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o[甲真菌病]

甲真菌病(onychomycosis)是指由皮膚癬菌、酵母菌及非皮膚癬菌的黴菌(簡稱黴菌)感染甲板或甲下所致的疾病。甲真菌病的發病率占自然人群的2%一5%,占皮膚真菌感染的30%。男女之比國外為1.5-2.7:1,國內為0.8~1.6:1。兒童甲真菌病少見,老年人多見,根據Zaiam的研究,40-60歲人群為15%-20%。甲真菌病的感染與氣候(溫度、濕度)、穿鞋、遺傳因素、衛生狀況等有關。

病因

很多真菌均可致病,占首位的是皮膚癬菌,然後是酵母菌和黴菌。皮膚癬菌因地區不同菌種也有差異。紅色毛菌遍布世界各地,須癬毛菌見於亞洲、歐洲、美洲,紫色毛菌見於歐洲、非洲、中東,斷髮毛菌見於世界各國,麥格毛菌見於葡萄牙、西班牙,絮狀表皮癬菌見於世界各國,但近年較少見

念珠菌甲病以白色念珠菌為主,近年報告近平滑念珠菌發病率增高,其它還有克柔念珠菌、皺落念珠菌,光滑球擬醉母、熱帶念珠菌、偽熱帶念珠菌等。非念珠菌類酵母菌有念珠地絲菌、毛孢子菌等,最近發現糠秕馬拉色菌也可侵犯甲板。近年來酵母菌引起的甲真菌病呈上升趨勢,潮濕溫度高的地區更是如此。

致病的黴菌有短帚霉、暗色柱頂孢、透明柱頂孢、麴黴、鐮刀菌、頭孢霉、鏈格孢、可可毛雙孢、卡氏枝孢、新月彎孢、人甲棘殼孢、皮炎萬孢等。柱頂孢為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的甲真菌病的常見致病菌,感染後臨床症狀類似皮膚癬菌所致的手足癬及甲真菌病。

最近發現皮膚癬菌與酵母菌混合感染占10%-20%,皮膚癬菌與黴菌混合感染為4%~17%,酵母菌與黴菌的混合感染為15%。對混合感染的致病意義目前有爭論,尚待作更多的研究

發病機制

真菌侵入甲板周圍皮膚或甲下組織,然後分泌角質蛋白酶分解角質,破壞甲組織而引起感染。甲念珠菌病多見於機體免疫功能低下者,如皮膚黏膜念珠菌病,患者多伴有先天性免疫缺損,白色念珠菌侵入甲溝、甲床和甲板而引起甲損害。也可見於血循環障礙如雷諾病、糖尿病等患者。廚師、洗衣工、家庭主婦因指甲長期浸泡可引起甲溝炎,再發展到甲板而致病。

臨床特點

甲真菌病的臨床表現為甲板混濁、肥厚、表面凹凸不平、變色、甲板萎縮、脫落、翹起和甲溝炎。通常分為如下4型。

1.遠端側位甲下甲真菌病 為最常見的一型。常見的致病菌為紅色毛菌、須癬毛菌、許蘭毛菌、白色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短帚霉和柱頂孢。致病菌先侵入遠端甲下甲床,再由此侵及甲下甲板。先引起甲皮質破壞,甲床下角質增生、增厚,甲板混濁,甲板變色。甲遠端由於損傷邊緣不規則,色素改變可由遠端向近端甲床處蔓延而呈帶狀。由於甲板增厚,可形成甲板上翹,或引起甲分離。病程長則甲遠端甲板缺失、鬆脆、脫落,近端殘甲似樹樁樣殘留。

2.近端甲下甲真菌病 此型多見於免疫功能缺陷患者,如HIV感染、麻風患者等。致病菌主要為紅色毛菌,也可為白念珠菌、絮狀表皮癬菌、許蘭毛菌等。致病菌侵入甲根部小皮和近端甲板及甲床,出現甲板混濁、增厚、粗糙凹凸不平等,常伴甲溝炎。

3淺表白色甲真菌病 多數由須癬毛菌感染所致,也可為白念珠菌、桃色小孢子菌、頭孢霉、鐮刀菌和曲菌等。為致病菌直接侵犯甲板表層,病損初起為小於1mm的白色島嶼,漸擴大融合成白色雲霧狀混濁,甲板表面凹凸不平或變形,也可崩解。

4全甲營養不良甲真菌病 可由上述三型病變加重、演變而來。全甲板侵蝕、破壞、脫落,甲床表面可見堆積的角質增生。 近年來又發現由黑色真菌感染的甲真菌病,臨床特點為甲板粗糙不平,甲板缺失或蠶蝕,甲板混濁,暗褐色。稱為真菌黑色甲病或甲暗絲孢菌病

