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20世紀30-40年代由德意日法西斯發動的戰爭]

第二次世界大戰[20世紀30-40年代由德意日法西斯發動的戰爭]

第二次世界大是以德意志第三帝國、日本帝國、義大利王國三個法西斯軸心國和匈牙利王國、羅馬尼亞王國、保加利亞王國等僕從國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為另一方進行的第二次全球規模的戰爭。 戰爭範圍從歐洲到亞洲,從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後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作戰區域面積2200萬平方千米。據不完全統計,戰爭中軍民共傷亡9000餘萬人,5萬多億美元付諸東流,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世界戰爭。 第二次世界大戰最後以美國、蘇聯、英國、中華民國等反法西斯國家和世界人民戰勝法西斯侵略者贏得世界和平與進步而告終。 第二次世界大戰在客觀上推動了科學技術的發展,這次戰爭帶動了航空技術、原子能、重炮等領域的發展與進步。

基本信息

戰爭背景

日本侵華

日軍進攻瀋陽 日軍進攻瀋陽

1931年9月18日,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侵占了中國東北,從而在世界東方形成第一個戰爭策源地。之後中國政府向國聯求助,卻並未得到國聯的積極回應。當時西方大國普遍奉行綏靖政策,意圖通過縱容法西斯的行徑來換取暫時的和平,由此日本得以自行其是。這場事變打破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形成的相對穩定的世界格局,二戰已經浮現。

1937年7月7日,日本挑起盧溝橋事變,發動全面侵華戰爭,進一步加劇了國際形勢的緊張態勢。

義大利入侵衣索比亞

裝備落後的衣索比亞戰士 裝備落後的衣索比亞戰士

1929年,世界性的經濟危機嚴重衝擊了義大利,墨索里尼斷定領土擴張是減輕國內經濟壓力所必需的辦法,進而走向了擴張的道路。首先,他希望先吞併衣索比亞,但想達到目的,必先得到英、法默許。英、法最終對義大利的行為採取綏靖政策,墨索里尼認為時機已成熟,便於1935年10月3日,發動了侵略戰爭,在經過7個月的抵抗之後,因西方國家的出賣和兩國實力差距過大,衣索比亞寡不敵眾,最終淪陷。這次戰爭進一步暴露了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軟弱無能,助長了法西斯的囂張氣焰。

西班牙內戰

共和國的國際縱隊正在作戰 共和國的國際縱隊正在作戰

西班牙內戰(1936年7月17日——1939年4月1日),是在西班牙第二共和國發生的一場內戰,由共和國總統曼努埃爾·阿扎尼亞的共和政府軍與人民陣線左翼聯盟對抗以弗朗西斯科·佛朗哥為中心的西班牙國民軍和長槍黨等右翼集團;反法西斯的人民陣線和共和政府有蘇聯和墨西哥的援助,而佛朗哥的國民軍則有納粹德國、義大利王國和葡萄牙的支持,最終親法西斯的佛朗哥勢力獲得勝利,重新在西班牙復辟帝制。因為西班牙意識形態的衝突和軸心國集團與共產勢力的代理戰爭,使西班牙內戰被認為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發生的前奏。

慕尼黑陰謀

1938年3月,德意志第三帝國併吞了奧地利。接著,希特勒以保護捷克斯洛伐克境內德意志少數民族的利益為藉口,對捷克斯洛伐克提出領土要求。面對德意志第三帝國法西斯的咄咄逼人的侵略,英法兩國以犧牲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並與希特勒達成協定,希望把德意志第三帝國的侵略矛頭引向蘇聯。

慕尼黑陰謀 慕尼黑陰謀

1938年9月,英、法、德、意四國首腦阿瑟·尼維爾·張伯倫、愛德華·達拉第、阿道夫·希特勒和貝尼托·墨索里尼在德意志第三帝國的慕尼黑開會,簽訂協定,在沒有捷克斯洛伐克代表的情況下,強行把蘇台德等地區割讓給德意志第三帝國。歷史上把這次會議稱為“慕尼黑陰謀”。至此,綏靖政策達到頂峰。慕尼黑協定的簽訂產生了很大的消極影響。

德意志第三帝國更加肆無忌憚,第二年控制了捷克斯洛伐克的全境,德意志第三帝國軍事和經濟實力大增,加速了侵略擴展的步伐。蘇聯對英、法兩國更加不信任,出於自己國家的安全考慮,1939年,蘇聯與德意志第三帝國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由此,在與蘇聯商討了瓜分波蘭和東歐勢力範圍,得到蘇聯的中立保證之後,希特勒決定放手一搏。這一條約進一步加速了二戰的爆發。

戰爭起因

經濟危機

1929年的華爾街 1929年的華爾街

1929年10月,美國華爾街紐約證券交易所的股市崩盤,經濟危機席捲了整個資本主義世界。 1929年10月24日,美國紐約華爾街證券交易所出現拋售股票的狂潮,收盤時轉手的股票達到1300萬股,創歷史最高紀錄。隨之而來的是股票市場的崩潰和銀行的擠兌風潮,使美國經濟陷入絕境,資本主義發展史上最嚴重的一次全球性經濟危機就這樣爆發了。

法西斯獨裁

納粹黨上台 納粹黨上台

1922年10月,義大利王國國王任命墨索里尼擔任義大利王國總理,法西斯專政在義大利王國開始建立。

西方國家大蕭條所帶來的動亂,使法西斯主義惡性發展。納粹黨迅速膨脹為德意志第三帝國第一大黨。1933年1月,阿道夫·希特勒在德意志第三帝國上台,2月製造國會縱火案,3月通過《授權法》,繼之一系列法西斯法案出籠,至次年8月頒布《國家元首法》,對國家生活進行了全面改組,建立起集權統治的法西斯體制,並且加緊擴軍備戰。

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起,日本走上了戰爭和法西斯化的道路。在日本以軍部為中心,從首先發動侵略戰爭著手,然後通過天皇制機構,自上而下的逐步法西斯化,以適應進一步擴大侵略戰爭。1936年,日本法西斯青年軍官發動的“二二六”兵變,使軍部實力大大加強。不久,受軍部控制的廣田弘毅上台組閣,建立軍事法西斯專政。之後,德意志第三帝國、義大利王國與日本簽訂反共產主義協定,並且干預西班牙內戰。

到1933年11月,法西斯運動遍及23個國家,半年後增至30個國家。

一戰禍因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帝國主義時代所固有的各種基本矛盾一個也未解決,而又增加了戰勝國與戰敗國的矛盾以及帝國主義戰勝國之間的矛盾。德意志第三帝國對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簽訂《凡爾賽和約》的嚴酷條款懷有怨恨。1933年初,希特勒出任德意志第三帝國總理,納粹黨掌握國家政權,阿道夫·希特勒開始秘密武裝德意志第三帝國。《凡爾賽和約》就是20年停戰的協定。

