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說話毀了你》
告訴我們如何避免口無遮掩,惹禍上身。說出去的話,猶如潑出去的水。如果非說不可,三思而後言。
基本信息
- 名稱:《別讓說話毀了你》
- 作者:(美)席格爾 著 靈思泉,蔣亮智 譯
- 類別:圖書 > 勵志與成功 > 人際與社交
- 價格:25.00
- 語種:中文
- ISBN:9787807247500
- 出版社:京華出版社
- 頁數:198頁
- 開本:16開
- 出版時間:2009年5月1日
- 裝幀:平裝
內容簡介
集合了蓋瑞·席格爾博士多年來為全世界數萬人教學的經驗和技巧,旨在向您提供易學易練的指導,哪怕您身處最艱難的境地、面臨最棘手的問題,也能幫助您開闢一條成功的道路。永遠在合適的場合做合適的事情!你曾經因為說錯話而陷入尷尬的境地嗎?有人認為這是基因問題——人的腦子當中有“一根短路的線”,會讓人說錯話而陷入極端尷尬的境地。也有人認為這是個性問題,是無法改變或控制的。如果你有這樣的煩惱,《別讓說話毀了你》會告訴你該如何解決。在《別讓說話毀了你》中,你將學會:如何獲得挽回和道歉的機會,重樹信心。如何老練地在第一時間做出正確的反應。如何瀟灑地應對刁難的人和貌似無法解決的問題。如何在電子郵件中靈活運用溝通的策略、方法和訣竅。
作者簡介
蓋瑞·席格爾博士(GarySeigel,Ph.D.),是一個頗具煽動性的演說家,也是全美知名的管理顧問和企業教練。畢業於南加州大學和羅格斯州立大學,曾任職於羅格斯州立大學和洛杉磯社區學院。目前紮根於加利福尼亞的洛杉磯。蓋瑞博士善於幫助人們提高口頭表達和寫作能力,從而改善談話效果和獲得有效的交流技巧。他的客戶包括雅虎、雪佛龍公司、賽門鐵克公司、美國海軍、美國陸戰隊維修中心、美國農民保險公司、科威國際不動產公司、國家研討會、格倫代爾市、洛杉磯大都會聖塔克拉拉房管署、國際煎餅屋等。他還是Californiaclosets首批連鎖店的合伙人之一。撰寫過許多專欄和評論性文章。
媒體評論
“席格爾博士以其卓越的洞察力和出色的幽默感,對如何恰如其分地表達,進行了切合實際的全面指導。如果你希望擁有出色的口頭表達能力,希望成為一個健談的人,希望在激烈的辯論中有上佳的表現.那就讀讀這本書吧!”——蓋爾·科恩《如何跳出常規》(ThinkingOutsidetheLines)和《如何發表具有說服力的演講》(HowToDeliverEffectivepersuasivePresentations)的作者“書中那些開創性的方法和令人印象深刻的案例不僅能讓你成為更好的溝通者,而且能讓你成為更有效率的職業人士。”——尼杜·庫比恩美國高點大學校長,大豐收麵包店公司董事長,《如何成為偉大的溝通者》(HowtobeaGreatCommunicator)作者
目錄
致謝前言簡介第一章考慮一下再說出口第二章千萬別讓負面信息左右自己第三章別人想“聽”的比你想“說”的更重要第四章用別人希望的方式去溝通第五章製造尷尬局面下的交談樂趣第六章如何成功地與魔鬼老闆相處第七章怎樣管理有價值又讓人抓狂的員工第八章小心身體語言出賣你第九章“爛”笑話造不出好形象第十章不要在生氣的時候發郵件第十一章道歉也是一門藝術後記
前言
很久以前,法國的一位國王懷疑其最信賴的大臣皮埃爾·德·帕多努(PierredPardoneau)竊取了皇室寶藏里的黃金,便命令皇室警衛逮捕了他。於是,皮埃爾被戴上鐵鏈,扔進了死囚。在冰冷的牢房裡,皮埃爾徹夜未眠,不停地踱著步子,來回思索著這一切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他猜可能是自己多年的宿敵王后搞的鬼,她妄圖讓其親信取代自己的地位。黎明時分,聽著從深牢下傳出的磨閘刀聲、搭建絞刑架聲以及斷頭閘被人從營房拖向廣場的聲音,皮埃爾心急如焚,他還不想死,得儘快想出辦法來解救自己。當天早上,皮埃爾被帶人法庭,面朝國王和審判團。一位老法官撫著鬍鬚,示意他向前一步。“你承認你的罪行嗎?我的孩子。”老法官問道。皮埃爾清了清自己的嗓子,神情黯淡地答道:“是的,我承認。”聞言,老法官感到無比驚訝,於是又問了一遍:“你一點也不否認?”
