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以來,襄樊市委市直機關工委和全市各級機關黨組織、機關黨務工作者和廣大機關黨員幹部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大”精神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創新的思路謀全局,以創新的舉措求突破,以創新的方法抓落實,以創新的成效促發展,形成了新一輪創新機關黨建工作的良好態勢,創造了許許多多好的經驗,結出了豐碩的創新成果,機關黨建工作呈現出蓬勃的生機和旺盛的活力。在全黨全市熱烈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84周年的時候,《不懈的追求》(二)與廣大讀者見面了,真是可喜可賀。她收編了黨的十六大以來全市機關黨建工作的主要創新成果61篇。這些創新成果是全市機關黨建工作不斷創新的一個縮影,是全市機關黨員幹部智慧和汗水的結晶。從《不懈的追求》(二)收編的創新成果來看,
科學理論指導
各級機關黨組織和機關黨務工作者不僅能夠按照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來指導、統領機關黨的工作,而且善於套用科學的理論去解決機關黨建工作中所碰到的新情況、新問題、新矛盾,力求取得新的突破和新的成績。
領導高度重視
機關黨的工作之所以能夠健康和卓有成效地發展,關鍵在於市委和各級黨委、黨組的高度重視,把它列入了重要的議事日程和目標管理的重要內容,很多領導幹部率先垂範親自抓,很多部門積極主動認真抓,機關黨組織竭盡全力專門抓,從而形成了上下聯動、整體推動的新格局。
兩頭互促共進
“兩頭”即市直機關這個“龍頭”和基層民眾這個“龍頭”。各單位始終抓住機關這個“龍頭”,重塑機關這個“龍頭”,舞起機關這個“龍頭”,吸引和帶動了基層和民眾的廣泛參與;基層和民眾的需求又為機關黨建工作提供了新的課題和力量源泉。
特色載體支持
機關黨建工作的活力在於活動的不斷豐富和創新。各單位注重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地選擇獨具特色的載體,開展有聲有色、有章有法、富有成效地創新活動,使主題教育得到深化,黨員幹部的素質得到提高。
強效機制推動
這些機制包括組織領導機制、目標管理機制、工作運作機制、創新激勵機制、監督約束機制等等,因而,保證了機關黨建工作象長江之水滾滾向前,永不停息。
全市機關黨建工作的實踐告訴我們,緊緊圍繞經濟社會發展主題和市委、市政府的中心抓創新,是黨建工作的靈魂和活力之所在。當前,農村的產業結構調整正如火如荼,企業的改制改革亦方興未艾,中國與世界接軌的步伐愈來愈快,全球經濟一體化浪潮澎湃而來,這對我們黨的建設來說,的確是一個千載難逢的重大機遇和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尤其是機關黨的工作更是時不我待,任重道遠。我們只有很好地把握這種大趨勢,抓住難逢的好機遇,針對歷史的新特點,唱響時代的最強音,才能更好地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把黨建工作整體向前推進。
要實現全市黨建工作的整體推進和跨越式發展,關鍵是要在認真總結各自創新經驗的基礎上,繼續開拓奮進,團結拼搏,殫精竭慮,再創佳績,我們就一定能夠乘風破浪達到勝利的彼岸。為此,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出努力:
一、必須繼續創新理念,努力實現思想認識上的新跨越
機關黨的工作是整個黨建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處於“龍頭”地位。這是因為,我們黨是執政黨,在黨和國家機關中黨員占有很大的比例,特別是絕大多數領導職務都是由黨員擔任的,他們肩負著改革開放和建設發展的重任,代表著國家行使一定權力。機關黨員的整體素質如何,機關的思想作風如何,機關的管理水平如何,直接關係到黨的執政能力,關係到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執行能力,關係到一個地區、一個行業、一個部門、一個單位的建設和發展,關係到黨和國家在人民民眾中的威望和形象。有鑒於此,我們應該進一步解放思想,以更加求真務實的態度,在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於創造性上狠下功夫,在創新理念上繼續進行積極地探索。
一要確立開放、系統的理念。要從國際國內形勢變化的新趨勢、社會發展的大背景,經濟發展的大環境出發,積極尋求機關黨建工作的運行規律和活動方式,在全黨工作的大系統中以及各級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中去體現自身的價值。
二要確立對接、滲透的理念。要跳出傳統的慣性思維的舊框框,把機關黨的工作與黨的中心任務對接,與人民民眾的根本利益和期望要求對接,從中找到最佳的結合點和共振點,使機關黨的工作在對接中滲透,在滲透中融合,在融合中發展。
三要確立共進“多贏”的理念。要克服黨務、業務“兩張皮”的現象,把黨委和政府工作的重點、經濟運行中的難點、民眾關心的熱點,作為機關黨建工作的重要內容,把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作為檢驗機關黨建工作的尺子和標準,努力實現機關黨建工作和部門業務工作的雙向推動,機關思想作風和經濟發展環境相互促進的新格局。
四要確立服務、績效的理念。如果說,機關黨的工作對經濟工作和業務工作起到保駕護航作用的話,那么它的實質就是服務。我們在開展活動和服務過程中,應該充分運用市場經濟的通用法則,講究成本和效率,力求用最少的投入換取政治、經濟和社會效益的最大化。
二、必須繼續創新主題,努力實現工作方式上的新跨越