隨著帝國主義國家間經濟、政治和軍事發展不平衡的加劇,軍事實力發展較快的德、意、日三國要求重新劃分世界勢力範圍,使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進一步尖銳起來。

國際聯盟的失敗

國際聯盟召開會議 國際聯盟召開會議

1920年成立的國際聯盟雖然是各國為防止武裝衝突、加強普遍和平與安全而建立國際機構的第一次嘗試,但在實踐中並沒有起到維護和平的作用。它的作用只是幫助大國重新劃分勢力範圍,鞏固了戰後世界體系。受英法兩國的操縱,它缺乏對侵略行為的有力制裁,並且由於美國的缺席,進一步削弱了它的職能。到二戰前國際聯盟已經形同虛設,無力阻止法西斯勢力的擴張。

雙方陣營

軸心國陣營

德意志第三帝國、日本帝國、義大利王國、匈牙利王國、保加利亞王國、羅馬尼亞王國、斯洛伐克(傀儡政府)、克羅埃西亞獨立國(傀儡政府)。

同盟國陣營

美國、蘇聯、英國、中華民國、法國(自由法國臨時政府)、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南非聯邦、英屬印度、挪威、丹麥、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希臘、土耳其、南斯拉夫、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墨西哥、巴西、阿根廷、智利、古巴、海地、巴拉圭、烏拉圭、哥倫比亞、委內瑞拉、秘魯、哥斯大黎加、巴拿馬、厄瓜多、多米尼加、薩爾瓦多、宏都拉斯、尼加拉瓜、瓜地馬拉、玻利維亞、大韓民國臨時政府、菲律賓聯邦、伊朗、沙烏地阿拉伯、敘利亞、伊拉克、黎巴嫩、埃及、衣索比亞、賴比瑞亞。

原本是法西斯軸心國陣營的義大利、芬蘭、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在退出了法西斯軸心國陣營後也加入了反法西斯同盟國陣營。

主要首腦

軸心國

國家人物職務政黨
納粹德國阿道夫·希特勒德意志第三帝國元首兼任德意志第三帝國總理德意志第三帝國民族社會主義工人黨(納粹黨)
義大利王國貝尼托·墨索里尼首相國家法西斯黨
維托里奧·埃馬努埃萊三世國王
日本裕仁日本天皇日本皇室
近衛文麿、東條英機日本首相
匈牙利霍爾蒂匈牙利領導人不詳
保加利亞鮑里斯三世保加利亞沙皇
羅馬尼亞米哈伊一世羅馬尼亞國王

同盟國

國家人物職務政黨
澳大利亞孟席斯澳大利亞總理統一黨
柯廷澳大利亞總理工黨
波蘭拉茨凱維茨波蘭流亡政府總統無(任總統時)
荷蘭威廉明娜荷蘭女王
美國富蘭克林·羅斯福美國第32任總統民主黨
哈里·杜魯門美國第33任總統民主黨
英國喬治六世英國國王
溫斯頓·邱吉爾英國首相保守黨
克萊門特·艾德禮英國首相工黨
中華民國蔣介石中國國民黨總裁、國民政府主席兼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中國國民黨
蘇聯約瑟夫·史達林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蘇聯部長會議主席蘇聯共產黨
加拿大麥肯齊·金加拿大總理加拿大自由黨
自由法國夏爾·戴高樂自由法國領袖/法國臨時政府總統無(戰時)

主要僕從國與軸心國的合作國

國家人物職務政黨
自由印度錢德拉·鮑斯臨時領導人印度國民軍最高指揮官印度國民大會黨
波希米亞和摩拉維亞保護國埃米爾·哈查波希米亞和摩拉維亞保護國總統不詳
西班牙(中立國)佛朗哥西班牙國家元首西班牙長槍黨
維希法國貝當維希法國總統
芬蘭賴提芬蘭總統民族進步黨
曼納海姆(加入同盟國)芬蘭總統
偽滿洲國愛新覺羅·溥儀偽滿洲國皇帝

主要將領

同盟國陣營

國家人物
蘇聯格奧爾基·康斯坦丁諾維奇·朱可夫
康斯坦丁·康斯坦丁諾維奇·羅科索夫斯基
伊萬·斯捷潘諾維奇·科涅夫
美國切斯特·威廉·尼米茲
道格拉斯·麥克阿瑟
德懷特·戴維·艾森豪
小喬治·史密斯·巴頓
英國伯納德·勞·蒙哥馬利
安德魯·布朗·坎寧安

軸心國陣營

國家人物
德意志第三帝國埃爾溫·約翰尼斯·尤根·隆美爾
弗里茨·埃里希·馮·曼斯坦因
海因茨·馮·古德里安
卡爾·鄧尼茨
日本帝國山本五十六
東條英機

大事年表

1939年

9月1日 德國進攻波蘭

9月3日 英、法對德宣戰

9月4日 日本政府聲明不參與歐洲戰爭

9月5日 美政府聲明美國在戰爭中保持中立

9月8—28日 華沙保衛戰

9月12日 同盟國在阿貝維爾城召開第一次最高軍事會議

9月17日 蘇聯紅軍越過蘇波國界,進駐西烏克蘭和白俄羅斯

11月1—2日 蘇聯最高蘇維埃決定接受西烏克蘭和西白俄羅斯加入蘇聯,並與烏克蘭、白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合併

11月4日 美國會通過“中立法”修正案

11月30日 蘇芬戰爭爆發

1940年

2月24日 德最高統帥部批准進攻法、比、荷的作戰計畫

4月9日 德軍入侵挪威和丹麥,丹麥投降

5月10日 德軍入侵法國、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盧森堡投降;英國張伯倫下台,邱吉爾組閣

5月14日 荷蘭軍隊停止抵抗,女王流亡英國

5月26日—6月3日 英、法軍隊敦刻爾克大撤退

5月28日 比利時國王宣布投降

6月10日 德軍占領挪威全境;義大利對英法宣戰

6月14日 德軍占領巴黎

6月18日 戴高樂將軍號召進行抵抗並組織"自由法國"運動

6月22日 法德簽訂康邊停戰協定,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滅亡

7月16日 希特勒下令準備"海獅計畫"

7月31日 德國軍政領導人會議決定準備發動對蘇戰爭,並增加到180個陸軍師

8月 攻占英屬肯亞和蘇丹的一部分領土,然後又奪取了英屬索馬里

8月13日 德空軍開始集中轟炸英國,不列顛空戰爆發

9月日本軍隊侵入寮國

9月16日義大利占領埃及西北要塞西迪巴臘尼

9月27日 德、意、日在柏林簽訂三國協定

10月12日 德國入侵羅馬尼亞

10月28日 義大利入侵希臘

12月18日 希特勒簽署關於對蘇戰爭的第21號命令(“巴巴洛薩計畫”)

