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與健康》

《人格與健康》

人的心理不僅包含紛紜複雜、絢麗多姿的正常活動,也包括桀驁莫測、光怪離奇的異常活動。我們將這些表現各異且程度不等的非正常的心理活動統稱為異常心理,研究這些異常心理的科學被稱之為變態心理學。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人格與健康》的內容分為6個部分:
第一章,人格與健康概覽。首先對人格和健康這兩個極具爭議的概念進行了探討和界定,綜述了一些關於這兩個概念的觀點,介紹了當今人格領域的研究進展和趨勢以及人們對健康認識的不斷發展。最後重點探討了人格與健康的一般關係模型以及在理解人格與健康/疾病之間關係方面的理論解釋,並進一步指出了人格與健康關係研究的局限性。
第二章,人格的生物學基礎。作為當今人格領域與心理健康/疾病、軀體疾病關係密切的自然科學基礎,該領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極大地豐富了人格心理學的內容,提供了許多有價值的觀點。這部分從當今人格生物學基礎研究主要集中的三個領域,即人格的神經科學、人格遺傳學和進化人格心理學研究3個方面進行了介紹。
第三章,人格與心理健康。本章從心理學歷史發展的視角介紹了各理論流派及其代表人物對人格及心理健康的認識,並通過學者們的觀點來探討人格與心理健康的關係。結合當代積極心理學的最新進展,探討了人格與主觀幸福感的關係。
第四章,人格與健康的研究方法及套用。人格測驗及健康評定量表是套用最為普遍的測驗方法。在人格與健康的研究中,研究者關注到個體的行為與健康和疾病的關聯,提出了A、B、C、D型性格特徵並編制了相應的評定量表進行量化研究。此外,艾森克人格問卷(EPQ)、明尼蘇達多相人格量表(MMPI)、大五人格測驗(NEO)、卡特爾l6種人格因素問卷(16PF)在臨床工作也得到廣泛套用。本章對目前常用的與人格與健康這一主題密切相關的心理測驗進行了介紹。
第五章,人格與軀體疾病。在生物一心理一社會醫學模式指導下,人格與軀體疾病的關係已經逐漸被重視,且研究也越來越多,如心血管科、神經科、消化科、內分泌科、腫瘤、婦科、兒科等相關疾病的患者均具有明顯的人格特徵。我們查找了近10年的文獻,結合我們的臨床實踐和當今心身醫學、行為醫學等領域的研究成果,試圖找出人格與軀體疾病的聯繫,為更好地理解軀體疾病打開一個更加寬闊的視窗,拓寬干預手段。
第六章,人格與心理疾病。本章在綜述眾多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得出人格與心理疾病互相影響、互為因果這一基本結論,即一方面,人格在心理疾病的發生、發展、轉歸和預後等各個環節都可能發生作用,有些時候甚至是至關重要的決定性作用;另一方面,心理疾病的產生也會影響甚至改變一個人的人格特徵。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探討了人格與幾種常見心理疾病——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礙、神經症、人格障礙的關係。

作者簡介

趙靜波,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人,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現在南方醫科大學公共衛生與熱帶醫學學院心理學系工作。曾從事精神科臨床、心理諮詢和治療工作10年。主持並參加國家級、省部級科研課題9項;主持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課題為“當代中國心理諮詢行業倫理問題調查及對策研究”。主編及參編專著10部,代表性著作有《自殺預防與危機干預》、《心理諮詢和心理治療的倫理學問題》等。發表文章50餘篇,以第一作者在國家級核心雜誌上發表論文28篇。

