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出版日期:2002年09月頁數:349
約重:1.115Kg
ISBN:7500648316
條形碼:9787500648314
產品尺寸及重量:28 x 20.8 x 2.4 cm ; 1.1 Kg
內容簡介
所謂現代設計理論,其實包括範圍很廣闊,主要包括了現代建築史論、工業產品設計史論、平面設計史論、時裝設計史論、廣告設計史論等等。而在每一個範疇中,又有派生的理論分支,比如在建築理論中,又有室內設計、環境設計、景觀設計、城市規劃等等的理論分科,體系寵大。設計理論界因此也基本是按照這些部門類分開進行研究的,史論的闡述也基本是分開來進行的。
作者簡介
王受之,1946年出生於廣州,設計理論和設計史專家。畢業於武漢大學研究生院,1980年代曾擔任過廣州美術學院設計系副主任和學院的工業設計研究室副主任,1987年作為美國富布賴特學者,在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西切斯特學院和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學院從事設計理論研究和教學,1988年開始在美國設計教育最權威的學府——洛杉磯的“藝術中心設計學院”擔任設計理論教學,1963年升任為全職終身教授,負責全院的現代設計理論和現代設計史教學。1997年擔任美國全國藝術和設計院校委員會年度會議理論組召集人,1998年作為聯合國開發總署專家在北京的中央美術學院主持設計理論和設計史講學班。王受之曾經多次擔任重要設計比賽的評審工作,包括香港設計師協會“設計98”年展評審、1997年香港回歸的國家藝術大展評審。王受之是中國的中央美術學院、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上海大學美術學院等高等藝術設計院校的客座教授。王受之所著設計理論和設計史著作相當多,其著作成為中國大陸、台灣和香港的設計專業教科書中主要參考書,共中包括在大陸出版的《世界現代設計史》、《世界現代建築史》、《當代商業住宅區的規劃和設計》,還包括台灣出版的《世界現代設計》、《世界現代平面設計》、《現代世界藝術的發展》,他參與撰寫的《戰後美國史》曾經獲得1992年國家社會科學著作的金獎。他的《設計史論叢書》包括《世界現代設計史》、《世界平面設計史》、《世界當代藝術史》、《世界時裝史》、《世界廣告史》、《世界工業產品設計史》、《美國插圖史》等,由中國青年出版社與香港天一藝術設計出版公司聯合出版。
圖書目錄
前言第一章 現代設計和現代設計教育
現代設計的發展
現代設計教育
第二章 現代設計的萌芽與“工藝美術”運動
工業革命初期的設計發展狀況
英國“工藝美術”運動
第三章 “新藝術”運動
“新藝術”運動的背景
法國的“新藝術”
比利時的“新藝術”運動與亨利·凡德·威爾德的貢獻
西班牙的“新藝術”運動和安東尼·高蒂的貢獻
蘇格蘭的“新藝術”運動和察爾斯·馬金托什以及格拉斯四人設計集團
奧在利“分離派”與德國的“青年風格”運動
“新藝術”運動的平面設計發展
第四章 “裝飾藝術”運動
“裝飾藝術”運動概況和特點
法國“裝飾藝術”運動的發展
美國的“裝飾藝術”運動
英國的“裝飾藝術”運動
第五章 現代主義設計的萌起
現代主義設計產生的背景
現代主義設計的思想基礎
歐洲的現代主義設計運動
第六章 包浩斯
包浩斯成立的宗旨
包浩斯的奠基人——沃爾特·格羅佩斯(walter Gropius,1883—1969)
早期的包浩斯一魏瑪時期
新教員的組成
基礎課——色彩與形式
荷蘭“風格派”的影響
新的聯合:莫霍里-納吉與阿爾柏斯的貢獻
包浩斯的公共形象
迪索時期的包浩斯
新大師的出現
泛政治化時期——漢斯·邁耶時期
痛苦的結局——米斯時期
第七章 工業設計的興起
美國的工業設計
設計上“有計畫的廢止制度”的建立和流線型運動
消費主義與流行式樣
第八章 現代設計的職業化和制度化
工業設計的職業化和設計理論在戰後的發展
工業技術的發展對工業設計的影響