精彩書摘
第一章考慮一下再說出口記得某次我參加某個會議,遇見一個多年未見的老朋友。她給了我一個擁抱之後,後退了幾步,微笑著,驕傲地用食指指著自己的腰帶。她看上去確實是長胖了。“你有喜了?”我問道。她挺直腰桿,搖了搖頭,然後更準確地指著掛在脖子上直垂到胸前的徽章。說道:“蓋瑞,我想和你分享這份榮譽。我進入了名人堂。值得驕傲吧?”她停頓了一下,“你剛才說什麼?好像是問我有沒有懷孕……”那一刻,我尷尬得無地自容。造成這種誤解的原因通常是因為我們不假思索地就將答案脫口而出。在某些國家的文化里,在回答問題之前,先停頓片刻就包含在他們的語言結構中,比如阿拉斯加的印第安部落,考慮一下再說出口對他們來說是種習慣。這個時代,有很多成功的社交家,他們善於溝通,懂得傾聽與回答的藝術。知道什麼樣的交談會讓人難堪,他們會避免去提及那些會在事後讓人懊惱的事情,而將話題的重心轉移到那些能讓彼此愉快的事情上。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懂得那樣做。我們的大腦分為多層分區,負責過濾不同的思維。而大部分人本能地只使用了較低級的那一部分,他們習慣於通過條件反射來回答問題,然後不自覺地說出頭腦中那些一閃而過的念頭。皮埃爾通常情況下會把想法深藏於心尖,可一旦有了欣賞他的對象,不停地為他鼓掌,為他的每一句話頓足叫好時,他腦袋一發熱,便說出了內心深處的秘密。很不幸的是,生活無法重新來過,某段文字,即便是被轉載,放在不同的地方,也會被延伸出不同的意義,正如我在簡介中提到的那樣,當皮埃爾在民眾面前公開發言時,話語通過那些熱衷於搬弄是非的嘴巴傳到王官里,就變得無法無天了。時光飛逝,現如今,不僅僅只有嘴巴會搬弄是非,媒體也經常誤傳。2004年,當霍華得·迪安(HowardDean)興奮地向其團隊夥伴宣布成功獲選時高呼“耶……”的場景,通過電視傳達給全國的觀眾之後,大家的解讀是截然不同的,對於現場觀看的支持者來說,他在數百萬觀眾面前做出這樣的行為,實在是有失身份,甚至可以說是失態。在加利福尼亞阿納海姆,一家大公司的停車場附近,一位路人目睹了某人痛斥一位員工將車停錯車位的過程,並將這場“對抗”拍成影像,掛在WWW.youtube.corn視頻網站上。當時,他並沒有意識到自己抓拍到的這位憤怒的瘋子是該地區最大公司之一的一位頗有名氣的副總裁。雖然這位副總裁事後解釋說員工的行為讓人無法原諒,但同時也使得自己陷入了窘迫的境地,因為這一瞬間將永遠存在於無數加州職員的腦海里……在電影《真愛至上》(LoveActually)中,女主角薩拉(由蘿拉·琳妮[LauraLinney]飾演)終於有機會與心目中的白馬王子約會,她激動地想像著兩人共進晚餐的情景。但當那個白馬王子前來接她時,她卻一邊往裡走一邊讓他在外面等一會,然後“砰”地一聲關上門,腦子裡一片空白。試想一下,這時候,被關在門外的王子作何感想?她在擺架子么?還是給我難堪?這就是人們常說的間歇性失控吧?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著名演員休·格蘭特曾因對某名女子有“猥褻行為”而被捕,多年以後,傑伊·萊諾在晚間脫口秀節目時問了他最後一個問題——“你當時到底在想什麼呢?”可以想像,當時現場有多尷尬。有人常常因為一些不理智的行為搞得自己聲名狼藉,甚至丟掉工作。多想想那些衝動的瞬間吧,特別是那些名人們的例子,哪怕是一次不應該的評價,都會威脅到他們的職業安全,比如麥可·理查茲,拉塞爾·羅,梅爾·吉布森,馬薩·斯圖爾特等等,都吃過衝動的虧!時刻牢記要三思而後言。更確切地說是在沒有說出讓自己後悔的話之前,先用幾秒鐘的時間來回答以下幾個問題:和我說話的人是誰?哪些是我沒有弄清楚的?我想要韻結果是什麼?躑些是我可以說的?和我說話的人是誰如果是和一個自己並不熟悉,但是對自己的職業生涯來說又至關重要的人交談,那么哪怕是一丁點錯誤都不能犯。20世紀著名的哲學家維根斯坦·路德維希(LudwigWittgenstein)曾寫道:“對不便提及的事情最好保持沉默。”