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家大院》

《柳家大院》

《柳家大院》是老舍著作的短篇小說,其中主要寫到了三個女性,一個是受苦受難的王家媳婦,另外一個就是她的小姑子,還有一個是她們的鄰居張家屋裡的。這三個女性,無可避免地將流入同樣的命運悲劇中。《柳家大院》這篇便是把女性放置在家庭這個環境中來表現她們的生存狀態,表現她們在家庭中的地位的情況。

基本信息

內容節選

這兩天我們的大院裡又透著熱鬧,出了人命。

事情可不能由這兒說起,得打頭兒來。先交代我自己吧,我是個算命的先生。我也賣過酸棗、落花生什麼的,那可是先前的事了。現在我在街上擺卦攤,好了呢,一天也抓弄個三毛五毛的。老伴兒早死了,兒子拉洋車。我們爺兒倆住著柳家大院的一間北房。

除了我這間北房,大院裡還有二十多間房呢。一共住著多少家子?誰記得清!住兩間房的就不多,又搭上今天搬來,明天又搬走,我沒有那么好記性。大家見面招呼聲“吃了嗎”,透著和氣;不說呢,也沒什麼。大家一天到晚為嘴奔命,沒有工夫扯閒話兒。愛說話的自然也有啊,可是也得先吃飽了。

還就是我們爺兒倆和王家可以算作老住戶,都住了一年多了。早就想搬家,可是我這間屋子下雨還算不十分漏;這個世界哪去找不十分漏水的屋子?不漏的自然有哇,也得住得起呀!再說,一搬家又得花三份兒房錢,莫如忍著吧。晚報上常說什麼“平等”,銅子兒不平等,什麼也不用說。這是實話。就拿媳婦們說吧,娘家要是不使彩禮,她們一定少挨點揍,是不是?

王家是住兩間房。老王和我算是柳家大院裡最“文明”的人了。“文明”是三孫子,話先說在頭裡。我是算命的先生,眼前的字兒頗念一氣。天天我看倆大子的晚報。“文明”人,就憑看篇晚報,別裝孫子啦!老王是給一家洋人當花匠,總算混著洋事。其實他會種花不會,他自己曉得;若是不會的話,大概他也不肯說。給洋人院裡剪草皮的也許叫作花匠;無論怎說吧,老王有點好吹。有什麼意思?剪草皮又怎么低下呢?老王想不開這一層。要不怎么我們這種窮人沒起色呢,窮不是,還好吹兩句!大院裡這樣的人多了,老跟“文明”人學;好象“文明”人的吹鬍子瞪眼睛是應當應分。反正他掙錢不多,花匠也罷,草匠也罷。

老王的兒子是個石匠,腦袋還沒石頭順溜呢,沒見過這么死巴的人。他可是好石匠,不說屈心話。小王娶了媳婦,比他小著十歲,長得象擱陳了的窩窩頭,一腦袋黃毛,永遠不樂,一挨揍就哭,還是不短挨揍。老王還有個女兒,大概也有十四五歲了,又賊又壞。他們四口住兩間房。

除了我們兩家,就得算張二是老住戶了;已經在這兒住了六個多月。雖然欠下倆月的房錢,可是還對付著沒叫房東給攆出去。張二的媳婦嘴真甜甘,會說話;這或者就是還沒叫攆出去的原因。自然她只是在要房租來的時候嘴甜甘;房東一轉身,你聽她那個罵。誰能不罵房東呢;就憑那么一間狗窩,一月也要一塊半錢?!可是誰也沒有她罵得那么到家,那么解氣。連我這老頭子都有點愛上她了,不是為別的,她真會罵。可是,任憑怎么罵,一間狗窩還是一塊半錢。這么一想,我又不愛她了。沒有真力量,罵罵算得了什麼呢。

張二和我的兒子同行,拉車。他的嘴也不善,喝倆銅子的“貓尿”能把全院的人說暈了;窮嚼!我就討厭窮嚼,雖然張二不是壞心腸的人。張二有三個小孩,大的檢煤核,二的滾車轍,三的滿院爬。

人物介紹

1.王家媳婦

這個女人可以說是王家父子用錢買來的,花了百元大洋,為了娶她,負了債。小王跟她年齡相差略有10歲。因為金錢問題,王家對她一直帶有歧視。給我的感覺,這個王老頭完全是發泄他花錢的憤怒,對她也是百般凌辱,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對她事事苛刻,他的主要思考點便是錢,這是生活在下層社會的窮人們被扭曲的物質觀的直接反映。包括張家屋裡的媳婦,也偶爾會遭到丈夫毒打,便是源於這種思想。

她的小姑更是找著方兒來折磨她,直至把她逼死。。本來這個媳婦都做得夠好的了,對她千依百順,不敢叫板,低三下四的做人。但是還是難逃她的惡作劇。在丈夫回來的一天,王家媳婦做事謹慎,本來是可以安穩的度過一天的,但是小姑故意讓她摔了跤,然後把米飯潑倒了。米飯在他們這樣的家庭來說,是種罕見的彌足珍貴的食品。可以說是一場盛宴,結果被這樣的小動作毀掉了。媳婦當然挨了丈夫打。最後,她懸樑自盡了。

