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雍陶[唐](約公元八三四年前後在世),字國鈞,成都(今四川成都)人,晚唐詩人。生卒年不詳,約公元834年前後在世。工於詞賦。主要作品有《題君山》《城西訪友人別墅》等。
雍陶出身貧寒。文宗大和八年(834年)進士,曾任侍御史。大中六年(852年),授國子毛詩博士。大中八年(854年),出任簡州(今四川簡陽縣)刺史,世稱雍簡州。一年曾多次穿三峽,越秦嶺,在江南、塞北許多地方遊歷過,寫過不少紀游詩。後辭官閒居,養疴傲世。不知所終。工詩。與王建、賈島、姚合、章孝標等交往唱和。其詩多旅遊題詠、送別寄贈之作,擅長律詩和七絕。《全唐詩》錄存其詩一百三十一首,編為一卷。《全唐文》錄存其文二篇。他是其中一名古代文學巨匠。
少貧,遭蜀中亂後,播越羈旅,有詩云:“貧當多病日,閒過少年時。”大和八年陳寬榜進士及第,一時名輩,鹹偉其作。然恃才傲睨,薄於親黨。其舅雲安劉欽之下第,歸三峽,卻寄陶詩云:“山近衡陽雖少雁,水連巴蜀豈無魚“得詩頗愧赧,遂通向不絕。大中六年,授國子毛詩博士。與賈島、殷堯藩、無可、徐凝、章孝標友善,以琴樽詩翰相娛,留長安中。大中末,出刺簡州,時名益重,自比謝宣城、柳吳興,國初諸人書奴耳。賓至,必佯佯挫辱。投贄者少得通。秀才馮道明,時稱機捷,因罷舉請謁,給閽者曰:“與太守有故。”陶倒屣,及見,呵責曰:“與足下素昧平生,何故之有“馮曰:“誦公詩文,室邇人遠,何隔平生“吟陶詩數聯,如“立當青草人先見,行近白蓮魚未知。”又“閉門客到常如病,滿院花開未是貧。”又“江聲秋入峽,雨色夜侵樓“等句。陶多其慕己,厚贈遣之。自負如此。後為雅州刺史,郭外有情盡橋,乃分衿祖別之所。因送客,陶怪之,遂於上立候館,改名折柳橋,取古樂府《折楊柳》之義。題詩曰“従來只有情難盡,何事呼為情盡橋自此改名為折柳,任它離恨一條條。”甚膾炙當時。竟辭榮,閒居廬岳,養疴傲世,與塵事日冥矣。有《唐志集》五卷,今傳。
作品
人問應舉
莫驚西上獨遲回,只為衡門未有媒。
惆悵賦成身不去,一名閒事逐秋回。
傷靡草
靡草似客心,年年亦先死。
無由伴花落,暫得因風起。
僧金河戍客
慣獵金河路,曾逢雪不迷。
射鵰青冢北,走馬黑山西。
戍遠旌幡少,年深帳幕低。
酬恩須盡敵,休說夢中閨。
公子行
公子風流嫌錦繡,新裁白紵作春衣。
金鞭留當誰家酒,拂柳穿花信馬歸。
過舊宅看花
山桃野杏兩三栽,樹樹繁花去復開。
今日主人相引看,誰知曾是客移來。
送蜀客
劍南風景臘前春,山鳥江風得雨新。 莫怪送君行較遠,自緣身是憶歸人。
題君山
煙波不動影沉沉,碧色全無翠色深。疑是水仙梳洗處,一螺青黛鏡中心。
題情盡橋
從來只有情難盡, 何事名為情盡橋。
自此改名為折柳, 任他離恨一條條。
訪城西友人別墅(一題:城西訪友人別墅)
澧水橋西小路斜, 日高猶未到君家。
村園門巷多相似, 處處春風枳殼花。
天津橋春望
津橋春水浸紅霞, 煙柳風絲拂岸斜。
翠輦不來金殿閉, 宮鶯銜出上陽花。
望月懷江上舊遊
往歲曾隨江客船,秋風明月洞庭邊。
為看今夜天如水,憶得當時水似天。
軼聞故事
時代不同了,以往的許多事情也都顯得支離破碎,乃至迷離惝恍起來。就是說當年人們在別離之際那種別有風致的做法,現在也早已煙消雲散,幾乎難覓舊日那令人心旌搖曳的蹤跡了。
話說成都人雍陶,字國鈞,他由於少年時期特別貧苦,加以那時四川內亂,他便只得到處流浪,用他自己的詩句表示就是:
貧當多病日,閒過少年時。
但雍陶在學習上卻非常刻苦用功,所以在文宗大和八年(834年)就考取進士,並得到了當時多數名流的大力肯定,從而為他踏入做官一途打下了厚實的基礎。
但剛開始時,他為人有點“恃才傲物”,而且對親戚朋友也不大去理會。所以,他的老舅李敬之在沒能考上進士卻又受到他這外甥的傲慢對待後,①一氣之下就要回到老家雲安去了。在途經三峽時,由於心中憤然不平,李便寫了一首詩來諷刺雍,其中有句說:
地近衡陽雖少雁,水連巴蜀豈無魚?
