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1976年,麥克阿瑟和威爾遜發展了萊克的思想,按棲息地和生命參數的特點,把生物分成兩類:r-對策者和K-對策者。在此,r和K分別表示內稟增長率和環境負載量。他們認為,地球表面環境是連續變化的,一個極端是氣候穩定、天災稀少的棲息地(如熱帶雨林),多生態上飽和的系統,動物密度很高,競爭激烈;另一個極端是氣候穩定、天災頻繁的棲息地(如寒帶或乾旱地區),多生態上不飽和的系統,密度影響小,競爭弱。在前一類的環境中,動物種群數量達到或接近環境負載量,屬於K-對策者;在後一類環境中,種群密度多處於K值以下的增長段,常出現擴展增大過程,屬於r-對策者。1970年,皮安卡把這個思想表達得更為詳細深入,並擴展到套用於所有生物。他列表比較了r-對策者和K-對策者的有關特徵。在大類群之間作比較,可以把昆蟲看成為r對策者,而脊椎動物是K-對策者。在大類群內,同樣可進行比較,例如鳥類中的鷲、鷹、信天翁是典型的K-對策者,而小型的山雀、虎皮鸚鵡是r-對策者。因此,r- 對策者和K-對策者之間有各種過渡,有的更接近於r-對策者,有的更接近於K-對策者;也就是說,從極端的r-對策者到極端的K-對策者之間有一個連續的譜。目前r-K對策的概念也被廣泛套用於說明雜草、害蟲和寄生物的進化對策。在農業生態系統中,人類對作物精心管理,雜草和害蟲多有較高的生殖和擴散能力,例如狗尾草、馬唐、飛蓬、以及螟蟲、黏蟲和褐飛虱等都是r-對策者。飛蝗可被看作兩種對策交替的特殊類型,群居相是r-對策的,散居相是K-對策的蚜蟲的有翅和無翅的世代交替也是這樣。在選擇擬寄生物作為害蟲的防治手段時,就必須考慮r-和K-對策者不同的反應。
種類
r-和K-對策在進化過程中各有其利弊。K-對策者的種群接近K值但不超過,超過有導致生境退化的可能。低生育力要求有高存活率,這樣才能保證種族的延續,因此K-對策者的防禦和保護幼體的能力較強。由於有親代關懷,K-對策者通常存活率較高,個體較大,壽命較長,這些特徵保證了K-對策者在激烈的生存鬥爭中取得勝利。但是,當K-對策者在過度死亡後,恢復到原有平衡的能力低下,還有可能滅絕。大熊貓、虎、豹等珍稀和瀕危動物就是K-對策者,所以,對其保護更為重要,更加困難。相反,r-對策者的防禦和競爭能力不強,死亡率很高,種群很不穩定。但種群不穩定並不意味著進化中必然不利。r-對策者不象K-對策者那樣易於滅絕。在低數量時通過迅速增長就能恢復到較高水平;在密度很高時,它們可能消耗大量資源,使生境破壞,但它們通過擴散而離開被破壞的地方,並且迅速地在別的地方建立起新的種群。這就是說,r-對策者的各別種群雖然易於滅絕,但物種整體卻是富有恢復力的。如果說,K-對策者在生存鬥爭中是以智取勝,則r-對策者就是以量取勝。r-對策者一遇好機會就會大發生,所以有的學者將它們叫做“機會主義者”。r-對策者的廣運動性和連續地面臨新局面,使其成為物種形成的豐富源泉。雖然r-K對策能說明許多生態學問題,但同樣也留下一些不能解釋的問題。例如,有兩種濱螺,一種棲息於岩石裂縫間,其個體小、性成熟早,象r-對策者,但生少數個體大的後裔,又象K-對策者;另一種棲息於礫石上,其個體大,性成熟晚,生許多小的後裔,兩種都具有r-對策和K-對策的混合特徵。
K對策和r對策的生活史特點很不相同,它們的種群數量動態曲線也就存在著明顯的差異,(如圖)K對策物種的種群動態曲線有二個平衡點?一個是穩定平衡點S,一個是不穩定平衡點X(又稱滅絕點)。當種群數量高於或低於平衡點S都會趨向於S點。當在不穩平衡點X處,當種群數量高於X時,會回到S點,當種群數量低於X點時,就(必然)走向滅絕。與此相反r對策物種只有一個平衡點而沒有滅絕點,他們的種群密度能迅速回到平衡點S,並在S點上下波動。
這就是有很多有害生物(如農害蟲、雜草)人類想滅又滅不了的原因。而東北虎和白鰭豚,人類想保護又十分困難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