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併購與聯盟戰略的適用邊界》
《併購與聯盟戰略的適用邊界》在全面闡釋併購與聯盟戰略基礎理論的平台上,通過大量詳實的數據對國際企業與國內企業的併購、聯盟交易進行了全面分析,並創造性地建立了判別模型,通過對比分析的方法。總結出我國企業併購、聯盟交易規律與國際企業併購、聯盟交易的不同之處,這對於了解中國企業併購、聯盟行為的特殊性有著切實的作用。我認為,該書立意新穎,將理論創新與實際經驗歸納總結很好地結合起來,並在企業戰略邊界研究上有所創新。
基本信息
- 名稱:《併購與聯盟戰略的適用邊界》
- 作者:陳揚 著
- 類別:圖書 > 金融與投資 > 企業併購
- 價格:25.00
- 語種:中文
- ISBN:9787501785995
- 出版社:中國經濟出版社
- 頁數:211頁
- 開本:16開
- 出版時間:2009年11月1日
- 裝幀:平裝
內容簡介
《併購與聯盟戰略的適用邊界》全面對比了併購與聯盟的優劣勢,以交易成本理論與資源基礎理論為基礎,分析出影響企業併購與聯盟的重要指標,通過Fisher判別分析的方法建立判別模型,以期對兩種戰略進行具有可操作性的量化比較,最終確定兩種戰略的適用邊界。此外,《併購與聯盟戰略的適用邊界》還利用所建立的模型對中國企業的併購或聯盟行為進行了判別,全面對比了國內與國外企業戰略選擇決策出發點的不同,並解釋了中國企業併購戰略行為的特性。當一家企業擁有了併購的動機,且具備了併購活動所需要的能力時,就應該考慮併購是否為最好的發展手段,聯盟與內部投資可否替代併購行為,以及併購與其他戰略的適用邊界是如何確定的。《併購與聯盟戰略的適用邊界》的重點放在了併購與聯盟的適用邊界這一環節上。企業併購與企業聯盟的失敗率都很高,企業戰略決策時的初衷與實際情況的出入是一個很大的影響因素。聯盟與併購具有不同優勢,同時也各有缺點。
作者簡介
陳揚,男,1974年12月生,籍貫北京。1997年於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獲得經濟學學上學位;1999年赴法國留學,並於2001年獲得管理學碩士學位(DESSCAAE);2007年1月於北京交通大學獲得管理學博士學位。2001年被第一批“引進內地專才計畫”選中赴香港工作。作者長期從事於企業併購研究,在攻讀博士學位學習期間兩次參與在北京及台灣舉辦的“併購高峰論壇”,發表了研究成果並進行了演講。作為主要參與人員翻譯了英文專著《接管、重組與公司治理(第四版)》。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0lBJY009)研究組成員,結項報告書主要撰寫人。此外,作者還參與了3項與併購相關的科學基金項目。學習期間發表丁關於併購研究方面的文章10餘篇,其中3篇被國際檢索機構檢索。
目錄
第1章緒論1.1問題的提出1.2研究背景和目標1.3概念辨析1.4研究方法與總體思路1.5本書創新點與研究意義第2章國內外研究評述2.1研究評述2.2本書研究的空間第3章併購與聯盟活動的機理與假設3.1本書理論基礎3.2基於交易成本理論的解釋3.3基於資源基礎理論的解釋3.4假設指標的確定第4章併購與聯盟適用邊界的經驗研究4.1判別分析方法概述與比較4.2樣本數據來源與選取4.3指標的確定4.4Fisher判別分析的運算結果及分析4.5Logistic回歸分析4.6兩種分析方法與結果的比較4.7討論與管理含義第5章我國企業併購與聯盟戰略選擇的特殊性研究5.1對我國企業樣本的檢驗5.2樣本特徵比較分析5.3我國企業併購動因與背景特殊性分析第6章不同動機影響下的併購與聯盟戰略邊界選擇的動態研究6.1企業先聯盟後併購戰略的博弈分析6.2通過企業收縮戰略締結企業戰略聯盟6.3併購戰略與戰略聯盟邊界選擇的動態模型第7章結論、建議與展望7.1本書的結論7.2政策建議7.3研究的局限與展望參考文獻附錄A訓練樣本與第一組檢驗樣本的錯判統計附錄B訓練樣本與中國樣本錯判統計附錄C判別分析與回歸分析的關係附錄D經驗研究樣本致謝
前言
併購至今仍然是個謎。併購具有一種神奇的力量,一直吸引著企業家,但其可能結局雖說不是飛蛾撲火,至少也如同賭博,勝負各半,頗具風險。人們對於併購的研究是長期的、深入的、富有成果的。對於併購這種經濟現象,學者們通過各個角度進行觀察,從各自學科的角度進行探索,用經濟的、管理的、政治的、社會的、法律的、文化的理論和方法對其研究,得出了形形色色富有價值的解釋或者結論。然而併購行為和活動的結果還是不盡人意,併購失敗的案件頻頻發生。當今世界上最權威的併購研究專家弗雷德·威斯通教授也不得不承認,“事實上,還沒有一種公認的理論能夠同時解釋兼併背後的動機、兼併企業和被兼併企業的特點,以及兼併活動集中程度的決定因素”。併購是企業巨型的投資、一攬子的綜合交易;併購沒有預演,不可能有彩排的機會。因而併購是最大的風險投資。併購之前控制風險的常用手段或者是不直接收購,先採取少數股權投資、合資、戰略聯盟或者協定,或者是控制併購規模。一旦確定了收購目標,只有通過詳盡的盡職調查、合理的估價、細緻的整合等工作來降低併購風險。人們對於併購,還只能是小心翼翼、謹小慎微地行事,還沒有可以大膽放心使用的規律可循。
精彩書摘
2.企業併購形式由一對一的單個兼併向一對多的複合兼併方向發展。企業併購初期,一般都是一個優勢企業併購一個劣勢企業,經過一段實踐後,優勢企業通過併購得到了發展,擴張欲望越來越強大,出現了一個兼併幾個、甚至十幾個企業的情況,使優勢企業逐漸發展成為企業集團。如哈爾濱軋鋼廠在市政府撮合下,先後吸收本市10戶微利、虧損企業,成立了哈爾濱鋼鐵公司。3.企業併購的範圍由本地區、本行業內的企業間併購開始向跨地區、跨行業方向發展。首鋼在大力發展鋼鐵主業的同時,開展跨地區、跨行業的多種經營,在1988年、1989年兩年間,通過各種方式併購了20多家機械、船舶、電子企業,成為橫跨冶金、機械、電子、建築等行業的大型企業集團。4.企業併購的目標由單純的消滅企業向自覺最佳化經濟結構的方向發展。最早實施併購的保定市提出“以兼併促進調整,在調整中發展兼併”的指導原則,把單一的以消滅虧損企業為目標轉換到以調整經濟結構為主、消滅虧損企業為輔的目標上來。同時,許多省市都圍繞調整地區產業結構,發展優勢產品,積極推進企業兼併與收購。5.企業併購方式除承擔債務式、出資購買式和無償劃轉式外,還出現了控股等方式。上海兩家股份制企業“飛樂”和“電真空”,通過購買股權實施企業併購。不過,這一時期的控股、參股式併購的數量還不多見。6.局部產權交易市場的興起,使併購活動逐步走向規範化。1988年5月武漢市率先成立了我國第一家企業產權轉讓市場,並制定出相應的企業產權轉讓規則。同年,保定、南京、福州、成都、深圳等地也相繼建立了企業產權轉讓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