1941年

1月22日 英軍占領托布魯克(北非)

2月9日 德國宣布吞併盧森堡

3月21日 英美聯軍開始進攻突尼西亞

4月6日 德、意同時進攻南斯拉夫和希臘;盟軍同埃軍一起收復亞的斯亞貝巴

4月13日 蘇日中立條約簽訂;德軍占領貝爾格勒

4月17日 南斯拉夫軍隊投降

蘇聯領袖史達林發表演說號召人民保衛祖國 蘇聯領袖史達林發表演說號召人民保衛祖國

4月21日 希臘軍隊投降

4月27日 德軍進入雅典

5月13日 阿尼姆率德意軍餘部投降

5月30日 德空降部隊占領克里特島,希臘國王流亡倫敦

6月22日 德國進攻蘇聯,蘇聯衛國戰爭爆發

6月28日 德軍占領明斯克

7月10日—9月10日 斯摩棱斯克戰役

8月 日本出兵進入高棉

日本偷襲珍珠港 日本偷襲珍珠港

8月14日 英美簽訂大西洋憲章

8月29日 德意就在歐洲建立“新秩序”發表宣言

9月8日 德軍包圍列寧格勒

9月30日 莫斯科保衛戰爆發

10月19日 英國軍事生產工人全國會議通過在歐洲開闢第二戰場的協定

10月30日 塞瓦斯托波爾保衛戰爆發

12月 日軍占領吉爾伯特群島

12月5日 蘇軍在莫斯科轉入反攻

美國總統羅斯福對日宣戰 美國總統羅斯福對日宣戰

12月7日 日本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

12月9日 日軍占領曼谷

12月10日 關島守軍向日軍投降

12月19日 希特勒任德軍最高統帥

12月24日 日軍進攻長沙,第三次長沙會戰爆發

12月25日 日軍占領香港

12月27日 日軍占領英屬紐幾內亞、威克島

1942年

1月1日 美、英、蘇、中等26國在華盛頓在華盛頓簽訂《聯合國家宣言》,反法西斯統一戰線建立

1月3日 日軍進入馬尼拉

1月11日 日軍占領吉隆坡

1月31日 日軍占領馬來亞

中國遠征軍進入緬甸 中國遠征軍進入緬甸

2月15日 新加坡英軍司令帕西瓦爾簽訂投降書,新加坡棄守

2月25日 中國遠征軍進駐緬甸

2月28日 日軍占領爪哇島

3月 日軍占領聖誕島

3月5日 日軍占領巴達維亞(雅加達)

