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書》表達的是一套對鋼琴的哲學.的確,鋼琴是一種有無限可能的樂器,我們從《琴書》看到的是凱爾這個謙謙君子卑以自牧的修持之下表現的恢弘氣度.他即興彈奏的風格可能更多表現在加入ECM後的作品當中.如果說Kevin Kern的鋼琴能使人沉醉在花園裡、酣睡在雲中、飛舞在風中,那么Ketil的這張《Pianoloy》就是一本充滿哲理的詩集,讓你沉浸在無限的冥想中,試試看吧.
總覺得Ketil 的音樂和情有關,浪漫輕盈的觸健,建構優雅旋律的能力,正適合情人之間聆聽。正如木子美的日記《遺情書》中描述這張專輯:“挪威的,鋼琴曲,在做愛時和失戀時聽,它比較寫意,感覺手指觸摸、彈跳、撫摸的節奏,也有高潮、激烈的部分,與做愛的過程暗合。” 《琴書》(Pianology)其實是挪威著名的鋼琴演奏家Ketil Bjørnstad於1987年為ECM公司錄製的一張很有特色的唱片。與以往的作品一樣,從整體的概念設計到風格表現,這張《琴書》都注入了Ketil慣有的風格,將北歐文化中特有的飄逸與靈動表現的恰到好處。另一方面,Ketil在進行了多年的創作並且取得非凡成功之後,更試圖賦予鋼琴這個擁有無限可能的樂器以更為深邃的內涵。因此,Ketil選用了Pianology這個好像並不存在的英文單詞做為標題,似乎想要表達一種理解中,又或是創造中的某種屬於鋼琴的哲學。其中的八首作品,也簡單以Pianology01至Pianology08所指代,沒有刻意的編排,迴避了人工雕琢的痕跡,自然間卻將鋼琴的魅力悄悄的散播了出去。
在這張《琴書》(Pianology)中,Ketil Bjornstad將自己獨有的那種輕逸縹緲的演奏發揮到了及至,自由與隨性間,又不乏內斂而平靜的美麗意境,偶然也會表現出一種壯麗的張力對比。他將爵士的即興、華麗,古典的嚴謹、深沉,new age的飄逸、深情完美結合,三位一體於每首曲子的演奏中,沒有刻意的編配以及對技巧的的一味炫耀,就在一種自然真切的狀態下,流淌出了如詩一般的音符。
Ketil Bjørnstad簡介:
挪威鋼琴家、作曲家。1952年4月25日出生於挪威首都奧斯陸。幼年在倫敦、巴黎和奧斯陸接受古典音樂的教育,16歲首次登台與奧斯陸愛樂樂團(Philharmoni orchestra of Oslo)首次合作,擔任鋼琴獨奏,演奏巴托克的第三鋼琴協奏曲,被視為北歐極有前途的古典音樂少年。但就在這一年,他聽到了戴維斯(Miles Davis)的專輯《寂靜之路》(in A silent Way),深為其不羈的創意吸引,從而離開古典音樂,轉向爵士樂。1973年,他與凱斯•傑瑞歐洲四重奏的鼓手約恩•克里斯滕森(Jon Christensen)等人合作組成了一個爵士樂隊。他積極參與 ECM 唱片公司對北歐爵士樂的推動,80年代以後,曾在歐洲許多重要的爵士樂節中演出,包括倫敦、法蘭克福、維也納、南錫、沃斯、莫爾德和康斯貝格。
畢卓斯坦的鋼琴演奏風格細膩多情,常隱身於萬千音響中,蓄勢待發。而作為作曲家和樂團帶領者,他的創作結構嚴密複雜。其最受注意的是一系列以“水”為主題的作品,包括《水的故事》(Water Stories)、《大海》(The Sea)、《河流》(The River)、《大海(二)》(The SeaⅡ)等。他用短暫清脆的鐃鈸聲響點出水面下伺機而動的波浪和冰棱,用四處流竄的吉他搭配貝司,傳達出冰河崩裂、移動的意象;而他自己的琴音再三反覆,若有似無地輕輕衝擊著整個樂團,像是拍岸的浪潮,儘管內斂沉靜,卻似乎蘊藏著神秘而難以解釋的龐大能量。之中用鋼琴、提琴、吉它、鼓和人聲構建而成的音樂,主題龐大,不象我們慣常所認識的爵士樂,但確實又是爵士樂。
畢卓斯坦還是一位文學家,出版過20多部小說和詩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