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里士多德定律

亞里士多德是古希臘科學史上標誌著一個轉折點,因為他是最後提出一個整個世界體系的人,而且是第一個從事廣泛經驗考察的人。其有著名的三大定律,雖然有些被後人推翻,但在牛頓經典力學體系的大廈沒有造起來之前,整個西方世界都被亞里士多德的物理學統治著。

簡介

有三個程式設計師在一起發現了一個錯誤。

第一個程式設計師是一個新手,他馬上表態:“不好意思,我馬上檢查一下,可能是我哪裡搞錯了。”

第二個程式設計師是個老油條,他說:“絕對不是我的錯,我敢保證是微軟的bug。微軟也太不負責了,開發的產品也太臭了。看吧,當初我就說過,這不歇菜了吧!”

第三個程式設計師是他們的頭兒,他說:“我剛才檢查了一下,是微軟的一個bug。不過,我們可以換一個辦法,繞過這個問題。”

同樣的一個問題,三個人,三種處理方法。

第一個人,還沒有做檢查,自己就膽怯了。為何膽怯?因為沒有足夠的實力做後盾,自己沒有信心。混亂中,盲目下結論。自己嚇自己;

第二個人,知識上自信滿滿,他能分析出問題,但是,他只是在乎的是自己能否控制,只要不是他的問題,其他的問題,管他的。反正又不是我的錯;

第三個人,核實了問題,也找到了問題所在。他沒有去抱怨微軟,他知道,就是抱怨了,微軟估計也不會搭理你。他把重點集中在尋找解決方案上。

這第三個人的做事方法,可以歸納為一個可推薦的標準動作,因為其符合亞里士多德所教導的分析問題的基本方法。我們稱之為:亞里士多德法則。

亞里斯多德法則,簡述如下:

1.確認事實;

2.分析事實;

3.決定並且行動;

提示

如果人們將憂慮的時間,用來尋找解決問題的答案,那憂慮就會在人們智慧的光芒下消失。

一旦作出決定,當天就要付諸行動,同時要完全不理會責任問題,也不必擔心後果。

三大定律

亞里士多德在古希臘科學史上標誌著一個轉折點,因為他是最後提出一個整個世界體系的人,而且是第一個從事廣泛經驗考察的人。

亞里士多德的三大定律

1.在天文學方面,亞里士多德創立了運行的天體是物質實體的學說。

2.在物理學方面,亞里士多德認為各物體只有在一個不斷作用著的推動者直接接觸下,才能夠保持運動。

3.根據亞里士多德的說法,「真空」是不能存在的,因為空間必須裝滿物質。這樣才能通過直接接觸來傳遞物理作用。後世的物理學家牛頓指出了亞里士多德這一論斷的謬誤,指出了「力不是保持物體運動的直接原因。力只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可以說,在牛頓經典力學體系的大廈沒有造起來之前,整個西方世界都被亞里士多德的物理學統治著。

錯誤

在虛空中,“也沒有人能說出為什麼原來在運動著的事物會在某一地方停下來,因為,為什麼停留在這個地方而不是在別的地方呢?因此事物或靜止不動,或,如果沒有某一更有力的事物妨礙的話,它必然無限地運動下去。”(商務版114頁)

亞里士多德一系列的論證,似乎為了否定“虛空”的存在。

假如虛空存在,“事物在虛空的任何地方都同等地沒有阻礙”,那它就會“必然無限地運動下去”。這在亞里士多德看來,應該是不可能之事。

亞里士多德下文還提到:

因此在沒有介質的虛空里一切物體就會以同樣的速度運動了。但這是不可能的。

因為“一切物體就會以同樣的速度運動”不可能,故而論證“虛空”不存在,那么,事物“無限地運動下去”也是不可能的。

伽利略比薩斜塔上同時丟下2個重量差距很大的鐵球,它們“同時”落地,證實了在“空氣介質”中“一切物體就會以同樣的速度運動”,儘管是一個近似的結論。如果在“真空”或“虛空”中,2個重量差距很大的鐵球在“自由落體”狀態下,一定會“以同樣的[加]速度[向下運動”。

在物理學“絕對時空”中,顯然是一個沒有介質的“虛空”,地球的“引力場”也排除了。在這樣的物理學“絕對時-空”中,剛性物體的運動“遵守”牛頓確立的“運動規律”。那裡,只有“質量”、“力”、“動量”、“速度”、“加速度”、“矢量”等等概念。

歷史價值

亞里士多德這樣說:

再說,事物由於有退讓現象而被認為正在往虛空里運動。但是在虛空里的任何地方都同等地沒有阻礙,因此事物照理也應一律地向其中一切地方運動。

也就是說:假如虛空存在,事物可能“無限地運動下去”;更重要一點,就是事物“照理也應一律地向其中一切地方運動”。

原子物理學認為,原子是由原子核與圍繞原子核運動的電子組成的。原子核密度很高,所占的空間非常小,那么,在原子內部,應該有一個極微小的“虛空”,而電子正是在這樣的“虛空”中運動的,故而電子的運動乃是“一律地向其中一切地方運動”,也就是說,往“虛空”中的“一切地方”毫無規則可循地運動。

原子物理學對“電子運動”規律感到迷惑不解,很可能就是因為在原子內部存在極微小的“虛空”,而電子就是在其中“一律地向其中一切地方運動”。這就造成了電子運動的特殊性,這是經典力學所不能解釋的。

亞里士多德也承認推動者在推動時自身也在受到推動,推動者同時也被推動。

這與牛頓第三運動定律很相似了。

經典物理學肯定是受到了亞里士多德物理學思想的啟迪的。加上嚴格的實驗觀察與理想化的數學模型,從而建立了一套嚴格的力學與運動定律體系。

生活法則

這些法則經過世界上著名的心理學家們和社會學家們的研究及多次驗證,被證明是正確的,是客觀存在的。掌握這些法則,利用它們,你能改進你的生活的方方面面,從工作到家庭,從精神到物質。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