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公元一一四七年前後在世]字茂名,(一作茂明)蘭溪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宋高宗紹興中前後在世。紹興中,舉賢良方正。以秦檜當政,辭不赴。閉門講學,篤志研求,學者稱香溪先生。浚著有香溪集二十二卷,《四庫總目》傳於世。
范浚字茂明(1102-1150),人稱香溪先生。浚出自宦門而不喜榮利,刻苦讀書,諸子百家無所不通。祖父范鍔,皇佑五年(1053)進士,歷官主開封府尹,特進光祿大夫,上柱國,太府少卿,封長()郡公。父范筠,元佑三年(1088)進士,歷官浙江提舉,累升金紫光祿大夫,上柱國,開府儀同三司,少保,資政殿大學士,封長社郡開國男,進封榮國公,諡文濤。筠生十子,范浚排行第八,除二兄范深為舉人外,其餘八位兄弟均為進士,九人全部做官,故有“一門雙柱國,十子九登科”之佳話。
范浚天資高邁,自幼嗜學,不喜榮利,篤志求道,獨隱居不仕,於保惠寺講學授徒,屋室簡陋而怡然自樂。南宋紹興間,以賢良方正數存於朝,因秦檜當權,堅辭不出。但似《進策》25篇,詳論富國強兵御善之道,與經國要務,供朝廷採擇施行。
范浚精於理學,講究存心養性,主要理學思想,一是闡發仁性之學。宣傳“天人一道”,“天理即人事,人事即天理”,“忠信”。“儉德”,“仁為天理”,“萬殊一物”,“萬理一致”,“人地人神,事物萬殊,一皆產於皇極”,“當用大中之道”,“盡心知性知天”,“天下一性”。提出“萬類莫不共由謂之道”,“善利之念,間不容髮,一發之差,遞余舜跖”,提倡“君子存誠,克念克敬”,提倡德性是尊的“上知之學”,認為“恥為入道之端”,認為“惟過而悔,由悔而議”,非卜筮,鄙()數。二是提倡修身,養氣,篤學,致用。主張“養正為貴”,“先正其心”,“戒自欺,倡慎獨”,“理之所存,師之所存;天地萬物,無非吾師”,提倡“治氣養心”,“卑人自牧”,提出六箴,竭盡規儆;“學者覺也,覺由乎心;心且不存,何覺之有”;“進學之義,不止不能不進”;認為“學者之患,莫大乎自足而止”;勉勵“以弘毅自期,任重而力行,居困而心彎”。
憂國愛民是范浚畢生追求和實踐的重要思想,其中的“用世”成為他的理學思想的有機組成部分。范浚的憂國愛民思想主要表現在關心民瘼,憂嘆國是;以史為鑑,宏濟時艱;《進策》二十五篇三個方面。
范浚著有《香溪文集》22卷,收入《舊庫全書》。朱熹兩次主其家拜訪,紼不遇。紹興二十年(1150)卒,年49歲。朱熹又親臨弔唁。香溪范氏宗祠有楹聯云:“朱子三訪地;朝廷七聘家。”即記其事跡。
范浚去世32年後,時年52歲的朱熹對范浚理學的評論是:“其學甚正”。
簡介
一段佳話 兩地淵源
“朱子三訪地”尋蹤
徐楓
本報(金華晚報)3月27日15版《人文•關注》版面刊發的《湯溪厚大村的美麗傳奇》一文,敘述了范氏家族歷史上曾經有過的榮光。文章刊發後,有蘭溪讀者提出,文中提及的“朱熹三訪地”應是蘭谿市香溪鎮香溪村。“朱熹三訪地”到底在蘭溪還是湯溪?香溪和厚大兩村有什麼淵源關係?前些天,記者就此問題作了一番求證和尋訪。
兩地淵源