鮮明而新穎的主題是機關黨建工作的精髓和脊樑。各級機關黨組織和機關黨務工作者一定要集中智慧,集中精力研究不同時期、不同階段機關黨建工作的形勢、任務和要求,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地科學確立機關黨建活動的主題,並把它作為一條主線,貫穿於整個機關工作之中。
一要正確地確定工作項目,使之緊扣黨和政府的工作中心,緊扣經濟社會和民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增強活動的吸引力和參與度,發揮主題活動的引領作用。
二要正確地選擇時機,牢牢抓住黨和政府的重要工作、傳統節日、重大事件等契機開展機關黨建活動。近幾年,市直機關工委抓住機關思想作風建設、最佳化經濟環境、黨員先進性教育、建黨80周年,建國50周年,迎接21世紀、“一節一會”等重要機遇,適時組織的有聲勢、有規模、有影響的大型活動,唱響了時代主鏇律,營造了濃厚的政治氛圍,為最佳化經濟、社會和文化環境做出了突出貢獻。我們要認真總結這些成功的經驗,善抓機遇,巧抓機遇,用好機遇,去開創機關黨建工作的新局面。
三要正確地運用載體,搭建好機關黨建工作的新平台。各單位可根據自身實際,注重運用現場會、座談會、交流會、報告會等形式進行工作推動,運用演講、知識競賽、書畫、演唱等形式陶治情操,運用交心談心、表彰激勵等形式溝通思想、彰顯先進,運用網路、電教等形式進行教育和管理,運用正反兩方面的典型進行示範和警示。通過這些傳統的和現代的、長效的和“短平快”的、政治性的和趣味性的、集中的和分散的,大型的和小型的方式及手段,不斷強化和深化機關黨建工作的主題。
三、必須繼續創新機制,努力實現工作績效上的新跨越
機制創新是卓有成效開展機關黨的工作的重要保證。各級機關黨組織和機關黨務工作者一定要以求真務實、認真負責的精神,儘快建立和完善運轉高效、富有活力的機關黨建工作運作的新機制。
一要構建統籌、指揮、協調相統一的領導機制,逐步形成“一把手”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抓,機關黨組織專門抓,其他部門配合抓的機關黨建工作格局。要通過召開工作會、交流會、編髮簡報等方式,加強機關黨建工作的指導和聯繫,並形成機關黨建帶動基層黨建,機關黨員幹部幫助基層黨員民眾的幫帶鏈條,充分發揮“龍頭”的示範和輻射作用。
二要建立榮譽、業績、報酬相一致的激勵機制。我市開展的爭創“五好機關”、“文明科室”、先進基層黨組織、優秀黨務工作者、優秀黨員評選等活動,都具有很強的號召力和吸引力。今後,還要繼續堅持抓下去,並注重這些活動的提檔升級工作。
三要健全檢查監督、懲處相配套的約束機制。實施黨務公開,開展定期檢查、隨機抽查、民眾監督、黨內監督與輿論監督相結合,通報、批評與黨紀、政紀處理相配套的辦法,進一步規範機關黨組織和黨員幹部的從政行為。
四要完善規範、考核、獎勵相一致的目標管理機制。在繼續推行《襄樊市機關黨支部工作條例》的基礎上,各單位要認真開展機關黨建台帳式管理,切實抓好“一書三簿”,使機關黨建工作更加科學化、規範化。
四、必須提升創新能力,努力實現自身建設上的新突破
綜觀人類社會的發展歷程,我們不難發現,一個執政黨事業的興衰成敗,最終取決於它的執政能力和創新能力。84年來,偉大的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排千難、除萬險、拋頭顱、灑熱血、前仆後繼、勇往直前,終於推翻了三座大山,探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並向建設和諧社會和小康社會闊步前進,創造了一種嶄新的執政模式,顯示出了卓越的長期執政能力和創新能力。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要繼續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很重要的一條就是要加強黨員隊伍建設,永遠保持共產黨員的先進性,全面提升黨的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水平和不斷創新的能力,才能確保我們的黨始終走在時代前列,更好地肩負起民族的希望和歷史的使命。作為黨的領導機關、機關黨組織、機關黨務工作者和機關黨員幹部在提高黨的執政能力上責任更加重大,更加直接,更應該提高自身的執行能力和工作的創新能力。這包括敏銳的洞察能力、豐富的想像能力、準確的判斷能力、科學的決策能力、正確的指揮能力、靈活的應變能力、獨立的工作能力、依法的辦事能力、主動的協調能力、可貴的自律能力等等。為了培養和提升這些能力,我們應該從三個方面倍加努力:
首先,要加強學習。尤其要學好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現代科學文化知識、學習政策法律知識、學習經濟社會管理知識,進一步夯實執政和創新的思想理論基礎。
其次,要大膽實踐。創新來源於對社會實踐的深刻認識,來源於對現實情勢的深刻思考,來源於對未來發展的科學預測和必勝信心。因此,我們要勇於實踐,善於實踐,到基層去,到一線去,到民眾中去,經風雨,見世面,勤調研,多鍛鍊,長知識,增才幹,尤其是年輕的機關黨員幹部更應該這樣做。
三要鼓勵創新。各機關黨組織要從實際出發,制定出有利於人才成長、有利於創新能力提升的激勵辦法,鼓勵機關黨員幹部勇於開拓、積極創新的工作熱情,並通過一定的方式、一定的途徑、一定的環境和舞台,讓這種能力去盡情地釋放和展示,裂變成各項工作的巨大推動力。
我們在欣喜地編完《不懈的追求》(二)之後,由感而發了上述思考。這本創新成果薈萃,基本上反映了全市機關黨務工作者的創新能力,留下了眾多的創新足跡,很值得細細地品味和思考。建議同志們,尤其是各單位領導同志看一看、讀一讀。讓我們在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領導下,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繼續高舉創新的偉大旗幟,弘揚創新精神,同心同德,艱苦奮鬥,紮實工作,開拓奮進,努力創造機關黨建工作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