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坡的生日》

《小坡的生日》

1929年,老舍取道新加坡回國。在新加坡寫了中篇小說《小坡的生日》,這是老舍先生創作的一部長篇童話,作品以生活在南洋的男孩小坡和他的妹妹為主人公,講述了小坡和一群猴子之間發生的有趣故事,故事後半段完全是小坡的夢境,但也隱含了作者對南洋種種現實弊端的嘲諷。

基本信息

(圖)

簡介

中篇小說《小坡的生日》是一部兒童文學作品,描寫了生活在新加坡的華僑少年與各被壓迫民族的小夥伴一起,反對強權奴役的故事,體現了團結奮鬥、強國救民的思想境界。

基本信息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頁碼:198 頁

出版日期:2000

ISBN:9787020072125

條形碼:9787020072125

版本:1版

裝幀:平裝

開本:32

中文:中文

讀者對象:兒童

叢書名:中國現代兒童文學典藏

小說目錄

1.小坡和妹妹

2.種族問題

3.新年

4.花園裡

5.還在花園裡

6.上學

7.學校里

8.逃學

9.海岸上

10.生日

11.電影園中

12.嗗拉巴唧

13.影兒園

14.猴王

15.狼猴大戰

16.求救

17.往虎山去

18.醒了

主題思想

《小坡的生日》這部小說主題思想是由兩方面的刺激形成的:一是受西方人歧視東方人的刺激。這種刺激在歐洲受了五年;一是他到了新加波之後,受了那裡的青年的激進的革命思想的刺激。這兩個刺激是一回事的兩個方面。老舍說:“在人類所有的一切壓迫;從哪兒想,他都應當革命”。(《我怎樣寫<小坡的生日>》)
“新思想是在東方,不是在西方”,因為西方雖然可以自由地去談論激烈的革命思想,那都是不準備實行的空談。時髦;而東方的革命思想是“炸彈”與“狂呼”。

老舍先生在“我怎樣寫《小坡的生日》”一文中說道:“希望還能再寫一兩本這樣的小書,寫這樣的書使我覺得年輕,使我快活;我願永遠作‘孩子頭兒’。對過去的一切,我不十分敬重;歷史中沒有比我們正在創造的這一段更有價值的。我愛孩子,他們是光明,他們是歷史的新頁,印著我們所不知道的事兒——我們只能向那裡望一望,可也就夠痛快的了,那裡是希望。”

寫作思路

《我怎樣寫<小坡的生日>》

離開歐洲,兩件事決定了老舍的去處:第一,錢只夠到新加坡的;第二,我久想看看南洋。於是我就坐了三等艙到新加坡下船。為什麼我想看看南洋呢?因為想找寫小說的材料,像康拉德的小說中那些材料。不管康拉德有什麼民族高下的偏見沒有,他的著作中的主角多是白人;東方人是些配角,有時候只在那兒作點綴,以便增多一些顏色——景物的斑斕還不夠,他還要各色的臉與服裝,作成個“花花世界”。我也想寫這樣的小說,可是以中國人為主角,康拉德有時候把南洋寫成白人的毒物——征服不了自然便被自然吞噬,我要寫的恰與此相反,事實在那兒擺著呢:南洋的開發設若沒有中國人行么?

中國人能忍受最大的苦處,中國人能抵抗一切疾痛:毒蟒猛虎所盤據的荒林被中國人剷平,不毛之地被中國人種滿了菜蔬。中國人不怕死,因為他曉得怎樣應付環境,怎樣活著。中國人不悲觀,因為他懂得忍耐而不惜力氣。他坐著多么破的船也敢衝風破浪往海外去,赤著腳,空著拳,只憑那口氣與那點天賦的聰明,若能再有點好運,他便能在幾年之間成個財主。自然,他也有好多毛病與缺欠,可是南洋之所以為南洋,顯然的大部分是中國人的成績。國內人只知道在南洋容易掙錢,而華僑都是胖胖的財主,所以凡有點勢力的人就派個代表在那兒募捐。只知道要錢,不曉得華僑所受的困苦,更想不到怎樣去幫忙。另有一些人以為華僑是些在國內無法生存而到國外碰運氣的,一伸手也許摸著個金礦,馬上便成百萬之富。這樣的人是因為輕視自己所以也忽略了中國人能力的偉大。還有些人以為華僑漫無組織,所以今天暴富而富得不得其道,明天忽然失敗又正自理當如此;說這樣現成話的人是只看見了華僑的短處,而忘了國家對這些在海外冒險的人可曾有過幫助與指導沒有。華僑的失敗也就是國家的失敗。無論怎樣吧,我想寫南洋,寫中國人的偉大;即使僅能寫成個羅曼司,南洋的顏色也正是艷麗無匹的。

可是,這有三件必須預備的事:第一,得在城市中研究經濟的情形。第二,到內地觀察老華僑的生活,並探聽他們的歷史。第三,得學會廣東話,福建話,與馬來話。哎呀,這至少須花費幾年的工夫呀!我恰巧花費不起這么多的工夫。我找不到相當的事作。只能在中學裡去教書,而教書就把我拴在了一個地方,時間與金錢都不許我到各處去觀察。我的心慢慢涼起來。我是在新加坡教書,假若我想到別的地方去看看,除非是我能在別處找到教書的機會,機會哪能那么容易得呢。即使有機會,還不是仍得教書,錢不夠花而時間不屬於我?我沒辦法。我的夢想眼看著將永成為夢想了。打了個大大的折扣,我開始寫《小坡的生日》。我愛小孩,我注意小孩子們的行動。在新加坡,我雖沒工夫去看成人的活動,可是街上跑來跑去的小孩,各種各色的小孩,是有意思的,可以隨時看到的。下課之後,立在門口,就可以看到一兩個中國的或馬來的小兒在林邊或路畔玩耍。好吧,我以小人兒們作主人翁來寫出我所知道的南洋吧——恐怕是最小最小的那個南洋吧!