3月8日日軍占領仰光

3月15日 日軍占領整個荷屬東印度

3月20日 同古戰役爆發,中國遠征軍痛擊日軍

3月29日 日軍占領安達曼群島、沙撈越、汶萊、婆羅洲

4月20日 仁安羌大捷,中國遠征軍解救被圍英軍

5月 中國遠征軍開始撤入國內,撤退時傷亡慘重

5月4—8日 珊瑚海海戰

5月5日日軍占領菲律賓群島、瓜達爾卡納群島

5月30日 日軍攻占印緬邊境西北部的塔曼提

6月4—7日 日本艦隊在中途島戰敗

6月6日 日軍占領阿圖島、基斯卡島

7月17日 史達林格勒戰役爆發

8月12—15日 英蘇首腦在莫斯科會談

8月26日 日軍占領諾魯

9月2日 日軍占領葡屬帝汶

10月23日 英國在阿拉曼開始進攻,阿拉曼戰役爆發

11月13日 英軍進入托布魯克

1943年

1月13日 德國宣布總動員

1月14—26日英美卡薩布蘭卡會談

2月1日 德國第六集團軍司令保盧斯率隊投降,次日史達林格勒戰役結束

2月8—14日 蘇軍解放庫爾斯克、克拉斯諾達爾、頓河羅斯托夫、伏羅希洛夫格勒

5月7日 英第1集團軍占領突尼西亞市

5月12—13日 德“非洲”集團軍群在突尼西亞投降

7月10日 英美陸戰隊在西西里島登入

7月24—25日 義大利法西斯政府被推翻,墨索里尼被捕,巴多里奧政府建立

9月8日 義大利宣告投降,德軍占領義大利北部和中部各省

11月20日 塔拉瓦戰役爆發

中、美、英三國首腦於開羅會晤 中、美、英三國首腦於開羅會晤

11月22—26日 開羅會議

蘇、美、英三國首腦於德黑蘭會晤 蘇、美、英三國首腦於德黑蘭會晤

11月28—12月1日 德黑蘭會議

1944年

1月-11月,蘇軍開展十次史達林突擊,至年底基本收復德占區

3月 德軍占領匈牙利

4月—12月 豫湘桂戰役爆發,國軍一潰千里

4月4日 匈牙利解放

6月4日 盟軍開進羅馬

6月6日 英美軍隊在諾曼第登入,歐洲第二戰場開闢

6月13日 德國V—1飛彈首次射擊英國本土

6月15日 美軍在賽班島登入

6月23—24日 蘇軍在白俄羅斯開始進攻

7月 蘇軍進入波蘭

7月18日 日本東條英機內閣辭職,小磯國昭組閣

8月1日—10月2日 華沙起義

8月4日 盟軍收復密支那

8月12日 美軍收復關島

8月15日 盟軍在法國南部登入

8月19日 巴黎爆發武裝起義

8月23日 羅馬尼亞人民舉行武裝起義

8月25日 盟軍解放巴黎

8月26日 美英事實上承認戴高樂政府

8月28日 盟軍開進馬賽和土倫

8月31日 蘇軍進入布加勒斯特

9月 肅清羅馬尼亞全境德軍

9月2日 盟軍進入比利時

9月5日 蘇聯對保加利亞宣戰

9月9日 盧森堡解放

9月11日 德國特里爾,美第一集團軍開始在德國土地上作戰

9月12日 南北兩支盟軍在巴黎馬賽間的蒙巴爾會師

9月底 保加利亞在蘇軍協助下解放全部國土

10月6日 蘇軍進入捷克斯洛伐克全境

10月12日 雅典解放

10月20日 美軍在萊特島登入;南軍與蘇軍協同作戰解放貝爾格勒

10月24—25日 雷伊泰灣海戰

11月3日 希臘解放

11月17日 地拉那解放

11月29日 阿爾巴尼亞解放

12月16—25日 德軍在阿登反攻

1945年

2月3日 蘇軍進抵奧得河,波蘭全境獲得解放;美軍進入馬尼拉

英、美、蘇三巨頭在雅爾達會晤 英、美、蘇三巨頭在雅爾達會晤

2月4—11日 雅爾達會議

2月8日 盟軍在萊茵河地區開始進攻

2月13日 蘇軍解放布達佩斯

2月19日—3月17日 美軍和日軍在硫磺島交戰

3月4日 美軍收復馬尼拉

3月30日 中國遠征軍攻克喬梅,與英軍勝利會師

4月1日 美軍占領沖繩島

4月12日 美國羅斯福總統逝世

4月13日 蘇聯紅軍經頑強戰鬥後攻克維也納

4月16日 蘇軍開始進攻柏林

4月28日 墨索里尼被處死;荷蘭德軍投降

4月29日 德軍在北義大利投降

4月30日希特勒自殺,蘇聯占領國會大廈

5月1日 英軍解放仰光

5月2日 蘇軍占領柏林

5月4日 義大利人民肅清境內敵軍

5月5日 捷克斯洛伐克舉行布拉格起義;丹麥德軍投降

5月6日 緬甸解放

德國代表在投降書上籤字 德國代表在投降書上籤字

5月8日 簽署德軍無條件投降書

5月9日 蘇軍突入布拉格

5月11日 捷克斯洛伐克解放

5月15日 南斯拉夫解放

6月5日 蘇、美、英、法宣告德國戰敗,由四大盟國掌握德國最高政權

6月10日 挪威德軍投降

6月24日 莫斯科舉行勝利閱兵式

6月26日 簽署聯合國憲章

6月30日 美軍占領沖繩島

7月17日—8月2日 波茨坦會議

8月6日 美國核子彈炸毀廣島

8月8日 蘇軍對日宣戰,蘇軍進攻朝鮮半島東北部

8月9日 核子彈轟炸長崎,中共領袖毛澤東號召對日寇的最後一戰

日本代表在投降書上籤字 日本代表在投降書上籤字

8月15日 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

8月14日 蘇中簽訂友好同盟條約

9月2日 日本代表外相重光葵和日軍參謀總長梅津美治郎在東京灣內美國軍艦“密蘇里”號甲板上籤署正式投降書

9月9日 侵華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在南京陸軍大禮堂向中國陸軍總司令何應欽遞交投降書

主要戰場

東歐戰場波蘭戰役、蘇德戰爭
西歐戰場法國戰役、敦刻爾克大撤退、不列顛空戰、西西里島登入戰役、諾曼第登入
太平洋戰場中途島海戰、珍珠港戰役、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硫磺島戰役、沖繩戰役
亞洲戰場中國戰場(抗日戰爭、蘇日戰爭)、緬甸戰場(滇緬戰爭)
非洲戰場阿拉曼戰役、突尼西亞會戰
大西洋戰場大西洋海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20世紀30-40年代由德意日法西斯發動的戰爭] 第二次世界大戰[20世紀30-40年代由德意日法西斯發動的戰爭]

主要戰役

波蘭戰役

閃擊波蘭 閃擊波蘭

波蘭戰役,也稱為波德戰爭或德波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 歐洲 戰區的起點,亦是世界戰爭史中一場著名的“閃電戰”。波蘭稱為“1939年保衛戰”或“1939年九月戰役”,而德意志第三帝國稱其為“波蘭戰役”,作戰代號為“白色方案”。波蘭戰役是德意志第三帝國、捷克斯洛伐克與蘇聯軍隊於1939年9月入侵波蘭的行動,該戰役一般被認為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開始。在《德蘇互不侵犯條約》簽署了一星期後,德意志第三帝國於1939年9月1日展開進攻,而蘇聯亦於9月17日入侵波蘭,10月6日,德蘇兩國占領波蘭全國領土,波蘭戰役結束。

此戰,波軍死亡66300人,傷133700人,被德軍俘虜69.4萬人,被蘇軍俘虜21.7萬人(含投降數),10萬人逃至鄰國。德軍死亡10600人,傷30300人,失蹤3400餘人。戰爭中,德軍首次成功地實施“閃擊戰”,顯示了坦克兵團在航空兵協同下實施大縱深快速突擊的威力,對軍事學術的發展產生深遠影響。德意志第三帝國在實施武裝力量的動員與展開措施中,採取了先機制敵的方針。德意志第三帝國武裝力量對波蘭的軍事行動說明,預先組建的陸軍和空軍集團出其不意的實施密集突擊,有著顯著的作用。

閃擊法國

德軍占領法國首都巴黎 德軍占領法國首都巴黎

法蘭西戰役1940年5月10日至1940年6月24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軍為侵占法國、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對英法盟軍所實施的進攻戰役。1940年5月10日,德軍開始進攻,荷軍投降。在空軍支援下強渡默茲河,並開始從迪南和色當地區向索姆河口方向擴大戰果。14日占領色當、迪南並突破法第9、第2集團軍防禦,向英吉利海峽推進,英內閣下令實施“發電機”計畫,組織敦刻爾克撤退。1940年5月28日,比利時投降。法軍的抵抗毫無組織。德軍坦克兵團迅速向法國腹地推進。領導新政府的貝當元帥請求德國武裝力量統帥部停戰。法國政府宣布停止抵抗。簽訂了《貢比涅停戰協定》,同意德國占領法國北部和大西洋沿岸地區,並宣布退出戰爭和解除法國艦隊武裝。法國和義大利兩國政府簽署停戰協定,按照協定德、意軍隊占領法國大部,其糧餉由法國政府負擔。法國全面停火。

敦刻爾克大撤退

敦刻爾克大撤退(英語 Battle of Dunkirk;法語 Bataille de Dunkerque)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的1940年5月,英法聯軍防線在德意志第三帝國機械化部隊快速攻勢下崩潰之後,英軍在敦刻爾克這個位於法國東北部邊境的港口城市進行的當時歷史上最大規模的軍事撤退行動。在這項代號為“發電機計畫”的行動中,英國在十分危險的情形下,在一個星期左右時間裡,救出了33.5萬人,可謂是是舉世震驚的奇蹟。雖然這次大規模的撤退行動成功的挽救大量的人力,可是英國派駐法國的遠征軍的所有重型裝備都丟棄在歐洲大陸上,造成英國本土地面防衛發生嚴重的問題。此次撤離,意味著西歐落入法西斯勢力之手。

撤退時海灘上的場景 撤退時海灘上的場景

敦刻爾克大撤退,從1940年5月26日至同年6月4日曆時9天,實際上是5月26日、6月2日和3日共三個晚上,5月27日至6月1日共五個全天,總共有338226人撤回英國,其中英軍約21.5萬人,法軍約9萬人,比利時軍約3.3萬人。但這些部隊撤離時將重裝備全部丟棄,帶回英國只不過隨身的步槍和數百挺機槍而已,在敦刻爾克的海灘上,英法聯軍共丟棄了1200門大炮、750門高射炮、500門反坦克炮、6.3萬輛汽車、7.5萬輛機車、700輛坦克、2.1萬挺機槍、6400支反坦克槍以及50萬噸軍需物資。

