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發展
板球的雛形可以追溯到12世紀。1300年左右的英格蘭便有愛德華一世之子愛德華王子進行一種叫做“creag”運動的文字記載。
1598年的資料顯示,位於吉爾福德的皇家文法學校(RoyalGrammarSchool,Guildford)里已有學生參與板球運動。這通常被認為是板球在英文中的首次提及。
由17世紀中葉開始至18世紀,板球從兒童遊戲逐漸轉變為成年男性之間進行的賭博運動。而早期的兩根門柱與一根長橫木,在肯特郡的塞文奧克斯(Sevenoaks)板球俱樂部發展成為三柱門,即三根門柱和兩根橫木(民間傳說的原因是曾有一位投手不斷地將球投入兩門柱之間,但由於速度太快,無人能夠確定)。薩里郡(Surrey)的老寇斯頓(OldCoulsdon)舉辦了第一場使用三柱門的板球比賽。充滿自信的寇斯頓和凱特蘭(CoulsdonandCaterham)隊旨在擊敗英格蘭的任意十一人,於1731年舉辦了日益火爆的擂台挑戰賽。
1750年左右,漢普郡的翰伯頓(Hambledon,Hampshire)建立了一支板球俱樂部。
1788年,瑪麗勒本板球俱樂部(MaryleboneCricketClub,MCC)制定了第一套規範英格蘭各郡之間板球比賽的板球規則。
1963年,英格蘭各郡為迅速結束比賽而改良了比賽規則:即每場比賽有嚴格限制的投球輪數,由此板球運動進入新紀元。這使得板球更加流行,在1971年出現新的單日國際板球賽(One-DayInternational,ODI)賽制。國際板球理事會(InternationalCricketCouncil)迅速採用了新的賽制並在1975年舉辦了首屆ODI板球世界盃比賽(CricketWorldCup)。從此,在鍾情於原有賽制的球迷驚愕失措之時,以犧牲較長時間賽制比賽為代價的ODI賽事卻得到了大眾的青睞。
2000年代初期,較長時間賽制板球才經歷持續的復甦。
球板規定
寬度及長度
球板全長不能大於38吋/96.5厘米,須為全木製造,而最寬部位不能大於41/4吋/10.8厘米。
擊球板的覆蓋
板面可以用物料覆蓋作保護、強化及維修之用。而該物料不能厚於1/16吋/1.56毫米,及不能對球造成損害。
(a)球板指擊球員手中的球板。
(b)賽球與球板的接觸是,當賽球
(i))與擊球手球板接觸
(ii)與擊球手持板手接觸
(iii)與擊球手持板手手套任何一部份接觸
場地設施
球道
1、球道的面積球道是一長方形,長22碼/20.12米,及寬10呎/3.05米,頭尾兩端為投球白線,而兩側為構想線。一構想中線與球場中的中柱連在一起。見規則8.1(寬度及球道)及9.2(Thebowlingcrease)
2、球道的合適度
裁判為最終裁決球道是否適合比賽。規則3.8(場地、天氣及光線的合適度)及3.9(在惡劣場地,天氣及光線下的暫停比賽)
3、選擇及準備球道
比賽前,場地主管須負責選擇及準備比賽球道。比賽期間,裁判須負起監管、使用及維修。
4、更換球道
一般情況下,球道不可能在比賽中途更換,除非裁判認為球道不適合比賽或有危險,並且得到兩隊隊長的同意。
5、非天然草球道
如使用非天然草球道,人工球道之規格為
長-不少於58呎/17.68米
寬-不少於6呎/1.83米
三柱門
1、寬度及固定兩組三柱門須平行置於球道兩邊,相隔22碼/20.12米,每組須為9吋/22.86厘米寬,並由三支柱及兩小木置於頂上。
2、球柱的尺碼
豎立的球柱須離球道表面28吋/71.1厘米,並為一柱體。每柱直徑不能少於13/8吋/3.49厘米及不多於11/2吋/3.81厘米。
3、三小木
(a)當小木放置於門柱頂部時
