcCartney)。
一九五八年:保羅的好友,十六歲的喬治·哈里森(GeorgeHarlison)加入樂隊。經歷了人員的變更和在德國的演出,披頭士樂隊基本成型。
一九六二年五月:正式與倫敦EMI旗下的一家小公司Parlophone簽下錄音契約。同年九月十一日,首張單曲《LoveMeDo》(愛我吧)問世。《請讓我快樂》大獲全勝,自此,開始了以披頭士為主角的搖滾樂“不列顛入侵”,大舉進軍美國市場,唱片傾銷一空。
一九六四年:年底,披頭士有三十首歌曲列入該年“佳曲100首”行列,他們的三張專輯壟斷專輯排行榜之首達三十周之久。此後的五年中,《YellowSubmarine》(黃色潛水艇)、《TheWhiteAlbum》(白色專輯)、《MagicalMysteryTour》(神秘之旅)、《Sgt.Pepper'sLonlyHeartsClubBand》(佩珀軍士孤獨之心俱樂部樂隊)、《Revolver》(左輪手槍)等專輯都成為樂壇經典。
一九六八年:約翰和辛西婭的婚姻破裂,隨後遇見了紐約先鋒藝術家大野洋子(YokoOno)。
一九六九年:約翰·列儂和大野洋子在直布羅陀結婚。
一九七零年:專輯《AbbeyRoad》(修道院之路)的發行引起樂隊成員的分歧,約翰和保羅紛紛指責對方的妻子過分介入樂隊的事務,從而引發口角乃至起訴,披頭士終於在一九七零年解散。
七十年代:約翰·列儂和大野洋子在紐約格林尼治村安家,繼續音樂和藝術創作。
一九八零年十二月八日晚,約翰在為洋子的歌曲《如履薄冰》配完吉它曲的回家路中,被一名瘋狂的持槍者槍殺於自己曼哈頓公寓的門口。
列儂與洋子在製作他們的最後一張專輯《雙重夢幻》時一同去錄音棚進行最後的混音合成
退隱後的列儂把精力完全投入到照料兒子西恩以及家庭生活中來
由於列儂夫婦在藝術和社會活動中的左翼傾向,美國政府指令聯邦調查局對他們進行了跟蹤、竊聽等一系列監聽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