在撤退中,英法聯軍有4萬餘人被俘,還有2.8萬餘人陣亡。英國共動員了861艘各型船隻投入撤退,有226艘英國船和17艘法國船被德軍擊沉。英國空軍為了掩護撤退,總共出動2739架次戰鬥機進行空中掩護,平均每天出動300架次,有力抗擊了德軍空襲,英軍損失飛機106架,英軍戰鬥機和地面高射炮火擊落德機約140架。

不列顛空戰

德軍轟炸英國城市 德軍轟炸英國城市

不列顛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1940年至1941年)納粹德國對英國發動的大規模空戰。而這次戰爭亦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規模最大的空戰,除了英、德兩國之外,包括同屬大英國協的紐西蘭、加拿大、澳大利亞、南非、愛爾蘭、牙買加、斯里蘭卡、南羅德西亞等國的空勤人員也投入英軍;許多被納粹德國占領的歐洲國家,包括波蘭、比利時、捷克斯洛伐克、法國等撤至英國的空軍,也加入了保衛英國的行列;當時屬於中立的美國,也有志願者組成了“飛鷹中隊”(Eagle Squadrons)與英國並肩作戰。同屬軸心國的義大利,則派出“空軍軍團”(Corpo Aereo Italiano)與德國空軍一起戰鬥。戰爭在1941年10月12日以德國的失敗告終,由於損失過多的戰機和飛行員,又無法取得英倫海峽的制空權優勢,更無法藉由空襲瓦解英國的地面和海軍戰力,德國不得不放棄入侵英國的作戰計畫,開始制定入侵蘇聯的作戰計畫。後來,人們把這一場戰爭稱作為血灑長空—不列顛空戰。

巴巴羅薩計畫 巴巴羅薩計畫

巴巴羅薩計畫

巴巴羅薩計畫是納粹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發起侵蘇行動的代號。該計畫由時任德國陸軍總參謀部第1軍需部長保盧斯起草和指導,1940年8月底制定完畢。原名為“奧托計畫”,後於1940年12月改為“巴巴羅薩”。

整場作戰於1941年6月22日展開。計畫為快速攻克蘇聯北至阿爾漢格爾斯克、南至阿斯特拉罕的蘇聯西部領土。“巴巴羅薩”來自於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一世的綽號“紅鬍子”。在作戰的最初數個月裡,德軍沿用之前在西歐大獲全勝的閃擊戰術,橫掃了大半個東歐平原、殲滅數百萬計戰術不佳的蘇聯紅軍,展現出輝煌無比的戰爭藝術,但最後仍在莫斯科戰役中受阻,導致巴巴羅薩計畫的失敗。該計畫開啟了長達數年的蘇德戰爭,成為人類歷史上最血腥的戰爭,數千萬人因此死亡。

中途島戰役

中途島海戰 中途島海戰

中途島戰役也稱中途島海戰。中途島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它戰略地位的重要性,是美國在中太平洋地區的重要軍事基地和交通樞紐,也是美軍在夏威夷的門戶和前哨陣地。中途島一但失守,美太平洋艦隊的大本營珍珠港也將唇亡齒寒。

中途島海戰於1942年6月4日展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場重要戰役。美國海軍不僅在此戰役中成功地擊退了日本海軍對中途環礁的攻擊,還因此得到了 太平洋戰區的主動權,所以這場仗可說是太平洋戰區的轉折點。

美國損失了1艘航空母艦(“約克城”),1艘驅逐艦(“哈曼”),147架飛機(多為被擊落),307人陣亡。日本則損失了4艘航空母艦(“赤城”“加賀”“蒼龍”“飛龍”),1艘重巡洋艦(“三隈”),332架飛機(包括備用機,被炸毀於航母約280架,僅被擊落42架),3500人陣亡。

史達林格勒保衛戰

巷戰中的蘇軍陣地 巷戰中的蘇軍陣地

史達林格勒戰役也稱史達林格勒會戰(俄語:Сталинградская битва,德語:Schlacht von Stalingrad)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意志第三帝國對爭奪蘇聯南部城市史達林格勒而進行的戰役,時間自1942年6月28日至1943年2月2日為止。史達林格勒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 東部戰線的轉折點,也是整個二戰的轉折點,其戰略上的勝利超出了由英美領導下的諾曼第登入(代號“霸王行動”)。此戰後蘇聯開始逐步掌握戰略主動權。單從傷亡數字來看,該戰役也是近代歷史上最為血腥的戰役,雙方傷亡估計約200萬人,參與該場戰役的人數也比歷史上的其他戰役都來的多,更以雙方無視軍事與平民分別而造成的傷亡著稱。

史達林格勒會戰是德意志第三帝國法西斯遭遇的戰略範圍最嚴重的失敗,不僅終結了德意志第三帝國南方集團軍群自1941年以來保持的攻勢局面,而且直接造成了蘇聯與德意志第三帝國總體力量對比的根本變化。從世界範圍看,史達林格勒會戰與同時期發生的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一起,成為1942年底反法西斯戰爭大轉折的標誌性事件。

阿拉曼戰役

德軍裝甲車行進當中 德軍裝甲車行進當中

阿拉曼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 北非戰場上,軸心國司令埃爾溫·隆美爾所指揮的非洲裝甲軍團與英國伯納德·蒙哥馬利將軍統領之大英國協軍隊在埃及阿拉曼進行之戰役。1942年10月23日,在埃及阿拉曼地區,英國第八集團軍在蒙哥馬利指揮下對隆美爾統率的德、意聯軍“非洲軍團”發起攻擊,兩軍激戰12天,英軍獲勝,德、意軍被迫退到突尼西亞邊境。這場戰爭以英國為首的盟軍的勝利而告終,扭轉了北非戰爭的格局,結束了非洲裝甲軍團的攻勢,盟軍在阿拉曼的勝利致使德意志第三帝國欲占領埃及、控制蘇伊士運河及中東油田的希望破滅。此場戰役後軸心國於北非戰場轉入戰略撤退運作,成為法西斯軍隊在北非覆滅的開端,也是同盟國進入戰略反攻階段的開始。

庫爾斯克會戰

戰場上的坦克殘骸 戰場上的坦克殘骸

庫爾斯克會戰(Battle of Kursk),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蘇德戰場的決定性戰役之一,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大的坦克會戰;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最大規模的一場對攻戰役,在庫爾斯克爆發的一場會戰,德軍與蘇聯紅軍共出動了近8000輛坦克。參戰雙方共投入了約280萬名士兵,空軍部隊參戰飛機超過了5000架,也創下兩個紀錄就是史上規模最大的坦克會戰和最大規模單日空戰。