(i)不能超越門柱頂1/2吋/1.27厘米
(ii)當小木放置在門柱頂部時,不會干擾門柱垂直度。
(b)每小柱必須符合下列規格。
全長45/16吋/10.95厘米
桶長21/8吋/5.40厘米
長塞13/8吋/3.49厘米
短塞3/16吋/2.06厘米
比賽規則
板球是以擊球(batting)、投球(bowling)和接球(fielding)為主的運動。參與者分兩隊作賽,通常每隊11人,一隊做攻擊,另一隊做防守。攻方球員為擊球手(batsman),比賽時每次只可派兩人落場,致力奪取高分數;一人負責擊球取分,另一人配合奪分。守方則11位球員同時落場作賽,一人為投球手(bowler)負責把球投中擊球手身後的三柱門(Wicket),力圖將他趕出局(out),其他球員為外野手(fielder),負責把擊球手打出的球接住,防止攻方得分(run)。攻方的擊球局(in-nings)完結後,兩隊便會攻守對調,得分較高那隊為勝方。投球的一方則盡力將對方的擊球手出局。擊球手出局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投球手擊中門柱
2、球由擊球手擊出後未落地前被投球方隊員接住。
3、擊球手的腿擋住了球。如果球投在了兩個球門柱之間的狹小地帶以內,而投球手的腿擋住了原本將擊中球門柱的球,擊球手出局。這個規則與足球里的越位類似。
4、球門柱被球碰到。當擊球手在跑動時,投球方的接球員時刻準備用球擊中門柱,如果接球員在擊球手跑回氣球區之前用球擊中門柱,該名擊球員出局。
5、擊球員如果用手捧球,即手球,也出局。這種情況較少發生。
6、故意第二次擊球
7、逾時。這種情況也很少發生。板球是一項紳士運動,雙方隊員相互尊重。根據規則,門柱被擊中後,新的擊球手必須在3分鐘以內就位。如果晚於三分鐘,擊球手出局。
8、擊球手觸碰到門柱
9、擊球手阻礙視線,很少發生。
10、沒有完成跑動。跟第4項類似。
球員設定
投球的一方11名隊員全部都在場上,但是擊球的一方一次只有兩名球員在場上。
投球方的隊長可以將9名接球員安置在球場周圍。另兩名則分別為投球手和門柱守門員。
投球手投球,而對方的擊球手則擊球,並設法完成跑動得分。每在兩個門柱之間跑動一次,得一分。
如果擊球手擊出的球到達場邊,得4分。如果將球擊出界外,得6分。
雖然擊球方的11名隊員都有機會擊球,但如果有10名擊球手已經出局,則正個隊都算出局,因為最後一名擊球手已經沒有隊友可以與他合作。
一場球不一定要整個對出局才算結束,如果隊長認為自己這方已經取得足夠分數,它可以宣布本場比賽結束。
雙方都可以有一名替補隊員,叫做“第十二人”,但他不能投球,也不能擊球,只能接球。
比賽時間
板球比賽時間長度不一,國際板球錦標賽的一場比賽每天進行六小時或以上,並長達五天;還有許多午餐和飲茶的休息時間;以及豐富的板球術語,都是使板球門外漢非常困擾的原因。但對於球迷來講,這項運動以及頂級板球國家隊之間的激烈競爭,都為他們提供了充滿激情的娛樂,甚至偶爾會發生外交衝突,如英格蘭與澳大利亞之間臭名昭彰的快速投球(Bodyline)系列賽。
項目分類
對抗賽
對抗賽(Testcricket)是始於1877年1876/77屆英格蘭板球隊澳大利亞巡迴賽的一種國際板球比賽形式。首屆對抗賽於1877年3月15日開始,規定每個投球輪4個投球。3月19日,此次對抗賽以澳大利亞勝出45跑(run)結束。
在兩隊第九次交手之後,英格蘭和澳大利亞之間舉行的板球系列對抗賽被稱作為“灰燼杯”(TheAshes)。此項系列賽的獎盃是一座小而易碎的陶質骨灰瓮。此獎盃是在1882/83屆英格蘭板球隊在澳大利亞獲勝之後,一群墨爾本婦女向當時的英格蘭隊長艾弗•布萊(IvoBligh)贈送的,據說裡面裝有兩隊在第二屆對抗賽時使用的一塊三柱門橫木或一隻板球的灰燼。(此項賽事現在仍在舉辦,每兩年左右一次,是世界上最負盛名的板球賽。)
