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兵墓”與“謝罪碑”

“將兵墓”與“謝罪碑”

1942年12月10日,日本侵略軍與新四軍在朱家崗(今江蘇省泗洪縣曹廟鄉境內)進行了一場激烈的戰鬥。在這場戰鬥中,殲滅了日本侵略軍平林師團280餘人,新四軍四師九旅第二十六團有73名指戰員為國捐軀。為紀念這些抗日英烈,淮北抗日軍民豎碑建亭,修築公墓。

“將兵墓”與“謝罪碑”

1942年12月10日,日本侵略軍與新四軍在朱家崗(今江蘇省泗洪縣曹廟鄉境內)進行了一場激烈的戰鬥、在這場戰鬥中,殲滅了日本浸略軍平林師團280餘人,新四軍四師九旅第二十六團有73名指戰員為國捐軀。為紀念這些抗日英烈,淮北抗日軍民豎碑建亭,修築公墓,於1943年10月10日建起了朱家扁烈士陵園
鮮為人知的是,戰鬥中,由於日軍倉皇撤逃,丟下了13具屍庠。戰鬥結束後,淮北抗日軍民大仁大義,將這13具屍體收殮埋葬(現葬點位於陵園東南一角),並由日本反戰同盟準北支部豎立一座用日文刻寫的“日本陣亡將兵之墓”墓碑。譯文曰:
日軍千餘名和新四軍作戰之後,1942年12月10日冬,小隊長以下13名令人惋惜地離開這個世界,永遠告別了父母妻子而長眠於草根之上,
在同一個戰場、同一次戰鬥中陣亡的敵我雙方人員共葬同一墓地,也許在世界墓園史的記載中絕無僅有。

(圖)謝罪碑謝罪碑

淮北軍民深知:儘管這13名日本將兵手持武器在中國的土地上殺掠,然而他們卻是日本軍國主義的受害者,是日本戰爭狂人的犧牲品。正因如此,他們才以寬容之心,給陣亡的日本將兵留下一席他們用槍炮絕對不可能得到的“葬身之地”。這座包容博大胸懷和寬容之心的“日本陣亡將兵之墓”墓碑,也是一座“醒悟碑”、“警世碑”。更是侵略者留下的“罪惡鐵證”。
一個偶然的機會,日本友人、浙江海鹽澤鈴精工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田中隆先生,在英特網上獲悉朱家崗抗日烈士陵園裡葬有二戰時日本陣亡將兵墓的這一信息後,頗感驚奇,遂於2006年10月4日慕名專程來到墓園。田中隆一行,先是在“抗日烈士紀念塔”前敬獻了花圈,深深三鞠躬,以代表其父輩們向抗日英烈和中國人民謝罪,後又來到了“日本陣亡將兵之墓”前,凝神默讀碑文後,感慨陳詞:“要把中國人民特別是淮北軍民的博大胸懷和寬容之心,向日本人民廣泛宣傳,並以自身實際行動為泗洪的經濟發展和促進日中兩國人民的世代友好作出貢獻。”
1950年7月,前蘇聯將被俘的日本戰犯和偽滿戰犯轉交我國時,蘇方科雷闊夫少校特別向中方介紹:“這些戰犯,都是極端反動、頑固不化的壞傢伙!根本無法改造,只有殺掉!”然而當時周恩來總理則明確指示:對這些戰犯進行改造,“要做到一個不跑,一個不死!將來也可以考慮一個不殺……”
由於管理所的全體管教人員以博大胸懷和寬容之心對戰犯進行洗心革面的教誨,終於使其脫胎換骨,改邪歸正。到1964年3月6日,被判刑的1062名日本戰犯先後被中國全部提前釋放。
這些戰犯歸國後,自發成立了“中國歸還者聯絡會”(簡稱“中歸聯”),並發表了轟動日本的長篇《告日本人民書》:“……祖國日本和人民所需要的,不是侵略戰爭,而是獨立、民主與和平。我們既然認識了自己過去所犯的罪行,我們就不能再犯這樣的罪行。我們堅決反對侵略戰爭,堅決反對把人民驅向侵略戰場的軍國主義!”
中華民族博大寬容的胸懷征服乃至感化了撫順戰犯管理所里的日本戰犯,那么,日本“中歸聯”自發集資興建“謝罪碑”,則是他們對“再生之地”和“第二祖國”的感恩之舉。20世紀80年代,由“中歸聯”會長富永正三和副會長大河原孝一等人籌集資金500萬日元,會同管理所人員一起到丹東選購建碑材料。經過一年的緊張施工,一尊3米高的漢白玉“向抗日殉難烈士謝罪碑”。於1988年10月20日在撫順戰犯管理所監區東側竣工落成。
“謝罪碑”的背面用中日兩國文字鐫刻的碑文如下:
我們在長達15年的日本軍國主義侵略中國的戰爭中,犯下了燒、殺、搶的滔天罪行。戰敗後,被關押在撫順和太原戰犯管理所,在那裡受到中國共產黨、政府和人民“恨罪不恨人”的人道主義待遇,開始恢復人的良心。沒想到根據寬大政策,一名也沒有處死刑,全部釋放回國。
正當撫順管理所恢復原貌之際,在這裡建碑表示向抗日殉難烈士謝罪的誠意,刻下決不允許再發生侵略戰爭、為和平與日中友好奮鬥的誓言。

中國歸還者聯絡會

1988年10月20日
如今,“中歸聯”成員都已步入晚年,有些人已經辭世。他們最大的願望,是讓後輩們繼往開來,永遠和中國人民友好。2005年6月27日,在“紀念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前夕,由“中歸聯”原副會長大河原孝一等4名日本老兵,帶領50名年輕的日本國民,來到了“向抗日殉難烈士 謝罪碑”前,他們在獻上寫有“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的花籃後,俯首反省,仰天發誓:決不允許歷史的悲劇重演,堅決維護永久和平!
“將兵墓”,記載著歷史;“謝罪碑”,昭示著後人;中華民族博大寬容的胸懷,“驚天地,泣鬼神”!

相關連結http://www.cpd.com.cn/gb/newspaper/2005-09/02/content_493172.htm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