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里”級驅逐艦

“德里”級驅逐艦

80年代中期,印度海軍著手對其陳舊的水面艦艇進行更新,並藉此機會提高印度國內的造船水平。“15號計畫”應運而生,它的中心內容就是建造一級多用途飛彈驅逐艦。1986年3月,該計畫獲得批准,這就是後來的“德里”級驅逐艦。它也是迄今印度自行建造的最大的戰艦。

印度海軍的王牌——德里級飛彈驅逐艦

“德里”級驅逐艦“德里”級驅逐艦

印度海軍賦予該級艦的使命是保衛印度領海、島嶼和200海里專屬經濟區,確保印度的海上貿易自由。要求其能夠遂行在中、近海單獨或與其它兵力協同消滅敵水面艦艇和登入運輸船隊,參加反潛行動,破壞和壓制敵岸上目標等行動。它將與印度海軍的航空母艦一起構成水面艦艇編隊的核心力量,是印度海軍向遠洋邁進的重要一步。該級艦計畫共建3艘。首艦“德里”號(編號 D60)1987年11月開工,1991年2月下水,1997年11月15日服役。第二艘“邁索爾”號(編號 D61)1999年6月2日服役,第三艘“孟買”(編號 D62)也於2001年1月22日服役。

總體性能

該級艦全長163米,寬17米,吃水6.5米,標準排水量5900噸,滿載排水量6700噸。動力裝置為柴-燃聯合形式,2台AM-50燃汽輪機,功率54000馬力,2台KVM-18柴油機,功率9920馬力,最大航速32節,續航力5000海里。全艦編制360名,其中軍官40人。

該級艦在設計過程中大量借鑑了俄羅斯的經驗。它基本採用了印度海軍現役的“拉吉普特”級(即前蘇聯的“卡辛Ⅱ”級)驅逐艦的結構,並融入了“戈達瓦里”級護衛艦的部分特點,在外形設計上注意消除尖銳的角度,減少雷達反射面積,但並未象美國的“伯克”級那樣刻意追求隱身效果。

電子裝備

“德里”級驅逐艦“德里”級驅逐艦

雷達:對空警戒為1部RALW-LW08雷達,可以在270千米探測到反射面積2平方米的目標,並同時追蹤64個目標,另有1部“頂盤”三座標雷達為SA-N-7提供跟蹤資料。對空/對海為1部RAWS-DA05型雷達,對反射面積2平方米的目標探測距離為160千米。火控雷達有1部“鳶鳴”(用於100mm炮)、2部“椴木棰”(用於30mm炮)、1部“薄板”(用於KH-35飛彈)、6部“前罩”(用於SA-N-7艦空飛彈的末制導)。

電子設備:作戰指控系統為10號“獵人”信息處理網路系統(IPN-10)。電子支持設備為“阿詹塔Ⅱ”截收機。另有4座俄制PK-2干擾箔條發射裝置和義大利生產的TQN-2干擾系統,用於迷惑敵方雷達和來襲飛彈

聲吶:1部APSOH艦殼聲吶,中頻,主動搜尋;另有1部15-570型拖曳式變深聲吶。

“德里”級飛彈驅逐艦具有較強的防空、反潛、反艦作戰能力,在它的身上體現了印度海軍水面艦艇大型化、飛彈化、電子化和直升機化的發展趨勢。雖然該級艦的整體作戰水平在世界海軍中只屬一般,但這畢竟是印度海軍主戰艦艇國產化的關鍵一步,既增強了其海軍作戰實力,又促進了國內的造艦水平,在印度海軍發展進程中具有重要的意義。

返回上頁:驅逐艦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