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製單位
”中原之星“中國南車集團所屬的株洲電力機車廠、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三家單位聯合研製。
結構組成
“中原之星”電力動車組使用JD112型交流牽引電動機及IGBT牽引逆變器,是中國自主研發的少數採用動力分散式的動車組之一,是首款使用IGBT VVVF元件的車輛之一。採用微機網路控制技術,輔助電路採用集中整流分散逆變的供電方式,採用新型無搖枕分散動力及非動力轉向架,流線型車頭外形,擁有故障自動診斷、定速、坡道自動識別系統等系統。動車組總功率3,200kW,設計時速200km/h,最高運營速度160km/h。動車組編組方式中MC為帶司機室的動車(一等車);TP為帶受電弓、變壓器的拖車(二等車);M為帶空氣壓縮機的動車(二等車);T1’為帶變壓器、不帶受電弓的拖車(二等車);T2’為帶變壓器、不帶受電弓的拖車(二等車、帶車長辦公席);M’為不帶空氣壓縮機的動車(二等車);T為不帶受電弓、不帶變壓器的拖車(二等車)。編組中25DD為動車;25DT為拖車。列車兩端的一等車帶有駕駛室(編號DJF1-0001A及DJF1-0001B);兩節車廂擁有受電弓。車廂使用了高靠背航空座椅,椅後均裝有可抽拉茶桌,車廂兩端安裝了電子信息顯示系統。車體外部塗裝以藍色和銀白色為主色調,配桔紅和白色線條。??
使用情況
“中原之星”動車組屬實驗性質,僅生產了一列動車組,製造廠商株洲電力機車廠,於2001年9月21日出廠。2001年11月4日,“中原之星”停靠在石家莊電力機務段的列車整備線。江澤民總書記在鐵道部部長傅志寰等領導同志的陪同下,登臨“中原之星”列車視察。“中原之星”動車組出廠後配屬鄭州鐵路局,用作運行於京廣鐵路的鄭州站與武昌站之間(T501/2次),於2001年11月18日起投入服務,最初編組以6節車廂運行,包括2節一等車軟席車廂和4節二等車廂,定員548人。因成本效益問題,營運收入不能彌補各項開支,據稱運營一天虧損三萬人民幣。曾於2002年5月10日起停駛。後四方機車車輛廠進行改造,加造8節車廂,列車編組擴編至14節車。動車組總功率增加達到6400kW。最初出廠時是沒有真空集便裝置,改造期間安裝真空集便裝置。改造工程於7月8日完成,並於9月28日再度投入服務,載客量增至1,398人。當時是中國鐵路編組最大的電動車組。目前此列車已經停用。
榮譽及稱號
1.自主設計,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第一台動力分散型電力動車組;?
2.在京廣鐵路線投入商業運營的第一列動車組。
技術概況及參數
技術概況
主電路:以動力單元為單位的電路型式,交-直-交傳動,四象限脈衝整流,兩點式電壓型逆變器,中間直流電壓為1500V,變流元件為IGBT,直接轉矩控制,牽引電機採用1C4M控制方式。
輔助電路:供電系統集中整流、分散逆變,兩路DC600V供電;每一車輛設定兩輔助逆變器,分別由兩路DC600V供電,一路供電故障時能自動切換。
控制系統:多單元重聯、診斷、顯示的微機通信網路控制;採用FSK列車匯流排及MVB車輛匯流排;車匯流排冗餘設計,全列車重聯;車輛匯流排單元內重聯。
制動系統:DK-1 + F8空電聯合制動,緊急制動空氣制動。
轉向架:大撓度空氣彈簧,鼓形齒輪聯軸節驅動、軸盤及輪盤制動裝置和Z型雙拉桿牽引裝置。
車體:鼓形斷面、全鋼焊接薄壁筒形整體承載鋼結構。
技術參數
列車編組型式 MC + TP + M + M + TP + MC
列車總長度: 373988mm
MC 車:27000 mm
TP車、T’車、M 車、M’車、T車:25500 mm
車體寬度: 3204 mm
軸式(一個動力單元) Bo-Bo+2-2+Bo-Bo
最大軸重(1.5倍定員載荷) 17t
車輛自重:≤56 t(空載)
受流方式 架空接觸網單弓受流
電流制式: 單相交流25kV 50Hz
電傳動方式: 交-直-交
持續制牽引功率:3,200 kW, 6,400 kW(車輛編組擴編後)
電傳動方式 交—直—交
調速方式 VVVF
電制動方式: 再生制動
最大電制動力: 392 kN
輪緣再生制動功率: 7200 kW
微機控制 分散式微機控制系統
常用制動 模擬式空氣制動系統,具有空電混合制動功能
基礎制動 動力車輪盤制動具有儲能停放制動功能拖車軸盤制動具有儲能停放制動功能
最高運營速度:160km/h
定員:
MC車:68 人
TP車、T’車:98 人
M車、M’車、T車:10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