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復百萬疆土的飛將軍 功勞遠在李廣之上卻被世人所遺忘

一提到“飛將軍”,大家的第一反應就是西漢名將李廣,然而在歷史上還有另外一位收復上百萬公里疆土,功勞遠在李廣之上的飛將軍,但卻被世人所遺忘。

左宗棠抬棺西征的事跡可謂家喻戶曉,然而左大帥的功勞主要在廟堂之上,真正率領清軍痛擊侵略者的卻是湘軍後起之秀劉錦棠。

劉錦棠劉錦棠

劉錦棠,道光二十四年出生於湖南湘鄉。父親劉厚榮和叔叔劉松山都是湘軍名將。劉厚榮在岳州犧牲後,15歲的劉錦棠投奔叔叔劉松山。在山東、河南鎮壓捻軍時“錦棠功冠諸軍”,逐漸在湘軍崛起。

受捻軍影響,西北也爆發了大規模的回民起義。劉錦棠又隨劉松山進陝甘平亂。因親自降服董福祥、張俊、李雙良等20萬義軍,得到欽差大臣左宗棠的青睞。

劉松山在金積堡之戰中了馬八條的詐降計,不幸中彈犧牲,湘軍一度陷入危難。此時劉錦棠以總理營務的身份威服眾將,並迅速擊退義軍,從此成為老湘軍統帥。

宗教宗教

同治四年,中亞浩罕國將領阿古柏趁亂侵入新疆,在喀什噶爾建立“哲德沙爾國”。阿古柏擅自將中國領土賣於沙俄和英國,導致了嚴重的邊疆危機。因此才有了左宗棠以七旬高齡西征的故事。

劉錦棠協助左宗棠制定了“緩進急攻,先北後南”的總體戰略。緩進就是要做好紮實,新疆地域遼闊,用兵前必須計算好兵力和時間,進攻某地一定要趕上糧食收割季節以實現就地補給。

所謂“急攻”就是充分利用馬隊和炮隊的優勢迅速殲敵,避免戰事膠著而致後勤斷絕。先北後南是因為北疆多個重鎮還在清軍控制之下,可保後勤補給安全,而且還可切斷阿古柏與沙俄的聯繫。

清軍收復新疆戰爭清軍收復新疆戰爭

新疆宗教和民族情況複雜,單純地軍事進攻往往會事倍功半。叛軍雖人數眾多,但多為裹挾平民。所以左宗棠和劉錦棠認為:

“應剿者陝甘判回、安集延夷兵耳,積年判弁耳,此外纏回及先附賊而後反正者均應寬貸,亦天理人情所宜”。

為了讓“只打真匪,不擾平民”能夠徹底貫徹,劉錦棠還嚴格執行左宗棠定下的“行軍五禁”,絕不拿百姓一針一線。

國家連年戰亂,湘軍出關前只發了4個月的鹽菜銀,連一個月的實餉都沒有。左宗棠也深怕部隊出現譁變或是因軍紀敗壞而陷入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

然而劉錦棠軍事上籌劃縝密,民族關係上處理得當,不僅攻城拔寨無堅不摧,而且爾勒百姓主動獻出白彥虎藏匿的十萬斤糧食,阿克蘇“城內纏回十數萬,皆守城以待官軍。”

宗教宗教

自劉錦棠領兵出關到收復新疆僅用一年半的時間,最難的是裨將一上軍官竟無一傷亡,“飛將軍”的稱號因此而來。

​湘軍之神速連左宗棠也是始料不及,上書朝廷道:“至南疆八城,不滿三月一律肅清,自周秦以來,實亦罕見之鴻烈。”

在左宗棠的力薦之下,劉錦棠成為新疆第一任巡撫,被各族人民視為“西北長城”。光緒十八年,沙俄入侵帕米爾高原,清廷一味忍讓妥協,新疆百姓無不感慨地說:“若前撫臣劉錦棠在任,斷不至此。”

相關知识

熱門知识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