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經音義》(玄應)

《一切經音義》(玄應)

《一切經音義》(玄應)是解釋佛經字義的書。唐代大慈恩寺翻經沙門釋玄應撰,凡25卷。

《一切經音義》(玄應)

正文

解釋佛經字義的書。唐代大慈恩寺翻經沙門釋玄應撰,凡25卷。《唐書·藝文志》著錄,稱《眾經音義》,當為原來名稱。考大藏經唐釋道宣《大唐內典錄》和本書道宣(終南太一山釋氏)序都標題為《大唐眾經音義》。今題《一切經音義》是由唐智昇《 開元釋教錄 》所改。此書存於釋藏中。釋玄應的事跡即見於《大唐內典錄》。《內典錄》說:“大慈恩寺玄應法師以貞觀末歷敕召參傳,捃拾藏經為之音義,注釋訓解, 援引群籍, 證據卓明,煥然可領。恨敘綴才了,未及復疏,遂從物故。”(《開元釋教錄》同)《 內典錄 》作於高宗麟德元年 (664),由此可知玄應當卒於麟德元年以前。玄應以前北齊沙門釋道慧曾為《一切經音》。玄應繼踵前修,又有撰集,所以深為當時人所重視。
此書仿陸德明《經典釋文》例,從經中擇字為注,形音義三者兼顧。梵語名號也一律註明音讀,解說所譯文字當否。注文中所引古書,除經傳注釋以外,以古字書訓詁書為多。《爾雅》《方言》《說文解字》《廣雅》《釋名》《玉篇》之類是今天還存在的;其中如《倉頡篇》《三倉》、《通俗文》、《古今字詁》、《埤倉》、 《聲類》、《 韻集 》、 《字林》、《字書》之類早已亡佚。清代學者發現這部書以後,從中輯錄出多種佚文訓釋,對研究古代訓詁極為有用。

《一切經音義》(玄應)《一切經音義》(玄應)
《大藏經》北藏板,有南藏板南藏,明洪武刻於南京;北藏,明永樂刻於北京乾隆五十一年(1786)武進莊炘官於鹹寧,曾用鹹寧大興善寺南藏本刊行,並同錢坫、程敦、洪亮吉、孫星衍等人校訂文字。然大都宗主《說文》,所說不盡妥當。同治間杭州曹籀又翻刻本書,但訛誤尚多。1935年商務印書館影印南宋蘇州陳湖延聖院磧砂藏本,一語一行,極為清楚,訛字也少,仍保留唐本面目。敦煌石室所藏書中有一部分殘卷可資參證。國內還有山西趙城藏本。國外藏有高麗藏本。日本又有大治年間釋覺嚴手抄本,略勝國內刻本。日本學者山田孝雄曾以大治本配高麗藏本編為一書,足供校勘之用。

配圖

相關連線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