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費制”緣何形成虛設》

《“一費制”緣何形成虛設》

《“一費制”緣何形成虛設》由韓清華編著,屬於隨筆類型,一費制”是指在嚴格核定雜費、課本費和作業本費標準的基礎上,統一向學生收取的費用。

《“一費制”緣何形成虛設》由韓清華編著,屬於隨筆類型.

作者

韓清華

作品類型

隨筆

書籍簡介

探究問題

“一費制”緣何形成虛設

2004年秋季起,山東省開始在義務教育階段的學校,試行“一費制”。
“一費制”是指在嚴格核定雜費、課本費和作業本費標準的基礎上,統一向學生收取的費用。住宿費、借讀費、中考招生收費仍按現行規定執行。
三年過去了,學校是否按照“一費制”的標準來收費呢?
據說,相當一部分學校沒有從根本上來按照“一費制”的要求來收費。
現在,學校的收費是一個大熱點。社會、家長及其他人都關注著學校,尤其是學校收費,好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事實上,有不少學校由於亂收費,而在電視或其它媒體上曝光。但也有一些學校亂收了費,而沒有被曝光的,也不在少數。可見,目前亂收費還是學校的一個通病。
有一名小學生的家長,對上學期的收費名目作了如下統計:雜費、書費、作業本費、公用經費、預防針費、查體費、學具字帖、地方教材、安全帽、單元試卷、電影費、期中、期末試卷費、《齊魯少年報》、《暑假生活》、日記本、水電費等足有二十多個項目。很明顯,在這些項目中,有的是不允許收的;有的是屬於重複收費;有的是搭車收費。因此,這些都是與“一費制”的要求嚴重不符。
那么,為什麼“一費制”在多年的執行中,卻成了這個樣子呢?
其一,地方政府督導檢查的力度不夠。現在,地方政府每年一度的督導檢查僅是象徵性的,往往流於形式。檢查的時候事先通知,在他們來檢查之前,學校早就做好了安排。無論看材料,還是找老師、學生坐談,都不會出差錯。像這樣不疼不癢的督導、檢查,根本就起不到多大的作用。相反,還會助長學校弄虛作假的不正之風,徒勞無益。
其二,學校財力睏乏。如今,很多要學校都背負著沉重的經濟包袱。大學校的包袱更大,國小校的包袱相應的小一點。原因就是學校的開支過大:盲目上項目;辦事講排場;花錢如流水;結果是入不敷出。正如《紅樓夢》中賈府的情形“寅年用了卯年的”。哎,以前學校總被稱作“清水衙門”,如今學校的水也不清了。據說,有的學校在開學的時候,就把學生全年的雜費都有收起來了。儘管是這樣,到了學期末,各種討帳的就都來了。大有門庭若市之勢啊!試問,堂堂教書育人的地方,怎么變得像一個大錢莊?書聲琅琅的校園氣氛哪裡去了?金錢所困啊!
其三,學校領導人鋌而走險。學校沒錢,最不好受的是誰?校長。債主追帳,怎么辦?沒辦法,就只能向學生伸手。於是就亂收費,搭車收費,以此來彌補學校的虧空。結果呢,越收,學校與老百姓的矛盾就越大。在社會上,有很多家長對老師不理解。原因是什麼?最關鍵的一點就是:學校亂收費。把家長們都收到對立面上去了。雖然學校收費與教師無直接關係,教師不能左右領導人的做法。但是,這“黑鍋”,你是御不掉的。
其四,家長不夠覺悟。家長明明知道有些收費是不合理的。但是,他們敢怒而不敢言。因為學生就在這所學校上學,得罪了學校,那學生今後還能有好“果子”吃嗎?家長不敢撕破臉皮來找學校理論,也不願向上級主管部門反映情況。在他們看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就這樣,只好忍氣吞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過去就算了。所以說,家長不積極舉報,這也成為學校亂收費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全文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