第九章 豐裕社會與國際主義風格
豐裕社會與國際主義風格
“波普”設計運動
國際主義風格的發展
人體工程學的發展
西方當代設計的發展趨勢
第十章 世界現代設計(一)
斯堪的納維亞國家的現代設計
日本的現代設計的發展
義大利的現代設計
英國和法國的現代設計
第十一章 世界現代設計(二)
德國現代設計的發展
荷蘭的現代設計發展情況
西班牙現代設計
瑞士的現代設計
美國的現代設計
第十二章 現代主義之後的設計
國際主義設計運動的衰退
後現代時期的設計和後現代主義設計
現代主義以後的其它主要新設計風格
編輯推薦
《世界現代設計史》共分九章,對世界現代設計史的源流、發展及現狀進行通論式的闡述,描述世界現代設計史上的各個時期重要流派、重要人物、重要作品,展現世界現代設計史的基本輪廓、構建基本框架。
媒體評論
書評 《世界現代設計史》是我比較早開始撰寫的設計學術著作之一。從撰寫的時間上看,應該可以上溯到1983年,我當時在廣州美術學院擔任剛剛成立的工業設計研究室副主任,主要的精力集中在工業產品設計史的研究方面,對於建築、廣告、平面設計等其他設計方面,卻涉獵很少。那個時期的研究成果是理清了工業設計的發展歷史,並且在1983年完成了《世界工業設計史略》一書,一開始是油印給學院的老師作為參考,再在那個基礎上逐步完善,在安徽的《技術美學》雜誌社的協助下出版了一個內部版,之後補充了大量的插圖,最後在1985年由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正式出版。那本書應該是國內有關現代設計史論中最早的著作之一了。在那以後,我還寫過幾本比較簡單的有關時裝和廣告方面的書,在廣東的嶺南美術出版社出版,但影響都不大。1987年出國之後,因為忙於美國大學中的教學和日常事務,對國內的設計史論的研究情況就不那么了解了。
原文
對於我國起步不久的現代設計教育和設計領域來說,了解西方發展了近二百年的現代設計歷史就顯得尤其重要。19世紀工業革命完成後,西方就開始發展工業化的生產方式,展開適合工業化生產的現代設計。從20世紀初期的“德意志工業聯盟”對於標準化、大批量生產方式的探討,到20年代“包浩斯設計學校”對現代設計教育體系的確立,經過了50年代功能主義和國際主義風格的流行,再到60年代的波普設計及80年代的後現代設計,以及今天所提倡的綠色設計、生態設計等,現代設計已發展成了一門交叉性的學科。在近二百年的發展過程中,產生了許多有關現代設計的觀念和思想,經歷了多種風格和潮流的變化,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教訓。對於現代設計發展較晚的國家來說,只有從認識上站在比較高的起點上,才有可能趕上已開發國家的水平,西方現代設計發展的經驗和教訓具有可資借鑑的實際意義。世界工業設計協會主席在北京之行中講到“窮國出口資源,富國出口設計”,在世界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我們國家在經濟上與富裕國家之間還相差很遠的距離。我國的現代設計基本上是從改革開放後才開始發展起來的,要想在短時間裡縮短與已開發國家的距離,了解和學習他們的長處是一條捷徑。了解西方現代設計的理念、風格潮流,對“功能主義”、“國際風格”、“民族特色”等語彙的認識,可以幫助設計師在設計中做出正確的定位。對於創造了具有特色及先進設計的國家的了解,有助於我們發展自己的設計風格和走什麼樣的設計發展道路。北歐設計重材質、重工藝、注重產品的舒適感、溫暖感,能夠在現代設計中融入地方特色和民族傳統,為我們樹立了現代設計形式美感的典範。德國的產品重功能、重內在質量,讓我們認識到了現代設計實用的特點。義大利的設計師們則常常把設計作為哲學和文化的問題來探討,這個從70年代後一直在創造傑出設計品的國家,除了強調設計的文化品位外,他們還認為在一個不斷增長著壓力和不友好經驗的世界上,家具的結構和含義也在發生變化,它們意味著恢復失落的情緒並成為舒適的避難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