雍接到這詩,細細體味之下,他很為自己的失禮而慚愧。從此以後,舅甥倆的書信來往就多了起來。宣宗大中六年(852年),雍陶做上了國子監《毛詩》博士。這時候,雍的詩名越發大了,並且跟一班著名詩人如賈島、殷堯藩、章孝標等都有了來往;而他也因自己的詩作而頗為得意,以為可跟六朝時候的著名詩人謝宣城、柳吳興相媲美了。
當時有一個名叫馮道明的秀才,人們都說他機敏而巧辨;一天,馮來到了雍居住的官所外,要求雍接見他。門衛就問他跟雍使君有何交情,馮就說他跟雍太守是故交。於是馮被引入門去,但起來迎接的雍並不認識馮,遂生氣地斥責道:“我跟你一向不認識,你怎能胡說咱倆有交情呢!”
而這馮道明居然不慌不忙地答道:“我平時就拜讀過您不少大作,雖說您人不在身邊,但是我們的心靈難道不是相通著嗎?”說完這番話,馮便開始用高亢的聲調念起了雍那比較著名的詩句來:
立當青草人先見,
行近白蓮魚未知。
雍陶一下子就給震住了。此時此刻,只見馮還在往下背誦著:
閉門客到常如病,
滿院花開未是貧。
背了七言,馮便開始背雍的五言詩句道:
江聲秋入峽,雨色夜侵樓……
面對自己這些很為得意的詩歌被人傳誦著,而一向在詩歌方面也頗為自負的雍陶,此時便高興地跟馮交談起來。而且在馮辭別時,雍由於對方愛慕自己而深表感動,遂拿出了一筆頗為豐厚的禮物贈給馮,讓他作為路費,並以志自己的深切謝意。
業已出任雅州刺史的雍陶,這種自負的作風依然如故。而雅州城外有一座橋名叫情盡橋,②人們送別時,一定要在此處分手。有一回,雍送友人路過這橋,手下人竟嚴肅地告訴他說,老爺現在就可以停住腳步了,因為您已經到了“情盡橋”。雍一聽,心中不覺深為納罕,說:“人們都只說是情感難以窮盡,怎么會出現感情窮盡的事兒呢?”說罷,他便命手下人速速去拿筆來;此時,他想到古代樂府詩《折楊柳》中的涵義,當即就把這橋的名字改為“折柳橋”。同時,他還把他上述這意見寫成一首詩,並題寫在該橋堍的勒石上:
從來只有情難盡,何事呼為情盡橋?
自此改名為折柳,任他離恨一條條。③
雍陶這首詩傳出去後,它很快便膾炙人口了。人們在臨別時,即使那些不在折柳橋分別的,也往往會念上雍陶這首詩,以志其深刻的離別之意。
按:① 《唐詩紀事》、《全唐詩話》、《雲溪友議》皆作“李敬之”;而《唐才子傳》則作“李欽之”,未知何據,蓋形訛也。② 此據《鑒誡錄》、《唐詩紀事》、《唐才子傳》等;至於一說橋在簡縣,《唐詩鑑賞辭典》因之,恐非確。③ 呼,一作“名”;為,難,均讀平聲。
唐代著名詩人(二)
唐代被視為中國舊詩最豐富的朝代,因此有唐詩、宋詞之說。唐代湧現出一大批詩人,他們繼承了魏晉以來的詩歌精華,而且由於唐代開放的風氣,使唐代詩歌有了長足的發展。比如李白,杜甫都游遍了大半箇中國,使得詩人眼界開闊,詩歌題材廣泛,聯想豐富。唐代詩歌是我國古代詩歌的集大成者,達到了後人難以企及的地位,是我國詩歌史上的最高峰。 |
唐代詩人
唐朝是我國古代詩歌的黃金時代,詩人輩出,如群星燦爛。他們寫出大量優美的詩篇,流傳至今的,僅《全唐詩》一書里,就有近五萬首。這些詩,反映了唐朝社會生活的豐富內容, 具有優美的藝術形式。其中的律詩,是唐朝新出現的體裁。那唐代詩人有哪些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