下面要舉的例子就是一個真實的事情:我兒子有一位朋友約耳(Joel),26歲,是電影學院學生,曾經在一個著名導演那裡實習。聽說我擅長解決話術問題,便垂頭喪氣地來請我幫助。他說:“我說話不經大腦,第一次去導演家就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他家在山腳下,是一座非常漂亮的屋子,老闆開門的時候,身邊站著一位看上去上了年紀的漂亮女士。我直覺認為那是他的母親,於是就說:‘您是比爾的母親吧?見到您真高興。”’“導演聽完,差點暈倒,馬上變了臉色,他說:‘這是我的女朋友,薩拉。’我真傻。這次實習的機會是我十分辛苦才爭取到的,但經過這件事,他肯定認為我是個蠢貨,會解僱我!果不其然,第二天早上,我剛到辦公室,就收到他留給我的語音郵件,大概意思是說那是個誠實的錯誤,但是,如果我再在他的家人、朋友、員工面前犯哪怕是一個微小的錯誤,就永遠別想再在他那或任何一個好萊塢導演那兒工作。那樣的話,我的前途就斷送了。”雖然在約耳的事件中,導演可能會因為他還是個孩子而不去計較,但並非每個人都會這樣想,而且人們常常會以第一印象來評判一個人。心理學專家曾說過,給人留下印象需要七秒的時間,但毀壞它卻只要一秒。所以,也許每個人都曾犯過約耳這種“誠實的錯誤”,但千萬記得要吸取教訓,下不為例。哪些是我沒弄清楚的在上面的例子中,約耳可以等著導演向他介紹,也可以在交談中問薩拉:“您是怎么認識導演的?”在更前面的那個例子裡,當我的朋友指著她的腹部時,我可以進一步詢問:“你指的是?”其實這再簡單不過了,在開口之前,特別是碰到棘手問題的時候,通過交談,多了解一些情況再下定論,可以讓我們避免出錯。史蒂芬·柯維(Stevencovey)在其著作《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SevenHabitsforHighlyEffectivePeople)中,也提到過先通過試探的方式交談,可以避免在不恰當的地方說不恰當的話。其中第五條習慣里提到:“只有自己先了解清楚了,才會被別人理解。”他描述了一個男人帶著三個調皮的孩子上了捷運,他們吵吵鬧鬧並圍著柯維坐,柯維在心裡嘀咕著埋怨那個男人:“為什麼不管管這些煩人的孩子?”但他實際並沒有這么說,而是平靜地轉向那個男人,簡單地問了一句:“怎么回事?”這位父親回答說他們剛從醫院出來,孩子們的母親剛去世了,“我不知道該怎么應付,我想他們也和我一樣。”柯維說:“我為你的經歷感到難受,我是在擔心孩子發生危險。”先使用試探性的語言,提出開放性的問題,在開口說話之前先了解背景情況。當柯維知道了孩子吵鬧的原因後,就能夠做出恰當的評價,這總比盲目地對孩子們進行批評要好得多,特別是在那樣一個時刻。有關傑克的遭遇從同事那裡,傑克聽說自己可能會被炒魷魚。為此,傑克琢磨了好幾天。他想:我厭倦了公司在處理問題上的不公開,厭倦了黑暗的辦公室政治。我看不起那些背後傷人的小人,也反感老闆的躲躲藏藏,還有那些陰險的“奸細”。同事之間明明勾心鬥角,見面了還互相阿諛奉承,儘是令人噁心的表演,我再也無法忍受這些了!終於有一天,傑克衝進了老闆的辦公室,直接就說:“我聽到一些關於我的傳聞,我想知道真相,你是不是要開除我?如果是的話,我會提起訴訟,憑什麼無緣無故就要炒我?”試問:誰會這么衝動地跑進老闆的辦公室這樣質問老闆?答案是,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衝動。職場上到處都有這樣的雇員,他們多數時候害怕正面衝突,拚命壓抑著自己的情緒,最後卻會像一罐被搖了很久的可口可樂,突然爆炸。我們稱這種人為定時炸彈、失控者、瘋子。那么,面對這樣的狀況,我們到底該怎么辦呢?說出來還是保持沉默?在商務交往中,常常會遇到這種哈姆雷特式的問題:到底是說出來還是保持沉默呢?兩種方式都會帶來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