香溪鎮位於蘭谿市區東北,距蘭谿市區14公里。香溪之名由境內香山、香潭演化而來。香溪與繆源、盛源匯合於香山腳下,匯水成潭,故香溪又名香潭(現稱香頭)。蘭溪素有“三江之會,七省通衢”之譽,舟楫之利為浙中西水運中樞,在過去以水運為交通主要手段的年代,地處錢塘江上游的蘭溪地位便顯要起來。“日有千舟競發,夜照萬戶明燈”,曾是當年蘭溪商業繁華的生動寫照。香溪鎮素有蘭溪“北鄉門戶”之稱,蘭江水運穿鎮西而過,上通金衢,下達杭滬。香溪在蘭溪設縣之初便有街市,宋時香溪屬武昌鄉(舊名章化里),明代時已成為一個重要集鎮,明萬曆六年(1578)置香溪鎮建制,設有巡檢司、課稅局等機構,東西有鹽倉、糧倉,至今仍有東倉、西倉地名。
香溪鎮是蘭溪范姓主要聚居地之一。據曾負責組織蘭谿市範圍家譜調查,著有《蘭溪家譜探秘》一書的蘭谿市圖書館副研究館員李彩標考證,范氏遷入蘭溪境內始於北宋,其族支分別從蘇州、福建等地遷來蘭溪生息繁衍。香溪范氏先祖范履冰,唐高宗時任丞相,世居河南開封;唐五代時,范氏南宅一支為避亂,由河南遷至福建定居;北宋初,范懷由福建遷居浙江蘭溪城南之塢口,越三世,范懷之孫范大錄由塢口遷徙香溪定居。
中國譜牒研究會會員、市地方志研究會副會長、副研究員胡汝明告訴記者,范氏宋鹹平元年(998)始由蘭溪城南遷往香溪,始遷祖懷公墓葬“本邑山口厚大”,范浚爺爺范鍔墓葬“本邑二十都”,二十都在現在的湯溪鎮厚大村一帶,由於明代成化七年(1472)湯溪縣未成立前,厚大一帶屬蘭溪管轄(《香溪范氏宗譜》對此有記載),故稱之為蘭溪“本邑”;《金華市地名志》上面說得很清楚,厚大村始祖范叔載於南宋嘉定十五年(1222)自蘭溪香潭遷此,護祖墳而發族(據《魯陽范氏宗譜》載),厚大村“厚”取里居之純美,求子孫積累之厚,“大”則望姓氏繁昌之意,故村名“厚大”。
范氏一族鼎盛於宋,自宋仁宗皇祐五年(1053)至度宗鹹淳年間(1265~1274)220多年,香溪范氏一門有40餘人登第入仕。香溪范氏第四世范鍔皇祐五年(1053)進士及第,贈上柱國,子范筠元祐三年(1088)進士及第,贈上柱國(“柱國”本是守衛皇城安全的最高武官,猶今天的京城衛戌司令部司令,唐宋以來改上柱國為正二品勛官,用於封贈有功的高級官員)。范筠生有十子,名溶、深、渭、滸、浩、泳、洵、浚、微、溉,范浚排行第八,十子除范浚外,八子均為進士,九人全部做官,故有“一門雙柱國,十子九登科”之說。
現年67歲的范福熙是香溪范氏三十二世孫。他說,目前香溪范氏子孫總共上千人,主要聚居在香溪香一香二村的有四五百人,此外散居在蘭溪北鄉馬澗、墩頭等地的有五六百人,而湯溪鎮厚大村有近2000人的范氏後人,人數比蘭溪香溪范氏子孫多。范福熙說,厚大村與香溪村兩地范氏子孫目前保持聯繫,並有來往。據他證實。2006年9月香溪范氏後人新修《香溪范氏宗譜》,厚大村曾派人過來祭奠先祖。
一段佳話
范浚是香溪范氏第六世孫,世稱香溪先生。范浚生於北宋崇寧元年(1102),卒於南宋紹興二十年(1150)。紹興二年(1132),范浚曾舉賢良方正,朝官七次引薦他,朝廷雖屢屢相召,但因秦檜弄權當國,他力辭不赴任。范浚晚年設帳授徒至數百人,播揚理學思想。
