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本辭典從文化的技術體系與價值體系的雙向互動關係,全面系統地考察中華文化,按歷史時序分章,自先秦至近代,歷史線索長達幾千年,
每個朝代闢為一章,每章按文化門類大致分為思想學術、文學藝術、教育、科技、宗教、禮儀風俗、文化交流等類,按照文化學的界限,對中華文化史、文化學的一般概念,進行了審慎、精到的闡釋,是從事文化學、歷史學、社會學專門研究和對文化進行一般性了解的人士的學習工具書。
目錄
序
文化理論
文化
類化
文明
文化價值學
文化價值傳播
文化價值二要素
文化效用價值
文化創造價值
文化二重性
廣義文化
狹義文化
大文化
小文化
物質文化
精神文化
行為文化
顯型文化與隱型文化
兩種文化
文化焦點
文化核心
核心文化
主文化
主體文化
亞體文化
反文化
現代文化特質
副文化
文化規律
文化現象
文化觀念
文化意識
傳統文化因素
傳統文化特質
現代文化因素
傳統文化精神
現代文化精神
文化傳統
傳統文化價值體系
現代文化價值體系
文化模式
文化價值體系
文化精神
文化價值觀念
傳統文化價值觀念
現代文化價值觀念
現實文化
傳統文化
文化質點
文化質
文化結叢
簡文化叢
子文化叢
復文化叢
母文化叢
文化圈
文化中心
文化群體
文化行為
人格化與非人格化
文化薰染
文化學習
文化社會學習
文化個人學習
文化參與
文化創造
文化發明
文化複製
文化再創造
文化重複創造
文化平行創造
文化獨創
文化菜相
文化殊相
文化信息
文化傳播
群內文化傳播
群外文化傳播
文化直接傳播
文化間接傳播
文化間接傳播
文化菜時性傳播
文化歷時性傳播
文化傳承
文化單向傳播
文化雙向傳播
文化多向傳播
文化簡單傳播
文化複雜傳播
文化自然性傳播
文化組織傳播
文化輸出
文化侵略
文化引進
文化逆輸入
文化阻塞
文化淤塞
……
先秦文化
秦漢文化
魏晉南北朝文化
隋唐五代文化
宋代文化
遼夏金元文化
明代文化
清代文化
近代文化
附錄中國文化研究書目索引
書摘
殷墟商代後期文化遺址。位於河南安陽小屯村及周圍。商代自盤庚至帝辛(紂)均在此定都,歷時凡273年。公元1899年首先發現由小屯出土的甲骨刻辭。從而肯定小屯為商後期都城之所在。
1928年至1937年間,對小屯村及周圍侯家莊等地進行了15次發掘。發現商代後期的宮殿遺址與王陵等重要遺蹟。
1950年後義對殷墟範圍內十餘個地點進行了二十多次發捆,清理了不少商代建築基址、窯穴、作坊、墓葬、祭祀坑等。殷墟的整個範圍估汁約在24平方公里以上,其以小屯為中心、沿洹河南北兩岸分布,東西延綿5、6公里。小屯村為其宮殿區。已發掘房基56座,排列比較整齊,體現了占代宮殿的布局。在與小屯隔河相望的侯家莊、西北崗、的小營和武官村之間是陵墓區。共發掘出11座大墓和數以千計的小墓。大墓規模驚人,應為商王陵寢。大墓之間小墓多為殉葬坑與祭祀坑。環繞宮殿區與陵墓區的大司空村、高樓莊、薛家莊、四盤磨等地為一些包含有小型房基和中、小墓葬的居民點。
在小屯東南的後岡和以西的孝民屯等處有貴族墓地。在王宮外圍有兩個較大的手工業作坊遺址,一為制銅作坊,一為制骨作坊。在小屯村發現一條由西南向東北蜿蜒的壕溝,寬7—12米,深5—10米,可能是防禦設施。殷墟各種基址和墓葬、窖穴中還出土了大量珍貴的青銅器、玉器、甲骨刻辭等。殷墟的發掘與研究,為探討商代的奴隸制度、國家機器、階級關係、意識形態、日常生活等提供了極其豐富和寶貴的資料。尤其是從這裡出土的甲骨文字,是中國已知最早的文字記載資料,內容極為豐富,被譽為商代末期的“檔案庫”,備受學術界重視。(謝維揚)
殷墟花園莊甲骨坑商代文化遺址。1992年發現於河南省安陽市殷墟花園莊。該坑坑口呈長方形,南北長2米,東西寬1米,坑口距地表12米,坑底距地表]7米。坑內甲骨堆積層厚達80厘米,發現絕大多數甲骨是龜甲,即大版a甲居多。這些卜甲有的正面朝上,有的反面朝上,有的緊貼坑邊,相互疊壓緊密。經初步清理,共出土856片甲骨。其中龜甲839片,牛胛骨17片,龜甲中腹甲170片,背甲28片,有刻辭的甲骨170片。
最珍貴的是,刻有a辭的整甲達90多版。每版上的刻辭,一般數十字,多的達200多字。字中還有填朱紅色的,出土時極鮮艷。刻辭內容主要為祭祀、田獵事;刻辭字型小而工整、秀麗。據分析判斷,這批甲骨時代早,且具本身獨特風格,又是殷墟甲骨文出士的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