隨後,全世界舉辦過超過1700場對抗賽。自孟加拉於2000年首次登場,成為最新獲得對抗賽資格的國家之後,參加對抗賽的國家也增加至10個。如今的對抗賽是雙局比賽,每輪6個投球,並且延續5天或以上。
單日賽
單日賽(one-daymatches),也稱“限制輪數賽”或“即時賽”(instantcricket),由傳統的英式板球發展而來,每隊只有一個限定投球輪的擊球局(innings),提高了比賽上座率。單日賽在1960年代開始出現,它所需時間較對抗賽短,場面則更為激烈。單日賽首場比賽舉行於1971年。當英格蘭隊在澳大利亞巡迴時,一場對抗賽因雨終止,單日賽從此便大受歡迎。1975年誕生的板球世界盃更增強了這一趨勢。雖然被稱作單日比賽,但如果比賽因雨中止,將會延續到第二日(近幾年由於延續比賽的影響甚大,包括安排讓球迷第二日回到球場等事宜,裁判通常縮淺比賽的球局數以求當日完成賽事,而縮減的局數則是經由裁判以規則所定的公式算出)。晝夜比賽通常會將比賽延續至夜間。使用彩色球衣,更為頻繁的賽事及更加注重比賽結果等創新使得ODI比賽更為激烈,令人緊張和興奮,因此擁有眾多支持者。一些如快速得分,高難度的接球方式(gravity-defyingfielding)和精準的投球等策略則使得這種比賽形式較對抗賽更加充滿活力。最新型式的單日賽包括了二十-20(Twenty-20)
單日國際賽
簡稱ODI(One-dayInternational)或LOI(Limited-OversInternational),通常為50輪,為國家與國家間的比賽。現行的板球世界盃便采此形式。
頂級賽
頂級賽是一種在天然草坪(相對於人工草坪)上進行至少三天以上的高水平國際或國內比賽。一場比賽的級別取決於本場比賽中參賽隊伍的級別。所有對抗賽國家都可以參加頂級賽,無論是他們的地區、國家、省或郡隊。肯亞,一個非常重要的非對抗賽國家,它和其他頂級賽隊伍之間的比賽被認為是頂級賽事,但它的國內賽事卻不可以。通常來說,只有在比賽雙方都是頂級賽級別的時候,本場比賽才能確定為頂級賽事。因此,一場兩支對抗賽國家隊之間、ICC完全會員國(除肯亞之外)的國內隊伍之間,或一支對抗賽國家隊和另一支對抗賽國家的國內隊之間的比賽,都可以被認為是頂級賽。對抗賽可以被當作頂級賽,但單日比賽除外。頂級板球比賽的誕生時期以前被認為是1815年,即拿破崙戰爭的尾聲,但近來被提前到1801年。
其他形式比賽
板球運動還產生了一系列規則改良用來吸引更多球迷的比賽。以“二十20”(Twenty20)規則為例,由於這種比賽規定每局20輪,使得比賽異常短促,卻引起極大的關注。這種比賽並不被ICC認可為正規比賽。
為青年選手創造的版本有“雙日”比賽等。其他各種類型的比賽通常會使用如沙灘或冰等不同的球場。
重大事件
1598年的資料顯示,位於吉爾福德的皇家文法學校(RoyalGrammarSchool,Guildford)里已有學生參與板球運動。這通常被認為是板球在英文中的首次提及。
1963年,英格蘭各郡為迅速結束比賽而改良了比賽規則:即每場比賽有嚴格限制的投球輪數,由此板球運動進入新紀元。這使得板球更加流行,在1971年出現新的單日國際板球賽(One-DayInternational,ODI)賽制。
國際板球理事會(InternationalCricketCouncil)迅速採用了新的賽制並在1975年舉辦了首屆ODI板球世界盃比賽(CricketWorldCup)。從此,在鍾情於原有賽制的球迷驚愕失措之時,以犧牲較長時間賽制比賽為代價的ODI賽事卻得到了大眾的青睞。
直到2000年代初期,較長時間賽制板球才經歷持續的復甦。