庫爾斯克戰役是蘇德戰爭的分水嶺。戰役之前德軍掌握有限的戰略主動權,能夠自主選擇發動戰略進攻的時間和地點;戰役之後,德軍完全喪失了戰略主動權並從戰略進攻轉為戰略防禦,蘇聯紅軍從這裡開始了收復國土的大規模進攻。庫爾斯克會戰同時也被視為東部戰線的又一個,也是最後一個關鍵轉折點。

諾曼第登入

諾曼第登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盟軍在歐洲西線戰場發起的一場大規模攻勢,戰役發生在1944年6月6日早6時30分。這次作戰行動的代號“霸王行動”(英語:Operation Overlord)。這場戰役在8月19日渡過塞納-馬恩省河後結束。諾曼第戰役是目前為止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海上登入作戰。

盟軍從灘頭陣地向縱身推進 盟軍從灘頭陣地向縱身推進
蘇軍將紅旗插上國會大廈 蘇軍將紅旗插上國會大廈

盟軍先後調集了36個師,總兵力達288萬人,其中陸軍有153萬人,相當於20世紀末美國的全部軍隊。從1944年6月6日至7月初,美國、英國、加拿大的百萬軍隊,17萬輛車輛,60萬噸各類補給品,成功地渡過了英吉利海峽。到7月24日,戰爭雙方約有24萬人傷亡、被俘,其中盟軍傷亡12.2萬人,德軍傷亡和被俘11.3萬人。至8月底,盟軍一共消滅或重創德軍40個師,德軍的3名元帥和1名集團軍司令先後被撤職或離職,擊斃和俘虜德軍集團軍司令、軍長、師長等高級將領20人,繳獲和摧毀德軍的各種火炮3000多門,摧毀戰車1000多輛。德軍損失飛機3500架,坦克1.3萬輛,各種車輛2萬輛,人員40萬。諾曼第登入成功,美英軍隊重返歐洲大陸,使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略態勢發生了根本性變化。

柏林會戰

柏林會戰又稱柏林戰役(1945年4月16日~5月9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蘇德戰爭中,蘇軍實施的最後一次戰略性進攻戰役。蘇軍最終攻占德國首都柏林,戰役結束後納粹德國覆滅,歐戰結束。

沖繩島登入戰

沖繩島戰役,代號為“冰山行動”(Operation Iceberg),是在琉球群島中沖繩島進行的一場戰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場中規模最大的兩棲登入行動。 為期82天的戰鬥從1945年4月上旬開始直至6月中旬結束,此次戰役美軍徹底消滅了日本海上和空中力量,達到了為進攻日本本土建立戰略基地的目的,消除日本的外部屏障,為二戰勝利奠定了基礎。之後美軍使用核子彈轟炸廣島及長崎,最後導致日本投降。

戰爭傷亡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直接死於戰爭及與戰爭相關原因(如因戰爭導致的災害、饑饉、缺醫少藥、傳染病蔓延、徵兵、徵募勞工、屠殺等)的人約為7000萬(歐非戰場約占2\3,歐非戰場死亡人員中的1\3是死於納粹集中營或是被納粹集體屠殺、虐殺的,占二戰中遭交戰各方刻意屠殺、虐殺的平民及戰俘總數的80%以上)。

在這7000萬人中蘇聯占2660萬(1941年-1945年,軍人占35%,蘇聯方面因戰爭造成的傷病人數也是及其巨大的,僅在冊軍人的傷病累計數便高達1830多萬人次),中國約占1800萬人(1937年-1945年,其中軍人約占15%,另外因戰爭造成的傷病者累計約1600萬人次,因此傷亡累計約為3500萬人)。

7000萬人按死因可分為三類:一是死亡的軍人;二是死於屠殺虐殺的平民及戰俘;三是死於戰爭相關原因的人員。

第二次世界大戰各國軍人死亡人數合計約有1800多萬(不含死亡的俘虜);死於交戰各方刻意殺戮的平民和戰俘大概也有1800多萬(其中80%以上死於納粹德意志第三帝國之手);而死於戰爭相關原因如因戰爭導致的災害、饑饉、缺醫少藥、傳染病蔓延、徵兵、徵募勞工等的人數則在1500-3000多萬(這個主觀性比較強,看所在國怎么劃定相關原因的範圍了,中華民國和蘇聯等國後來都大幅調增了各自的死亡人數,正因如此二戰死亡人數便有了5000~7000萬的變化)。比如中華民國所列的傷亡數為3500萬,其中死亡占1800萬,而在這死亡的1800萬人中屬於前兩類死因的人數大概占20%,蘇聯前兩類的死亡人數則要占到死亡總數的一半以上,中華民國死亡的1800萬人中還包括了諸如1942年河南大旱引發饑荒而死亡的300多萬人以及其他非淪陷區各種原因的非正常死亡,因為戰爭導致救援無力災情擴大,把這些死亡列入也是合理的。而抗戰勝利後不久中華民國所公布的死亡人數為800多萬,統計標準有所變化。

軍隊在戰爭中的損失(減員)一般由死亡、傷病、被俘、失蹤等幾部分構成,而軍人的死亡又包括陣亡、因傷致死、其它原因致死等成分。以蘇軍在蘇德戰爭中的損失為例:蘇軍損失累計為2959.3萬。其中死亡為681.7萬(陣亡占76%,因傷致死占16%,因病、事故等死亡占8%),被俘或失蹤為445.6萬,傷病累計為1832萬人次(受傷占82.9%,因病減員占16.6%,凍傷占0.5%)。另外,軍隊所處的戰爭態勢不同,其損失的構成便有極大差別,以蘇德戰爭期間的蘇軍為例,蘇軍的歷年月均損失為:1941年71萬,1942年61.4萬,1943年65.5萬,1944年57.3萬,1945年70萬,相差並不太大,損失最慘的1941年與損失最輕微的1944年之比不過為1.24倍,但其歷年損失中死、傷、俘構成比例卻有天壤之別,其1941年死亡及被俘失蹤人員月平均為49.6萬,1942年為27.1萬,1943年19.2萬,1944年14.7萬,1945年18.6萬,其高低之差達3.37倍以上。一般來說,處於進攻的一方其傷員所占比例較大,而敗退的一方,由於其傷員無法及時撤出,或最終成為俘虜,或因得不到有效醫治而死亡,因此敗退的一方其損失中死亡、被俘人員所占的比例一般都較大,其中又尤以被合圍的部隊最為典型,如被合圍在史達林格勒的28萬德軍,除了3萬多傷員空運出圍外,剩下的就非死即俘了。日本在太平洋戰場所遇也有類與此,一個個的島嶼成了已喪失制海權的日軍的死亡陷阱,死亡成了絕大部分守島日軍的歸宿。