上半天完全消費在上課與改卷子上。下半天太熱。非四點以後不能作什麼。我只能在晚飯後寫一點。一邊寫一邊得驅逐蚊子,而老鼠與壁虎的搗亂也使我心中不甚太平,況且在熱帶的晚間獨抱一燈,低著頭寫字,更仿佛有點說不過去:屋外的蟲聲,林中吹來的濕而微甜的晚風,道路上印度人的歌聲,婦女們木板鞋的輕響,都使人覺得應到外邊草地上去,臥看星天,永遠不動一動。這地方的情調是熱與軟,它使人從心中覺到不應當作什麼。我呢,一氣寫出一千字已極不容易,得把外間的一切都忘了才能把筆放在紙上。這需要極大的注意與努力,結果,寫一千來字已是筋疲力盡,好似打過一次交手仗。朋友們稍微點點頭,我就放下筆,隨他們去到林邊的一間門面的茶館去喝咖啡了。從開始寫直到離開此地,至少有四個整月,我一共才寫成四萬字,沒法兒再快。這本東西通體有六萬字,那末後兩萬是在上海鄭西諦兄家中補成的。

以小孩為主人翁,不能算作童話。可是這本書的後半又全是描寫小孩的夢境,讓貓狗們也會說話,仿佛又是個童話。此書的形式因此極不完整:非大加刪改不可。前半雖然是描寫小孩,可是把許多不必要的實景加進去;後半雖是夢境,但也時時對南洋的事情作小小的諷刺。總而言之,這是幻想與寫實夾雜在一處,而成了個四不像了。這個毛病是因為我是腳踩兩隻船:既捨不得小孩的天真,又捨不得我心中那點不屬於兒童世界的思想。我願與小孩們一同玩耍,又忘不了我是大人。這就糟了。所謂不屬於兒童世界的思想是什麼呢?是聯合世界上弱小民族共同奮鬥。此書中有中國小孩,馬來小孩,印度小孩,而沒有一個白色民族的小孩。在事實上,真的,在新加坡住了半年,始終沒見過一回白人的小孩與東方小孩在一塊玩耍。這給我很大的刺激,所以我願把東方小孩全拉到一處去玩,將來也許立在同一戰線上去爭戰!同時,我也很明白廣東與福建人中間的衝突與不合作,馬來與印度人間的愚昧與散漫。這些實際上的缺欠,我都在小孩們一塊玩耍時隨手兒諷刺出。可是,寫著寫著我又似乎把這個忘掉,而沈醉在小孩的世界裡,大概此書中最可喜的一些地方就是這當我忘了我是成人的時候。現在看來,我後悔那時候我是那么拿不定主意;可是我對這本小書仍然最滿意,不是因為別的,是因為我深喜自己還未全失赤子之心——那時我已經三十多歲了。

作者的看法

“最使我得意的地方是文字的淺明簡確。有了《小坡的生日》,我才真明白了白話的力量;我敢用簡單的話,幾乎是兒童的話,描寫一切了。我沒有算過,《小坡的生日》中一共到底用了多少字,可是它給我一點信心,就是用平民千字課的一千字也能寫出好多文章。” (《我怎樣寫<小坡的生日>》)

評價

老舍終於寫出了他心目中的南洋,是一個小南洋,這就是《小坡的生日》。這部書雖然不是寫中國人的偉大創造力,而其主題比這更深廣。老舍說,《小坡的生日》的思想是“聯合世界上弱小民族共同奮鬥”。希望東方的小孩將來能立在同一戰線上去爭戰。

作者

(圖)老舍老舍

老舍是中國現代小說家、劇作家。原名舒慶春,筆名有“舍予”、“老舍”。1926年7月,老舍的第一部長篇小說是《老張的哲學》。一生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駱駝祥子》《四世同堂》話劇《龍鬚溝》《茶館》等。作品大多取自城市下層市民生活,善於運用精確流暢的北京口語,行文幽默風趣,用語機智俏皮。不幸的是,老舍先生在文化大革命中因不堪忍受屈辱於1966年8月24日投湖自盡了。

參考文獻

《老捨生活與創作自述》老舍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老舍的藝術世界》 孫鈞政 編著 。

老舍主要作品名錄

老舍(1899.2.3~1966.8.24),字舍予,原名舒慶春,另有筆名絮青,鴻來、非我等,老北京人,滿族,中國現代小說家劇作家、著名作家,1951年,老舍因創作優秀話劇《龍鬚溝》而被授予“人民藝術家”的稱號 。“文化大革命”初期因被迫害而棄世。

他的作品大都取材於市民生活,為中國現代文學開拓了重要的題材領域。他所描寫的自然風光、世態人情、習俗時尚,運用的民眾口語,都呈現出濃郁的“京味”。優秀長篇小說《駱駝祥子》《四世同堂》便是描寫北京市民生活的代表作。他的短篇小說構思精緻,取材較為寬廣,其中的《柳家大院》《上任》《斷魂槍》等篇各具特色,耐人咀嚼。他的作品已被譯成20餘種文字出版,以具有獨特的幽默風格和濃郁的民族色彩,以及從內容到形式的雅俗共賞而贏得了廣大的讀者。老舍一生寫了約計800萬字的作品,主要著作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