板球將進入2010年廣州亞運會正式比賽項目。
中國發展
國際板聯執行長
中國板球10年可成世界冠軍
廣州,視察了正在建設的廣州亞運會板球場。耗資7000萬元的亞運會板球場得到了洛蓋特一行的高度評價。在視察間隙,洛蓋特接受了本報記者
的獨家專訪,他對板球在中國的發展前景表示了高度的自信:“我相信中國板球可以在10年內成為世界冠軍!”洛蓋特告訴記者,亞運會板球比賽是在中國推廣板球極為重要的一步,他希望通過廣州亞運會這個大舞台,讓中國人看到並喜歡上充滿魅力的板球運動。
板球國際化中國很重要
“如果中國人打起了板球,那將是不可思議的。”洛蓋特這樣對記者表達他對中國開展板球的重視。中國對於國際板聯來說是一塊尚未開墾的處女地,擁有13億人口的中國一旦能夠加入到板球運動的行列中來,將會創造無法想像的商機和活力。
板球運動發源於英國,不過在,板球運動最活躍的是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和斯里蘭卡等亞洲國家。在印度和巴基斯坦,板球已經成為國球。
洛蓋特介紹說,國際板聯致力於板球的國際化,到為止已有104個國家開始打板球,板球也從區域體育項目發展為國際化的體育項目。他透露,在國際板聯制定的全球發展戰略中,中國是重中之重。
板球推廣在中國初見成效
中國板球協會2004年加入亞洲板聯。在國際板聯和亞板聯的大力支持下,中國的板球運動發展迅速。,在中國開展的板球推廣活動,經費都由財大氣粗的亞洲板聯提供。中國男、女隊兩名教練均為外教,他們的工資也由亞板聯承擔。
“我們在中國的推廣先從最初級的工作開始。”洛蓋特介紹說,這個最初級的工作就是首先在大學和中學中推廣板球。在2年多的時間裡,國際板聯委託亞板聯為中國免費培訓教練員、裁判員和賽事組織人員達200多名,並在40多所學校成立了板球隊。“以每個學校50個球手計算,中國的板球手將達到幾千人。”上周結束的中國板球聯賽,共有40多支球隊參賽,板球的推廣已在中國初見成效。
洛蓋特透露,國際板聯計畫在未來幾年內動用大約3億美元在全世界推廣板球,而中國則占到這個推廣計畫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中國人最適合打板球”
在採訪中,洛蓋特多次對記者表示,他對在中國推廣板球運動抱有很大的信心。“因為中國人最適合打板球。”洛蓋特解釋說,板球是一項智者的運動,非常注重眼和手的技巧運用。實際上,板球要求選手在比賽中眼疾手快,而且特別考驗智力。
國際板聯顧問賓德拉持有同樣的觀點。賓德拉原是印度乒協副主席,對於桌球運動十分了解。“板球和桌球都是注重眼和手的運動,這足以說明中國人適合打板球。”賓德拉告訴記者,國際板聯舉辦過8屆世界盃,絕大多數冠軍被亞洲人獲得,同樣說明了亞洲人適合打板球。
“不用任何懷疑,中國人最適合打板球,我相信中國可以在10年內成為板球世界冠軍!”洛蓋特信心十足地說。他告訴記者,國際板聯和亞板聯將集中力量做好亞運會板球比賽的工作,因為這是可以在中國擴大板球影響力的最好平台。
中國板球協會秘書長
中國板球處在嬰兒期
廣州亞運會貴在參與
“從的運動成績來看,中國的板球運動還在起步階段,處於嬰兒期。”中國板球協會秘書長劉榮耀這樣對記者形象地描述中國板球的現狀。他同時相信,廣州亞運會的板球比賽將是中國板球運動發展的一個重要節點。
劉榮耀介紹說,板球進入中國只有短短兩年半,但這一運動之所以能在中國開展要歸功於國際板聯和亞洲板聯在財力上的大力支持。“這兩年多的時間,在他們的支持下,首先舉辦了數屆教練員和裁判員的培訓班,並在中國的40多所學校開展了板球運動。”劉榮耀說,上周結束的全國板球錦標賽,參賽隊伍達到了40支,規模可觀。雖然如此,劉榮耀也承認中國的板球處於起步階段,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他指出,沒有國際板聯和亞板聯的支持,“到在都還沒有中國板球。”