第二次世界大戰軍隊傷亡列表

國家死亡人數
澳大利亞23,400
加拿大37,500
中國2,050,000
南非6,840
紐西蘭10,000
(從1943年起)17,500
法國和解放法國隊伍210,000
美國292,000
英國264,000
13,700,000
巴西943
資料來源:
受襲擊國家傷亡人數
阿爾巴尼亞 20,000
比利時12,000
保加利亞(從1944年起)1,000
捷克斯洛伐克46,000
丹麥1,800
芬蘭82,000
衣索比亞5,000
希臘88,300
印度24,300
盧森堡4,000
菲律賓27,000
挪威3,000
荷蘭7,900
波蘭123,000
南斯拉夫300,000
羅馬尼亞(從1944年起)5,000
蒙古3,000
資料來源:
軸心國傷亡人數
保加利亞(到1944年)9,000
(包括德意志第三帝國軍隊中的奧地利人和蘇台德德意志人)3,500,000以上
匈牙利200,000
(至1943年)60,000
日本1,850,000以上
羅馬尼亞(至1944年)290,000
資料來源:

平民傷亡人數

國家平民傷亡人數
阿爾巴尼亞10,000
奧地利125,000
比利時76,000
保加利亞10,000
中國17,000,000以上
捷克斯洛伐克294,000
丹麥2,000
衣索比亞5,000
芬蘭2,000
法國350,000
1,600,000
二戰後驅除出德意志第三帝國的德意志第三帝國人2,000,000
希臘325,000
匈牙利290,000
印度25,000
153,000
羅馬尼亞200,000
波蘭5,680,000
菲律賓91,000
挪威7,000
荷蘭200,000
南斯拉夫1,200,000
美國6,000
英國 92,700
7,000,000
蘇聯17,400,000以上
日本672,000
資料來源:

據不完全統計,戰爭中死亡人數高達5500萬,軍人占3200萬;約有3500萬人負傷;4500萬人被捕或放逐。

戰後影響

成立聯合國

成立聯合國 成立聯合國

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慘烈,根據雅爾達會議協定,為了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中、英、美、蘇、法為首的同盟國在1945年10月24日發起成立了聯合國,中、美、蘇、英、法則成為了安理會常任理事國。1948年以來,安理會共授權進行了60餘項維和行動。另外,聯合國還先後組織制定了從不擴散核武器到和平利用外層空間等數百個國際條約。

民族獨立

由於英法等老牌帝國主義在二戰中受重創,亞非地區的殖民地人民發起了殖民地解放運動。印度的獨立給了大英帝國致命一擊,越南,埃及都取得了對帝國主義戰爭的勝利,中東,非洲先後獨立數十個國家,最終導致由西方地理大發現後在全球形成的殖民地體系徹底瓦解。

兩極陣營

華約 陣營

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影響和鼓舞下,東歐和亞洲大陸出現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國家,在各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社會主義力量不斷壯大,越出了一國範圍,形成了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

北約 陣營

冷戰時期的北約(藍)和華約(紅)兩大陣營 冷戰時期的北約(藍)和華約(紅)兩大陣營

二戰後初期,西歐資本主義國家普遍衰落,美國一枝獨秀,形成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美國對社會主義國家推行霸權主義政策,出現了北約與華約兩大軍事集團的對峙。20世紀60年代西歐、日本要求擺脫美國的控制,美國的資本主義世界霸主地位受到衝擊,資本主義陣營內部矛盾重重,出現多極化趨勢。

科技發展

第二次世界大戰客觀上推動了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大戰期間,為了戰爭的需要,各國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並且發展相應的科學技術,製造新式武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這些用於製造作戰武器的科學技術為和平事業服務,推動了人類歷史文明的進步。

航空技術

基於戰爭需要,航空技術在二戰時期得到了迅速發展,特別是空氣力學和航空技術的新發現,使許多新型作戰飛機出現在戰場上,如以活塞發動機為動力裝置的轟炸機、戰鬥機和攻擊機得到很大發展和廣泛套用,並出現了電子對抗飛機和安裝雷達、可在夜間作戰的戰鬥機,從而使作戰飛機戰技性能比第一次世界大戰整整更新了一代。

航空技術在二戰中得到了長足發展 航空技術在二戰中得到了長足發展

1938年,德軍飛機的年產量達到5200架,成為當時世界上生產飛機最多的國家之一。1939年,亨克爾公司研製成功世界上第一架噴氣式飛機,標誌著航空器動力裝置的重大突破, 飛機的速度得到極大的提高,這樣在二戰時期就出現了以作戰飛機為主要作戰力量遂行的獨立空中戰役。正是因為擁有強大的空中力量,希特勒制訂了企圖通過空襲英國、迫使其投降的海獅計畫。而基於海、空警戒的需求,特別是炮瞄和引導攔截敵機等要求,極大地促進了英國雷達技術的發展,英國很快生產出不同種類的雷達。雷達的出現使得超視距作戰成為可能。正是有了雷達,英國才免遭納粹鐵蹄的踐踏。在1940年的不列顛空戰中,英國就建立了一個由偵察警戒雷達、地面引導雷達、飛機截擊雷達、高炮控制雷達和探照燈雷達等20多個地面雷達站組成的雷達網,有效地遏制了德意志第三帝國空軍的空襲,使德軍企圖通過空襲轟炸就迫使英國屈服的夢想完全落空。空戰期間,英國共損失作戰飛機915架,但納粹德意志第三帝國喪失飛機1733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開戰以來第一次嚴重受挫。戰爭後期,盟軍各種新型護航艦艇的出現,雷達、聲納(ASDIC)、高頻測向儀(HF/DF)等探測設備的改良以及刺蝟彈等先進反潛武備的廣泛套用,使從發現德意志第三帝國潛艇到將其擊毀的整個過程變得迅速而有效。

從1943年初開始,曾經幾乎使英國的商船航運瀕臨崩潰的德意志第三帝國潛艇部隊在大西洋水域的優勢已不復存在。隨著戰爭的發展,盟國空軍飛機的數量和質量都逐漸超過了軸心國空軍。在徹底摧毀德意志第三帝國的柏林會戰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空軍動用了7500架飛機對柏林進行了猛烈轟炸,加速了法西斯德意志第三帝國的滅亡。在亞洲戰場,美國B-29轟炸機在對日作戰中戰果纍纍,東京和日本全境都如同陷進了地獄。應該說,是B-29加速了太平洋戰爭的進程。

