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心理學會推薦使用教材:人格謎題》

《中國心理學會推薦使用教材:人格謎題》

《中國心理學會推薦使用教材:人格謎題》是最具現實視野與人文關懷的人格心理學經典,風靡美國數十家著名院校的權威人格教材,人格心理學大師攜手諾頓出版機構全力打造,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院院長許燕教授傾情主譯。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本書帶您走進引人入勝的人格心理學殿堂,撥開種種人格迷霧,洞察古老的人格謎題

內容簡介

讓讀者如親臨大學的課堂里,聆聽著人格心理學教授的娓娓道來,講述著人格心理學大師們的思想精華,複述著大師們對人生思考的闡述。人格心理學是心理學的基礎課程,也是人們一直感興趣的話題。《人格謎題》(第4版)是加州大學河濱分校心理學大衛·C·范德教授的力作。范德教授在人格心理學領域頗有建樹。本教材既涵蓋主要人格理論、追溯其歷史淵源,也收納了大量的當前研究,包括生物學角度的研究、跨文化心理學以及與人格相關的認知加工。

作者簡介

大衛·C·范德(DavidC.Funder)於史丹福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加州大學河濱分校心理學教授。他曾經擔任《人格研究(ResearchinPersonality)》的編輯,他在人格心理學領域做出了傑出貢獻,在2009年獲得了傑克·布萊克獎(JackBlockAward)。許燕博士,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中國心理學會心理學教學工作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心理學會人格心理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北京社會心理學會會長,北京心理學會副會長,國家減災委專家委員會汶川震應對政策專家行動組成員等職。

目錄

中文版序譯者序第四版序言1人的研究l第一部分研究方法132人格的線索:數據來源153人格心理學作為科學:研究方法41第二部分個體差異:特質論774人格特質和行為795人格評估I:人格測驗及其結果1016人格評估Ⅱ:日常生活中的人格判斷1277用人格特質理解行為145第三部分心靈和身體:對人格的生物學角度理解1918人格的生理學和解剖學基礎1939人格的遺傳:行為遺傳學和進化論229第四部分用精神分析探索隱秘的心理世界26110精神分析的基礎26311無意識的運作方式:防禦和失誤29112弗洛伊德後的精神分析:新弗洛伊德主義、客體關係和當前研究319第五部分經驗和意識:人本主義和跨文化心理學34513經驗、存在和生命的意義:人本主義心理學34714經驗、行為和人格中的文化差異375第六部分人格的作用:學習、思考、感覺和認知40715學習做人:行為主義和社會學習理論40916人格過程:知覺、思維、動機和情感44317你對自己的了解:自我47918人格障礙507’19總結:回顧與展望539術語表553參考文獻561

前言

從質疑或爭議的角度看待科學探索中的問題,是一種科學的態度。《人格謎題》這本教材,就是父子兩代作者以這樣獨特的方式將人格心理學介紹給大家的。科學探索中的謎題可以讓人們迷思,也可以激勵人們清醒認知。人格心理學有許多爭議性的問題,這種爭議與未解謎題持續了一百多年。在這百餘年的科學探索歷程,人格心理學讓一些人迷惑,讓一些人喜愛,讓一些人放棄,讓一些人堅守……在學習人格心理學這門學科時,要先明了以下三個問題:在眾多心理學領域中,為什麼人格心理學是最具爭議的神秘領域?我的思考是:人格心理學的爭議是源自理論學家們的思想交流。人格是解釋人與人生難題的學科,也稱之為人生哲學。人類發展的歷程中要面臨著無盡的難題,每個人所走過的人生歷程又不斷產生著新的問題,創造著新的思想。人格心理學家們用自己的一生來探討人類所面臨的人生謎題。人格的理論體系也是人生哲學的探討途徑。人生難題的解答需要多維性的思考,這也是謎題產生的條件。不同人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從人生的不同階段來思考問題,多維的解釋結果交匯在一起,既會使問題的解釋豐滿而全面,也會使問題的探討迷亂而無序。人格就是這樣一把雙刃劍,讓人愛又讓人恨。有人認知到它時選擇了遠離,有人理解了它時選擇了接近。但是,現在越來越多的心理學家在關注並深入其中。人格是心理學大師們思想的匯聚地,也是思想家的孕育地。弗洛伊德、榮格、阿德勒、霍奈、馬斯洛、羅傑斯、華生、斯金納、班杜拉、凱利:奧爾波特等這些耳熟能詳的引領心理學走向的大師的思想都匯聚在人格心理學體系中,因為要研究心理學,必然要不斷地回答人與人生的各種難題。正是如此,人格心理學領域充滿了解答人生的謎題。正是那些無數個謎題吸引著思想的探索者、生活的迷思者。人格心理學家就是在這樣的學術迷宮中尋找人生的方向,他們不懼混亂、無序與衝突。

精彩書摘

這些論據令人信服嗎?你自己決定。從我的角度來看,我不知道一個人如何對於被欺騙給出“知情同意”,這種情形似乎很矛盾(Baumrind,1985)。但更重要的是,我認為那個對參與者可能無害的辯解理由忽略了要點。確實,處於實驗之中的經歷可能是如此的輕微且稀少,而不會帶給參與者太多的後果。在我看來,一個欺騙實驗的真正受害者是心理學家。欺騙的問題在於說謊一旦開始,你永遠不知道它什麼時候停止。在一個欺騙實驗中,.一個人(心理學家)對另一個人(參與者)說了一個謊言。當實驗者說:“我騙了你,但實驗現在結束了。”這時實驗真的完了嗎?(在至少我所知道的一個實驗中,實驗並沒有完!參見Ross,Lepper,&Hubbard,1975,,)而且,從一個更廣泛的角度來看,心理學家展示於眾的一面是為了一個“正當”的目的會騙你的人。這會對心理學作為一門科學的可信性起到什麼樣的作用呢(Greenberg&Folger,1988)?我是從自己的研究中了解到這種害處的。儘管我很久以來都沒有做過任何的欺騙實驗(而且自從我做了那個決定,我就真的從來沒有感到過有什麼缺憾),但我的參與者們常常不相信我!他們把實驗時間用於猜測我到底在研究什麼。善於揣測心理學家和其作為的參與者們很難相信我確實在研究我告訴他們我要研究的東西。我一點也不能責怪他們。除非所有心理學家們停止套用欺騙,否則人們為什麼要相信他們說的話?(關於這個問題的相反觀點參見Sharpe,Adair,&Roese,1992。)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