對於舉行的廣州亞運會板球比賽,劉榮耀表示,這是中國板球趕上的一個好機會。不過他表示,面對印度、巴基斯坦、斯里蘭卡這些世界強隊,中國板球隊不可能制定什麼指標,而是貴在參與。“我們的要求是通過亞運會展示中國板球的風采,儘量打得好看一點,從精神面貌各個方面展示中國人的氣勢。”劉榮耀透露,亞運會板球比賽有可能採取預賽和決賽同時進行的方法,以提高板球的觀賞性,但是作為東道主的中國隊將直接進入決賽。
劉榮耀告訴記者,亞運會是中國板球的一次機會,因為亞運會不但修建了一座國際化標準的板球場館,也將帶動板球在中國的推廣發展。他相信隨著亞運會板球比賽的舉行,廣州有可能成為中國板球運動的重要基地。
中國板球明星潛力股
中國馬術隊有個帥氣的混血兒華天,中國板球隊也將擁有一個帥氣的混血
兒華明。華天、華明是親兄弟,兄弟倆將在廣州亞運會上同時亮相。華明現身廣州並參觀了正在建設中的廣州亞運會板球場。他對本報記者表示,
華明從6歲開始接觸板球,在已經有11年的球齡。華明就讀於倫敦一所著名的私立中學,自上學起就是校隊的主力。但如今他已經不滿足校際比賽,已經開始參加郡一級(省一級)比賽,水平也得到了明顯的提升。
華明的父親華山對於華明參加亞運會寄予了很大希望,他告訴記者,和華天開朗豁達的性格不同,華明從小就內向,但是特別喜歡思考,腦子特別好使,因此很快就在以考驗智力為主的板球運動中展現了天賦。
華明展現出來的稟賦讓華山意識到兒子可以在板球上有所發展。在大兒子華天參加完北京奧運會後,華山偶然得知廣州亞運會設定了板球項目,於是便有了讓小兒子華明參加亞運會的念頭。華山在和中國板球協會接觸後,中國板球協會對華明的加盟表示了熱情的歡迎。
國際板聯執行長洛蓋特對華明將參加中國板球隊表示了極大的興趣,在和華明短暫交流後,他很快就向華明發出了邀請,希望他能夠參加即將在杜拜舉行一次板球活動。“中國板球需要偶像。”洛蓋特對本報記者說。而華明帥氣的外表以及良好的教育背景顯然很適合這項紳士的運動。
板球版的“不差錢”
兩年前,國際板聯向國際奧委會提交了板球進入奧運會正式項目的申請。但國際
板聯執行長洛蓋特告訴記者,國際板聯並不在意板球能否進入奧運會,因為“板球有自己的奧運會”。
洛蓋特介紹說,板球的奧運會就是每4年一屆的板球世界杯和板球大獎賽,以及名為“二十、二十”的大型國際板球賽事。據悉,這些比賽的收益已經遠遠超出其他項目的國際性比賽。以“二十、二十”的比賽為例,這一比賽的全球轉播權賣出了20億美元的天價,與奧運會相比毫不遜色。國際板聯顧問賓德拉堅信,再過幾年,這一比賽的價值將比足球世界盃還要大。
來自印度的賓德拉對板球的“吸金”能力深有感觸。他說,在視板球為國球的印度,一個俱樂部之間的杯賽,一個球員可以在一周內賺到180萬美元,而印度國家板球隊的隊長的年薪是1700萬美元。
印度、巴基斯坦、斯里蘭卡是亞洲開展板球運動最好的國家,尤其是在印度,板球被視為國球。板球在印度人看作什麼呢?“是宗教、激情、最大的娛樂和團結全部人的力量。”賓德拉對記者說,“在印度,不管你來自貧民窟還是上層社會,只要是打板球,都一律平等。”
“世界都在經濟衰退,除了板球。”賓德拉不無自豪地說,“因為板球比賽的贊助費永遠都在上漲。”
“我們雖然提交了加入奧運會的申請,但我們並沒有積極地推動這項工作。”洛蓋特坦言,由於擔心真正的奧運會板球比賽影響到板球的“奧運會”,他們其實抱著入不入奧無所謂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