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出版社: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第1版(2011年2月1日)外文書名:TheComposer'sVoice
叢書名:六點音樂譯叢
平裝:179頁
正文語種:簡體中文
開本:16
ISBN:7561782489,9787561782484
條形碼:9787561782484
商品尺寸:22.2x15x1.2cm
商品重量:299g
ASIN:B004PYE48G
內容簡介
《作曲家的人格聲音》內容簡介:如果音樂是一種語言,那么發言的是誰?作為詩歌的《魔王》與作為歌詞的《魔王》,意義相同嗎?所有的音樂作品都具有戲劇性嗎?歌劇中的戲劇角色知道自己在歌唱嗎?音樂的語境是什麼?帶著一連串的問題,《作曲家的人格聲音》的作者愛德華·T·科恩引領讀者進行了一次奇妙的旅程。作為學術性音樂批評領域中的佼佼者,科恩總是善於發現他人眼中從未出現過的視角。更為難能可貴的是,《作曲家的人格聲音》除了學理上的反思、技術上的分析之外,叉將這些討論與音樂實踐緊密相聯。讀者可以跟隨作者的不斷反思,享受思考的樂趣,更可以與作者一同將視野延伸至實踐性的領域。
編輯推薦
《作曲家的人格聲音》是六點音樂譯叢之一。作者簡介
作者:(美國)愛德華·T·科恩(E.T.Cone)譯者:何弦叢書主編:楊燕迪愛德華·T·科恩(1917-2004),美國音樂學家、理論家和作曲家,近幾十年英語世界學術性音樂批評的代表者之一。
譯者簡介:
何弦,畢業於上海音樂學院音樂學系,獲碩士學位,師從楊燕迪教授.現任數於四川音樂學院音樂學系。
目錄
譯者序音樂批評與音樂洞察的新視角第一章關於《魔王》的一些想法
第二章人格、首要經驗者與戲劇人物
第三章歌曲的場合:生日及其他
第四章文本與織體:歌曲與表演
第五章來自柏遼茲的訓導
第六章參與和認同
第七章認同的進一步途徑
第八章結語:言說與姿態
索引
文摘
音樂更加抽象的角度中一樣,在這裡每個聽者都為自己提供了語境,這語境從他自己的經歷中而來。這樣做時,他可能是有意識的、語詞上的,可能在貝多芬的《第五交響曲》的第一樂章發現與命運的抗爭,在末樂章中看到狂喜般的勝利。但是,那樣的詮釋常常將人們的注意力從音樂的過程中移開。而且,人們傾向於認為自己的詮釋不僅僅是例示性的,他們會將自己的詮釋看作是音樂真正的語境——甚至是真正的內容。因此,更加老練的聽眾會迴避開那樣的語詞化詮釋。他們中的許多人都宣稱僅僅將音樂當成純粹的結構來欣賞。我則懷疑這是否真的可能,因為即使當我們的顯意識完全跟從音樂結構之時,我們的潛意識(按普魯斯特的方式)也仍在創造出一個語境——非語詞,卻是高度個人化的。我們在潛意識中賦予了音樂一個內容,這內容一方面基於音樂姿態與它們所呈現出的模式之間的一致性,另一方面基於同構的、可類比的經歷,不管這經歷是主觀的或客觀的。只要我們不(或不能)用語言來表達這些經歷或解釋它們與音樂的一致性,我們便不會受到誘惑進而認為它們限制性地定義了作品的語境。更有危險的則是,我們沒有意識到音樂理解中這個層次的力量,從而採納了形式主義者的觀點。但是,這真的如此危險嗎?嚴格的形式主義者所宣稱的,正是一個重要事實走向極端之後的版本:只有專注於作品的結構,我們才能讓自己的潛意識完全自由地從知識與經歷的儲備中調出最合適的關聯,此聯想通過例示性(exemplification)暗示出了作品表現潛力的全部範圍。在一個許多音樂愛好者都非常熟悉的情況下,這個觀點顯得非常合理。我們之中很少有人試著根據情緒或情感來定義我們對某一作品的反應,但每當我們要這樣做時,便會發現我們的潛意識已經這樣做了。我們知道這首樂曲是“關於”什麼的,對此我們自己也很明了,但我們常常不得不去尋找一種方式來表達我們所知道的。我們所想到的語詞化表達通常並不抽象,而是與某些具體的個人經驗相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