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場科舉考試 一場零錄取一場無人生還

科舉制度是我國封建制度的智慧的結晶,在歷史上科舉制度為統治者提供了優秀的人才,同樣也給下層平民向上流社會轉變的機會,當然科舉制度也有弊端,比如說四書五經禁錮人的思想,在我國歷史上有三場科舉制度比較奇葩。

三場科舉考試 一場零錄取一場無人生還

第一場:零錄取率的考試

唐朝時期李林甫接替張九齡成為唐朝的宰相,李林甫這個人心眼比較小,在朝堂之上就容不得他人,這一年皇帝讓他擔任主考官,他嫉恨因為文學才能而得到封賞進官的士人,害怕朝外的賢士得以接觸皇帝的機會,上書揭露他的本來面目,痛陳他的奸惡。於是李林甫就沒有錄取任何一個人。

皇帝就問他:“為什麼不為朕網羅天下人才?”,誰知李林甫說:“天下賢士都在為國報效而沒有遺漏,是多么的人盡其材,物盡其用啊!連堯舜明君都不能如此的明察秋毫吧!”唐玄宗聽了非常高興,其實當時參加科舉制的有杜甫、高適等千古文豪。

三場科舉考試 一場零錄取一場無人生還

第二場:零歲當狀元的科舉

秦檜是千古第一大奸臣,凡是提起秦檜我們就會想起民族英雄岳飛,秦檜把持朝政的那些年裡培養了一批黨派,這些人為秦檜馬首是瞻,紹興二十四年(1154)的一次科舉考試中,秦檜為自己不倒一歲的孫子秦塤謀取了狀元。

不過後來被人告發,,狀元沒有當成,但也高中榜眼(第二名)。這對天下讀書人不得不說是一種諷刺。

三場科舉考試 一場零錄取一場無人生還

第三場:零活著回家的考試

凡是去參加科舉考試的,都是想上進當官的沒有想死的吧,明朝末年,天下大亂張獻忠攻入成都,8月16日登基王位稱為皇帝,既然有了國家,就需要管理國家的人才,所以張獻忠就特地召開了一次科舉制度叫做“。特科徵集四川各地舉人、貢士、監生、民間才俊、醫卜僧道、隱士應試”。不參加的直接被砍頭。

這些人足足有十萬人之多,都被召集到成都青羊宮附近,這些才俊沒有迎來科舉,而是全部都被坑殺了,張獻忠還說這是“無為後人有也”。張獻忠覺得自己得不到的東西別人也別想得到。真是殘忍啊。

相關知识

熱門知识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