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簡介
“阿爾泰”坦克
戰鬥全重約57噸,採用7個負重輪。最大時速可達70公里,最大潛渡達4.1米。艙內共有4名乘員,其中炮長和車長的座位均有晝夜兩用熱成像儀。主要武器包括一門120毫米滑膛炮和一挺l2.7毫米機槍。坦克性能
在防護性能方面,車身前方和側面均加裝了特殊的模組化主動反應裝甲,比韓國的K2主戰坦克略有提高。此外,車上還裝置了自動滅火系統。
“阿爾泰”坦克能夠自動搜尋和跟蹤目標,在行進中瞄準遠距離運動目標,還能在戰術坦克指揮員及其下屬各部隊之間提供快速的網路通信,幫助指揮員制訂任務計畫、指揮部隊和持續更新戰場態勢情況,可以說是一輛具備全天候作戰能力的信息化戰車。
媒體報導,“阿爾泰”坦克的推出,不但改變了土耳其陸軍原先以德國豹2改進型坦克為中堅的使用計畫,而且豐富了土耳其的裝甲技術裝備研發經驗。有媒體預計,第一輛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坦克有望於2015年試生產,並於第二年進入大批量生產。
從綜合技術參數來看,儘管“阿爾泰”坦克算不上是世界頂級主戰坦克,但土耳其軍工企業在沒有設計主戰坦克經驗,甚至連引進生產許可證進行整車仿製的經驗也沒有的情況下,能夠主導大型裝備項目、參與主戰坦克核心部件的研製,還是贏得了人們的尊重。
重大意義
榮譽背後是艱辛。土耳其擁有一支在北約中人數僅次於美國、規模位居中東第一的陸軍,陸戰裝備質量卻不高。因此,土耳其一方面求助於外界對現有坦克進行改進,另一方面則以進口和合作研製的方式,積極爭取獲得新型主戰坦克。但是在合作過程中,一些已開發國家要么控制著裝備的核心技術,要么附加一些政治條件,激發了土耳其人自己建造主戰坦克的決心。然而,土耳其儘管重啟“國產坦克計畫”,卻缺乏獨立研製生產現代化坦克的能力。多虧韓國主動提出參與,使土耳其擁有該坦克的所有智慧財產權,才使“阿爾泰”坦克研發項目得以啟動。但有媒體分析,土耳其國產坦克未來的命運如何,可能還要看韓國的裝備技術發展情況。
土耳其的實踐告訴人們,即使在國防科研基礎較差的條件下,依然可以走出一條“引進-消化吸收-自主研發”的武器裝備發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