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屎到底要不要經常掏?

是不是有的人有習慣經常沒事就掏耳朵?也許你會很享受掏耳朵時的舒服感;也許你是特別注意個人衛生;棉簽、掏耳勺沒事就掏一掏!

大家可能覺得耳屎是體內垃圾,需要經常清理乾淨。但是耳屎的存在,也不完全是不好的。掏耳朵這件小事還真沒那么簡單,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了解一下吧!

耳屎是什麼?

1

我們常說的耳屎,在醫學上其實叫耵聹【dīng níng】。

耵聹是由耳道皮膚腺體自行分泌出來的一種灰色、橙色或淡黃色的蠟質分泌物,同時還混有灰塵和皮屑。它的主要成分為60%的角蛋白,12-20%飽和或不飽和脂肪酸、醇類、角鯊烯,以及6-9%的膽固醇組成。

不同人群的耳屎組成成分各有不同,主要分為乾型和油型。一般來說乾型會比較容易脫落,而油型可能會容易積在耳道里。

耳屎要不要掏?

1

不管你有沒有嫌棄耳屎,它的存在是有一定意義的:

1、潤滑保濕

由於耳屎內脂質的存在,油膩膩的耳屎可以提供潤滑作用防止耳道內的皮膚乾燥,避免過於乾燥引起耳癢、皮膚燒灼感。

2、保護耳膜

避免沙石、水滴直接刺激或破壞耳膜。

3、一定的抗菌作用

耳屎中的某些成分,比如溶酶菌、免疫球蛋白等,都對細菌有一定的抑制和消滅作用。

4、防噪音

我們的耳膜非常薄,很容易被強聲波震烈,而耳屎能起到過濾和緩衝聲波的作用。

5、自潔作用

耳道有自排自潔的功能,大部分人的耳屎可以自行排出。由鼓膜中心形成的細胞從中心通過耳道壁向外移動,並向耳道的入口移動。耳道內的耳屎通過這種傳送帶一樣的操作,被送到出口。咀嚼和下頜運動也輔助了耳屎不斷被運出。

方法不對帶來的危害

1

但是很多人都會習慣於自己瞎摳耳朵,有用長指甲的,有用棉簽、挖耳勺等等工具的。其實自己掏耳朵,風險可不小!

1、用力過猛,導致鼓膜穿孔,聽力下降,甚至並發中耳炎。

2、方法不當,可能將耳屎推向耳道深部,形成耵聹栓塞,導致聽力減退,壓迫鼓膜引起耳鳴,眩暈。

3、用不乾淨的挖耳勺、長指甲等挖耳,易挖出細微的傷口,很容易造成外耳道真菌感染。

4、共用挖耳工具,會傳染疾病,最常見的是人乳頭狀瘤病毒,引起外耳道乳頭狀瘤。

5、耳屎真的會越挖越多,經常挖就會分泌的越來越多。而且新分泌的耳屎可能會由原本的片狀變為碎屑,降低保護耳朵的能力。

如何安全清洗耳朵?

1

其實,從健康角度考慮,耳朵沒有明顯不適症狀,就無需處理耳垢。但如果耳垢堵滿了耳道,已經影響你的聽力,或者經常有耳痛、耳悶脹的情況,就需要到醫院處理。

如果真要自己動手的話,建議用棉簽在外耳道轉動幾圈就好。「油耳」且耳垢顆粒大,可以讓棉簽蘸上溫水,然後在外耳道內輕輕鏇轉,將耳垢帶出,再用耳勺輕輕取出。

若是耳朵不慎進水,則不妨試著將頭倒向浸水的那一側,以跳躍方式讓水流出。如果還是有殘留的水在耳內,則可以嘗試用棉花棒輕沾吸去水分(不要大力挖)。或是,用吹風機,將溫度調低、風量調小,輕輕的將耳朵內的水吹乾,就是避免耳朵造成傷害的好方法。

相關知识

熱門知识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