2.小姑子

其實在兒子小王看來,他並沒有想把妻子折磨至死的念頭。花了那么大的價錢買來,難道就是用來練拳的嗎?恐怕也還想解決一下生理問題和傳宗接代的問題之類的吧。當然在王家人看來,他們還認為是多了一個奴隸和出氣的對象。特別是小姑,她的這種想法特彆強烈,並成為送媳婦上死刑場劊子手。可以說王家媳婦的死,是她一手造成的。那么造成這種結局後,她得到了什麼?我想除了暫時性的讓她的變態的心理上得到一點滿足外,恐怕更多的是失落吧。

因為王家媳婦的死,娘家人來討說法,結果他們又賠了不少錢。人財兩空,對王家來說也是莫大的損失。那么王老頭又將怎么樣對付小姑呢?小姑是他的親生女兒,但是在這裡我們看到他像對待商品一樣,急著把她推銷出去。希望用她來換錢還債,並給兒子續弦。

看看,她作為幫凶,作為施害者,害死了嫂子後,她的日子就好過了嗎?不過是火石沒有落到腳背上時暫時過幾天悠閒的日子罷了。她這樣做,只是加速了她自己悲劇命運的到來。對於她,作者不無嘲諷的寫道:“等著看吧。看二妞能賣多少錢,看小王又娶個什麼樣的媳婦。什麼事呢!“文明”是孫子,還是那句!”

3.張家媳婦

張二嫂呢,是個性子比較潑辣,但也是有同情心和正義感的人。她因為同情小媳婦的悲慘命運,曾經去安慰過她,結果王老頭居然把小媳婦的死賴在了她頭上。後來她們被趕出了這個院子。她當然是冤枉的。她也同時受到了她丈夫的毒打。不過相比於小媳婦來,她還是享受過為人妻為人母的快樂的。她在生活中,還有一定的主動性,而不是完全的像小媳婦一樣處於備動的局面。

張二嫂是個有些反抗精神的女性。有頭腦,有手段。你看作者是怎樣描寫她的:

“張二的媳婦嘴真甜甘,會說話;這或者就是還沒叫攆出去的原因。自然她只是在要房租來的時候嘴甜甘;房東一轉身,你聽她那個罵。誰能不罵房東呢;就憑那么一間狗窩,一月也要一塊半錢?!可是誰也沒有她罵得那么到家,那么解氣。連我這老頭子都有點愛上她了,不是為別的,她真會罵。”

這樣的女性在家庭中是一個家庭主婦,而不是女奴。她可以主宰她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雖然免不了挨打,但是這樣的家庭能夠維持長久的和平。這是她與小媳婦和小姑子不同的地方。

作者介紹

(圖)老舍老舍

老舍有文學語言大師的稱號。其中包括三百多萬字的小說,四十二部戲劇,約三百首舊體詩等。他的作品多為悲劇,作品的語言以北京方言為主,風格幽默。他的代表作是小說《駱駝祥子》和話劇《茶館》,這兩部作品現已列入中國初高中語文必讀書目,和大學中文專業必讀書目。《茶館》也是新加坡和馬來西亞高中華文文學必修的作品。舒乙等人認為老舍的作品中反映了他對滿族的隱含的、深沉的、難以言語的真摯的感情。

老舍以長篇小說劇作著稱於世。他的作品大都取材於市民生活,為中國現代文學開拓了重要的題材領域。他所描寫的自然風光、世態人情、習俗時尚,運用的民眾口語,都呈現出濃郁的“京味”。優秀長篇小說《駱駝祥子》《四世同堂》便是描寫北京市民生活的代表作。他的短篇小說構思精緻,取材較為寬廣,其中的《柳家大院》、《上任》、《斷魂槍》等篇各具特色,耐人咀嚼。他的作品已被譯成20餘種文字出版,以具有獨特的幽默風格和濃郁的民族色彩,以及從內容到形式的雅俗共賞而贏得了廣大的讀者。

老舍主要作品名錄

老舍(1899.2.3~1966.8.24),字舍予,原名舒慶春,另有筆名絮青,鴻來、非我等,老北京人,滿族,中國現代小說家劇作家、著名作家,1951年,老舍因創作優秀話劇《龍鬚溝》而被授予“人民藝術家”的稱號 。“文化大革命”初期因被迫害而棄世。

他的作品大都取材於市民生活,為中國現代文學開拓了重要的題材領域。他所描寫的自然風光、世態人情、習俗時尚,運用的民眾口語,都呈現出濃郁的“京味”。優秀長篇小說《駱駝祥子》《四世同堂》便是描寫北京市民生活的代表作。他的短篇小說構思精緻,取材較為寬廣,其中的《柳家大院》《上任》《斷魂槍》等篇各具特色,耐人咀嚼。他的作品已被譯成20餘種文字出版,以具有獨特的幽默風格和濃郁的民族色彩,以及從內容到形式的雅俗共賞而贏得了廣大的讀者。老舍一生寫了約計800萬字的作品,主要著作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