據蘭谿市市志辦主任何百川考證,朱熹於18歲和20歲時,曾兩次登門拜訪范浚,但均未能見面。其中第二次拜訪時,“因錄屏書《心箴》而去”。范浚死後,朱熹親臨憑弔,並且寫下一段情真意切的話:“余嘗三謁未遇,厥後再至,而先生已逝。其從子右史蒙齋延余於先生講學處,觀其言論文章,悉本洙泗淵源,而《心箴》一篇尤得千聖不傳之秘。惜入其室而未獲親見其人。瞻仰門牆,流連不忍去。因書此以志慕焉。”(見《香溪范氏族譜》卷首)何百川認為,朱熹完全是以“私淑弟子”的身份地位來評價和推崇范浚的,這不能不說是一段歷史佳話。
朱熹《論語集注》、《孟子集注》撰成於淳熙四年(1177),距離“因錄屏書《心箴》而去”已27年,朱熹將《心箴》原文注入《孟子集注》。朱熹在註解孟子“心之官則思”一語時,引用了范浚《心箴》全文:“茫茫堪輿,俯仰無垠。人於其間,渺然有身。是身之微,太倉稊米。參為三才,曰惟心耳。往古來今,孰無此心?心為形役,乃獸乃禽。惟口耳目,手足動靜。投閒抵隙,為厥心病。一心之微,眾欲攻之。其與存者,嗚呼幾希!君子存誠,克念克敬。天君泰然,百體從令。”
朱熹生於南宋趙構建炎四年(1130),卒於南宋寧宗趙擴慶元六年(1200),歷事高宗、孝宗、光宗、寧宗四朝,立朝僅46日,為官不到10年,其餘40餘年都從事講學和著述。朱熹祖籍歙州婺源縣(今屬江西),生於南劍州尤溪縣,曾寓居建州崇安和建陽(以上今皆屬福建)兩縣。南宋偏安江南,臨安是當時政治文化中心,紹興十八年(1148)年,18歲的朱熹赴臨安應考,高中進士。記者揣想,朱熹登門拜訪范浚,很可能是乘船進京趕考前後,當他泊船香溪,尋范浚不遇,心中是何等悵然?
朱熹是繼孔子之後的大儒之一,他的學說生前並未成為官方意識形態,相反,慶元二年(1196)三月,有人上書斥朱熹道學為“偽學”,更有人進言,“乞斬熹以絕偽學”,當權者給予朱熹學說嚴厲打擊。朱熹在孤獨、淒涼的病榻上與世長辭,9年後冤案才得以昭雪,朝廷為朱熹恢復名譽。宋理宗以朱熹學說“有補於治道”,淳祐元年(1241)理宗下詔,“令學宮列諸從祀”,這是朱熹從祀孔廟之始,距離朱熹去世其時已41年。
也許是因為程朱理學後來受到統治者的旌表、提倡而居獨尊地位,范浚身後地位也漸漸抬高。明嘉靖六年(1527),御注《心箴》與程子《四箴》注一併頒布天下學宮(據《光緒蘭溪縣市•卷五》);明嘉靖十九年(1540),敕建范香溪祠於蘭溪城南倉嶺,給帑春秋二祭;清乾隆十九年(1754),浙江督學使雷鋐題“婺學開宗”四字額於祠,“以明婺之道學由於先生,婺學之開宗,浙學之託始也”(據《光緒蘭溪縣誌•卷三》)。
范浚講學、著書的書院位於距香溪集鎮三華里的寶惠寺,現在這裡已成村落,村名保衛村(記者懷疑保衛村可能由寶惠訛化而來),依稀可以尋見當年遺存的,只有村口這座圓洞門門額上的“保惠寺”三字(其實“保”應為“寶”字)。范浚墓也在保衛村上,墓碑上刻“宋賢良范香溪先生之墓”,四周修築牆垣,門題“八婺儒宗”四字,現已列為蘭谿市文物保護單位。九子皆登科,而獨未登科的范浚名播身後,這真是“文章草草皆千古,仕宦匆匆只十年”。 本報記者 徐 楓
作品
這是位於浙江省蘭谿市香溪鎮保衛村(保惠寺)的范浚墓(2006年重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