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報論》

《三報論》是中國東晉僧人慧遠闡述因果報應思想的論文。

基本信息

《三報論》

正文

中國東晉僧人慧遠闡述因果報應思想的論文。當時一些學者懷疑善惡無現報,論文對此作了回答,強調報應非限於現報,因而題名為《三報論》。論文說:“業有三報:一曰現報,二曰生報,三曰後報。”“業”,指人的行為、講話和思想活動。業有三種性質:善、惡和無記。無記指非善非惡。人們據作業的不同性質而相應地得到不同的報應。所謂現報,就是今生作業,今生便受報應;生報是今生作業,下一世受報應;後報是今生作業,經二生三生、百生千生而受報應。報應之所以有先後,是由於受報應要通過人心,而心要對事物有所感受才有反應活動,感應有快慢,所以報應有先後。慧遠針對時人根據“積善而秧集”、“凶邪而致慶”的事實提出的質問,強調“此皆現業未就,而前行始應”。善人受禍,惡人受福,是他們前世行為所得的報應,今世行為所受的報應還沒有顯現出來。這個重要觀點,把報應前推後移,使人們無從在現世驗證,從而在理論上得以自圓其說,巧妙地“解決”了長期以來的爭論,影響甚大。時人懷疑佛教因果報應說,多以儒家典籍為據,慧遠為此還特意指出“世典以一生為限,不明其外”。與《三報論》密切相關,慧遠還為答東晉重臣太尉桓玄懷疑因果報應而作《明報應論》,闡發了因果報應的根源。慧遠的因果報應學說是一種重要的宗教人生哲學,是肯定靈魂不滅和將因果律神秘化的必然結果。論文載《弘明集》卷5,版本以《四部叢刊》影印本為佳。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