重炮坦克

二戰初期,德、意、日法西斯集團猖狂一時,顯示出較強的戰鬥力,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他們較早地看到了軍事科技對提高武器裝備先進性的重要性。出於發動侵略戰爭的需要,他們把當時最先進的軍事科技用於武器裝備的生產,從而使武器裝備現代化程度大大領先於盟國。德意志第三帝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失敗後.雖然其軍事發展受到《凡爾賽和約》的限制,但暗地裡仍秘密研製各種武器裝備。

不僅在國內秘密研製新型重炮和坦克,而且將秘密研製海空武器裝備的地點設在國外,如在荷蘭製造潛艇,在瑞典製造飛機。到二戰爆發前,德軍已經裝備了多種新型的坦克和裝甲戰車。這保證了德軍二戰初期的閃擊戰一舉成功--在空軍的協同配合下,利用坦克具有高速突擊的特性,通過不停頓的突擊作戰,在對方尚未實施充分的戰爭動員時,就以閃電般的速度對敵重兵集團實施突擊,並一舉將其擊潰。坦克與空軍的協同,使德軍閃擊戰發揮得淋漓盡致,一時間竟橫掃大半個歐洲。

德國虎式坦克 德國虎式坦克

然而,到戰爭的中、後期,由於軸心國部隊的軍事科技與軍工企業受到盟國部隊的沉重打擊,其武器裝備的生產能力大為下降。相反,盟國的軍事科技則迅猛發展,特別是蘇軍有了大量的機械化裝甲部隊後,開創了以坦克為主要突擊力量的寬正面、高速度、大縱深的戰役進攻樣式,在戰略反攻和進攻時橫掃德軍如捲雲。例如,1943年蘇德戰場上發生的庫爾斯克大會戰,可以說是二戰中規模最大的坦克肉搏戰。雙方一次在戰場上投入的坦克和自行火炮等陸戰平台就達7000多輛。會戰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紅軍擊毀德軍坦克1500餘輛,使德軍裝甲集團受到開戰以來最沉重的打擊。

雷達飛彈

二戰時期,有些軍事技術是為適應戰爭需求而產生的。如雷達和飛彈技術。20世紀30年代末,德意志第三帝國開始火箭、飛彈技術的研究,並建立了較大規模的生產基地,1939年發射了A-l、A-2、A-3飛彈,並很快將研製這種小型飛彈的技術套用到V-l飛彈和V-2飛彈上。這兩種飛彈是現代巡航飛彈和彈道飛彈的鼻祖。在1944年6月-9月.德意志第三帝國用它們襲擊了英國倫敦,讓英國人吃盡了苦頭。二戰後期,德意志第三帝國還研製了萊茵女兒等幾種地空飛彈,以及X-7反坦克飛彈和X-4有線制導空空飛彈,所幸均未投入作戰使用。戰後,飛彈作為一種新式武器的出現,已引起當時各國的興趣和重視。德意志第三帝國戰敗後,其飛彈技術和飛彈研究人員大部分被原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和美國等所擁有,並開始加緊對飛彈的理論研究和實際製造,從而揭開了世界飛彈的發展序幕。

核武器

核武器 核武器

核武器是軍事科技在二戰後期產生的最新成果並被迅速套用到戰爭中的一個突出例子。核子彈幾乎是伴隨第二次世界大戰而生。1938年12月,德意志第三帝國化學家哈恩和物理學家斯特拉斯曼發現鈾原子核裂變現象。在1939年以前,德意志第三帝國的核技術基本上是超過美、英的,然而由於希特勒熱衷於歐洲戰場上的大規模閃擊戰,德意志第三帝國核武器研究起步不久便落後於美、英。1939年8月,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寫信給美國總統羅斯福,建議研製核子彈。他的建議馬上引起美政府的高度重視,美國政府開始立項撥款,並於1942年8月正式將這一計畫命名為曼哈頓工程。為完成這一工程,美國動用了60萬名工程技術人員,投資達200億美元,歷時三年多,終於在德意志第三帝國敗亡之後、日本垂死掙扎之際的1945年7月l6日成功地爆炸第一顆核子彈。1945年8月6、9日,美國分別向日本的廣島、長崎投擲了最新研製成功的核子彈小男孩和胖子,使兩座城市傾刻間化為一片焦熱的火海。核子彈的殺傷力令整個世界震驚。核子彈的投放,迫使天皇裕仁於8月15日宣布日本無條件投降。

戰爭反思

反思 反思

2015年6月6日至9日,4集紀錄片《光明與陰霾——德日二戰反思錄》在中央電 視台播出後受到各方好評。光明日報社12日在京舉辦的研討會上,專家認為,該片客觀、真實記錄了德日兩國對待二戰歷史的態度以及產生的不同影響,具有較高的說理性和說服力。

《光明與陰霾——德日二戰反思錄》展現了德日兩國對待二戰歷史截然不同的態度:二戰結束後,德國建立了反省戰爭的系統機制,對納粹的追責、清算至今仍未停止;而日本戰後百般抵賴侵略歷史,屢屢修改教科書、領導人多次參拜靖國神社等,嚴重衝撞著國際公理和正義的底線。

戰爭評價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一場正義的反法西斯戰爭,由德意志第三帝國、義大利王國、日本法西斯挑起的,它給整個人類造成了極大的災難。作為對戰爭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德日兩國能否對戰爭進行深刻的反省,是它能否為深受戰爭之苦的世界人民所寬恕,並從而成為政治大國的重要條件。當歐洲國家決心翻過60年前那一頁黑暗歷史時,歷史問題卻仍然深深困擾著亞洲國家。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德日在對待歷史這一問題上採取了截然不同的態度:德國建立了反省戰爭的系統機制,對戰爭進行了徹底的反省;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卻百般抵賴,自戰爭結束以來竭力否認其對外戰爭的侵略性質,歪曲給被侵略國及其人民造成的慘重災難的歷史事實。

尤其是近幾年來,美化其對外戰爭,為其對外戰爭侵略翻案的議論甚囂塵上,日本首相、內閣官員及參眾兩院議員,下至數目眾多的民間組織、民間團體乃至個人,掀起了這場美化侵略戰爭的運動,日本這一舉動引起了社會尤其是深受日本侵略之苦的亞洲各國的警覺和強烈的反對。

第二次世界大戰深刻地改變了人類歷史。其影響廣泛地涉及到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文化和科技各個層面。以軍事科技的發展為中介,人類的智慧與自然界的能量完美地結合在一起,被極大地釋放出來,戰爭的破壞力空前增大、戰爭手段空前增多、戰爭樣式空前豐富、戰爭空間空前廣闊。人類的戰爭活動由此由盲目走向自覺、由浮躁走向理智、由幼稚走向成熟,進入到一個新的歷史階段。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