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假一致偏差

虛假一致偏差是人們堅信自己信念,判斷正確性的一種方式。當遇到與此相衝突的信息時,這種偏差使人堅持自己的社會知覺。人們在認知他人時總好把自己的特性賦予他人身上,假定自己與他人是相同的,例如,自己疑心重重,也認為他人疑心重重;自己好交際也認為別人好交際;吸菸的中學生普遍認為大多數中學生也同他一樣吸菸。在西方的社會調查中,常常會發現持有一定政見的人認為大多數其他人的觀點和自己一致。

簡介

虛假一致偏差虛假一致偏差

人們常常高估或誇大自己的信念、判斷及行為的普遍性,這種傾向稱為虛假一致偏差,它是人們堅信自己信念、判斷正確性的一種方式。當遇到與此相衝突的信息時,這種偏差使人堅持自己的社會知覺。人們在認知他人時總好把自己的特性賦予他人身上,假定自己與他人是相同的,例如自己疑心重重,也認為他人疑心重重;自己好交際也認為別人好交際。

羅斯等人在一項經典研究中,問大學生是否願意在身上戴一塊寫有字的大廣告牌子在校園裡漫步30分鐘,有些人同意,而有些人則拒絕了。可是兩類人都認為大學生中有2/3的人同意他們的選擇(同意或拒絕)。顯然,他們的估計都不是正確的。這種偏差存在於許多人身上,正是由於認為有很多人的信念、價值觀與行為同自己的一致,所以人們才堅信自己的判斷及行為的正確性。吸菸的中學生普遍認為大多數中學生也同他一樣吸菸。在西方的社會調查中,常常發現持有一定政見的人認為大多數其他人的觀點同自己一致。

例子

唐朝有一個皇族的後裔叫李載仁,生性迂腐,行動遲緩,不吃豬肉。安史之亂中,他為了逃避戰亂跑到湖北一帶,在當地的軍閥高季興屬下擔任了觀察推官。
到任不久,他接到通知去參加會議。正要上馬的時候,跟隨的兩個僕人因為口角打了起來。李載仁見此情景不由勃然大怒。他轉身命令僕人從廚房中拿出餅和豬肉,罰打架的人面對面地吃下去。
在其他僕人驚羨的目光下,兩個打架的僕人吃完了餅和豬肉,抹了抹嘴。
這時,李載仁板著面孔鄭重其事地警告他們說:“以後如果還這樣,就在豬肉裡面再加點酥油,重重處罰你們。”
這個李載仁所犯的錯誤,在心理學上稱為“虛假一致偏差”。虛假一致偏差是指由於人們認為有很多人的信念,價值觀與行為同自己的一致,所以會出現堅信自己的判斷及行為的正確性,高估或誇大自己的信念,判斷及行為的普遍性的傾向。
羅斯等人在一項經典研究中,問大學生是否願意在身上戴一塊寫有大字的大廣告牌子在校園裡漫步30分鐘。有些人同意,而有些人則拒絕了。可是回答問題的兩類人都認為大學生中有2/3的人同意他們的選擇(同意或拒絕)。顯然,他們的估計都不是正確的。
虛假一致偏差是人們堅信自己信念,判斷正確性的一種方式。當遇到與此相衝突的信息時,這種偏差使人堅持自己的社會知覺。人們在認知他人時總好把自己的特性賦予他人身上,假定自己與他人是相同的,例如,自己疑心重重,也認為他人疑心重重;自己好交際也認為別人好交際;吸菸的中學生普遍認為大多數中學生也同他一樣吸菸。在西方的社會調查中,常常會發現持有一定政見的人認為大多數其他人的觀點和自己一致。
有時候,虛假一致偏差不僅會造成人的錯誤認識,在這種認識的基礎上的行動,還可能造成溝通中的不協調

生活法則

這些法則經過世界上著名的心理學家們和社會學家們的研究及多次驗證,被證明是正確的,是客觀存在的。掌握這些法則,利用它們,你能改進你的生活的方方面面,從工作到家庭,從精神到物質。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