輔助診斷

1.直接鏡檢 取材很重要,要刮到病灶處甲屑,DLSO型需刮到甲板病變和正常甲板交界處的甲下碎屑,PSO型可採取近端甲板下碎屑,可用環鑽或刮刀刮取角層到病變活動處。SWO型取材於甲板淺表部位的甲屑,但有時真菌位於甲板中間。如甲屑檢查反覆陰性,則可剪除病甲,浸泡於20%KOH中,室溫溶解15-20分,使甲板變軟,壓碎鏡檢,可見於甲板中的真菌菌絲孢子。

鏡檢一般只能確定真菌感染而不能辨別菌種,但皮膚癬菌常見條狀菌絲及關節孢子,念珠菌為成團孢子和假菌絲,短帚霉為成群大孢子。淺表白色甲真菌病如為曲菌感染,可見分生孢子頭。

2.培養 可確定致病菌種。如懷疑糠秕馬拉色菌需用含油脂培養基培養

3.病理 用於直接鏡檢和培養陰性,但臨床高度懷疑的病甲。

病理檢查除協助診斷外,對真菌分類有一定幫助。如皮膚癬菌多侵犯甲板中下層,菌絲沿甲板平行生長,可見關節孢子。念珠菌多侵犯甲板全層,有成群孢子及假菌絲。黴菌多見於甲板淺層,菌絲粗大不規則,有隔,色澤不均勻,排列紊亂。糠秕馬拉色菌見頸圈的孢子。淺表白色甲真菌病的病理可見短的節狀真菌體,蟲蝕樣或腕骨狀改變,有時可見孢子頭。

鑑別診斷

甲真菌病的診斷依據臨床表現及真菌學檢查(鏡檢和培養)而確定。本病需和以下甲病鑑別。

1.銀屑病甲病 軀幹肢體有銀屑病皮損,甲板為頂針甲,甲分離,甲增厚,甲混濁,甲變色,真菌學檢查陰性。

2.甲扁平苔癬 扁平苔癬可侵犯甲板,形成甲板變形、甲板萎縮,根據全身皮損,甲板改變及真菌學檢查可以鑑別。

3.慢性濕疹 身體其它部位有濕疹樣改變,常侵及掌跖、指、趾,甲板灰暗,有縱橫嵴溝,真菌檢查陰性。

4.白甲症 表現類似淺表白色甲真菌病,但表面光滑,白色雲霧樣改變見子甲板中,真菌檢查陰性。

5.先天性厚甲病有家族史,自幼發病,甲板變厚、混濁,但甲板光滑,真菌檢查陰性。

治療

1.系統用藥:

(1)伊曲康哇:目前多採用衝擊療法。每次200mg,一天2次,飯後頓服,連服l周后停藥3周為一療程。指甲感染者需2-3個療程,趾甲需3-4個療程

(2)特比萘芬;為皮膚癬菌感染者首選,對部分酵母及黴菌有效。患者一般用法為:每日一次250mg飯後即服,連服1周后改為隔日服藥250mg,連續服藥4-6周(指甲)或4-12周(趾甲)。

(3)氟康唑:對皮膚癬菌及念珠菌甲病有效。近年發現念珠菌對該藥耐藥菌株增多,服藥方法為每周服藥一次,藥量為150~300mg,指甲患者用藥12周,趾甲16~36周。

2.局部用藥可作為輔助用藥或損害範圍小(病甲面積< 30%)時套用。

(1)巴特芬(8%環吡酮胺甲製劑):每日外用一次,指甲連續用藥16周,趾甲24周。

(2)阿莫羅芬(5%阿莫羅芬甲制劉):外用每周一次,連續6月。

(3)喹康唑(含28%喹康唑甲製劑):每日一次外用,持續6月。

(4)萘替芳凝膠:每日外用二次,連續6月。

3.拔甲及化學除甲

(I)手術拔甲:適用於單一黴菌感染的病甲,拔甲後可短期服用抗真菌藥。

(2)化學除甲:可用40%尿素軟膏、霉克藥盒(1%聯苯節哇和40%尿素軟膏)和阿里耶維奇剝甲軟膏等。

淺表白色甲真菌病,只需刮除病甲,外用抗真菌劑治療。

4.取生大蒜搗爛如泥,加入盛有陳醋的玻璃瓶內,浸泡一周后備用,可將患指(趾)浸入蒜醋液中。

5.含黃芩、黃柏、苦參、蛇床子、地膚子的 灰 指 平,用前用指甲銼刮除已灰化的指 (趾)甲,每隔一周刮除一 次。取適量滴液於患處,待吸收完全,再均勻塗抹適量的膏體簡單方便。

6.將鳳仙花(研細末)、蜂蜜調勻成膏。厚厚塗於病甲下,外用油紙覆蓋,紗布包紮,每日換藥一次。
7.將鴉膽子(打碎)、生百部、白酒、醋 共放入大口瓶內,密閉,浸泡10天后備用。將患手插入瓶中浸泡(浸泡過程中要注意儘量減少藥液的揮發)
8.將醋熬一段時間後,加入去皮大蒜頭,二日後用醋每天浸手,浸後再用清水洗淨。

預防

1.提高機體免疫功能。

2.改善血循環。

3.積極治療手足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