目錄

第一章人格與健康概覽
第一節人格的界定
一、人格的定義
二、人格的不同層次
三、人格的共性與差異
四、人格研究的基本單元
五、當代人格心理研究的新趨勢
六、當代人格研究範式的新進展
七、人格定義和人格理論述評
第二節健康的界定
一、健康概念的發展
二、WT0提出的健康的標準
三、健康商數
四、心理健康的概念及標準
第三節人格與健康的關係
一、人格與健康關係的一般模型及理論解釋
二、人格與健康/疾病的關係
三、人格在疾病的診斷治療過程中的變化及作用
四、人格與健康關係研究的局限性
第二章人格的生物學基礎
第一節人格的神經科學研究
一、人格的生物學模型
二、人格的神經解剖學基礎
三、人格的神經電生理研究
四、人格的神經化學基礎
第二節人格的遺傳基礎
一、人格的行為遺傳學基礎
二、人格的分子遺傳學機制
三、人格與環境
第三節人格的進化心理學研究
一、從進化觀看人格一致性與行為多樣性
二、從進化觀看人格的穩定性
三、進化人格五因素理論
四、人格差異的進化觀
五、大五人格模型的進化論解釋
第三章人格與心理健康
第一節當代人格理論與心理健康觀的歷史發展
一、西方人格心理學的產生時期——20世紀30、40年代
二、西方人格心理學的發展時期——20世紀30、40年代至50年代
三、西方人格心理學的再發展時期——20世紀50年代以後
四、人格理論與心理健康的關係評述
第二節人格與主觀幸福感
一、研究人格與主觀幸福感關係的困難
二、人格與主觀幸福感關係的理論模式
三、各種人格特質與主觀幸福感關係的研究
四、人格與主觀幸福感未來研究的方向
第四章人格與健康的研究方法及套用
第一節A、B、C、D型性格(行為)研究
一、A型、B型行為研究
二、C型人格量表
三、D型人格量表
第二節艾森克人格問卷
一、EPQ的理論基礎與修訂
二、EPQ的結構和維度
三、EPQ的實施與計分
四、EPQ的解釋
五、EPQ的套用與評價
第三節明尼蘇達多相人格問卷
一、概況
二、測驗的結構與內容
三、實施與計分
四、結果分析與解釋
五、MMPI的套用與評價
第四節NEO人格問卷
一、“大五因素”人格模型概述
二、NEO-PI-R的內容與實施
三、NEO-PI-R的標準化
四、NEO-PI-R的結果分析及套用
五、大五人格測驗的臨床套用及評價
第五節卡特爾16種人格因素測驗
一、概述
二、內容與實施
三、結果與分析
第五章人格與軀體疾病
第一節人格與消化系統疾病
一、人格與消化不良
二、人格與消化性潰瘍
三、人格與胃食管反流病
四、人格與炎症性結腸病
五、人格與腸易激綜合徵
六、人格與慢性C型肝炎
第二節人格與心血管系統疾病
一、人格與冠心病
二、人格與高血壓
第三節人格與呼吸系統疾病
一、人格與哮喘
二、人格與慢性阻塞性肺病
第四節人格與內分泌系統疾病
一、人格與代謝綜合徵
二、人格與糖尿病
三、人格與肥胖症
第五節人格與神經系統疾病
一、人格與偏頭痛
二、人格與眩暈
三、人格與癲癇
第六節人格與婦兒科疾病
一、人格與婦科疾病
二、人格與兒科疾病
第七節人格與腫瘤
第八節人格與其他系統疾病
一、人格與骨骼肌肉系統疾病
二、人格與皮膚系統疾病
第六章人格與心理疾病

前言

變態心理學又稱為異常心理學或病理心理學,是心理學中一門研究異常心理與行為及其規律的分支學科。變態心理學從心理學角度出發,研究心理障礙的表現與分類,探討其原因與機制,揭示異常心理現象的發生、發展和轉變的規律,並把這些成果套用於異常心理的防治實踐。
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與進步,競爭激烈,人際關係微妙,導致心理障礙和心理問題不斷上升。在世界範圍內,各種心理困擾已成為影響人們生活、工作和健康的重要因素。根據WHO的統計,心理障礙占全球疾病的10.5%(中低收入國家)和23.5%(高收入國家)。在心理疾患如此突出的今天,對異常心理的認識和干預已成為維護人類健康的重大課題,研究變態心理學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變態心理學是心理健康專業人員極為重要的知識結構,也是健康心理學、臨床心理學、諮詢心理學、心理治療學和精神病學的共同基礎。
另一方面,社會經濟狀況的改善、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對生活質量的追求,促使人們更加關注心理健康與精神安寧。

精彩書摘

第一章人格與健康概覽
早在兩千多年前,人們就開始思考人格與健康的關係,如今仍然是引人注目而又充滿爭議的話題。我們對此十分熟悉,卻又有些陌生。當我們走進它們時,有些如同霧裡看花,給我們的感覺有點像瀰漫在周圍的空氣,一個人對著空氣告訴你說:“這就是空氣。”你睜大眼睛卻看不見它。可是健康的人格與心理如同空氣一般為我們生命所需要。如何解釋人格與健康的關係?人格能導致或預防疾病嗎?在這方面,哪些人格因素最重要?……特別是近年來,不論在理論建構還是實證研究方面,關於人格、健康與疾病錯綜複雜的關係,都取得了一些新的成果。本書就此展開,讓我們共同探索人格與健康之謎
第一節人格的界定
“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既然都稱之為樹葉,緣何又沒有兩片相同?人們對人格的興趣可能源自與此類似的問題,我們之間為何如此驚人的相似?彼此之間又為何如此的各不相同?有一句格言,“人與人之間很少有差異,但差異真正起作用。”這句話幾乎總結了人格心理學家的觀點。
什麼是人格?每個人都知道,但沒有人能說得清楚。
40多年前,美國人格心理學教科書上的這段話至今仍然是對人格定義的真實寫照,即不同的理論家對人格的界定存在顯著的差異。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