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14中最明亮的恆星大約為14.0等,其水平分支巨星為17.2等。Helen B. Sawyer Hogg給出其中最亮的25顆成員星的平均星等為15.44,總光譜型為G0;現代測定的光譜型為F4。這個星團的顏色-星等圖(即赫-羅圖)可以在Smith Kogan等人的文章(1974)中找到。
M14包含了相當多的變星,總數超過70顆,多數是室女座W型變星(II族造父變星,Demers和Wehlau 1971)。
1938年,M14中出現一顆新星。然而這顆新星直到1964年,Western Ontario大學的Amelia Wehlau在調查由Helen Sawyer Hogg在1923到1963年間拍攝的照相底板時,才被發現(Hogg和Wehlau, 1964)。這顆新星出現在攝於1938年6月21-28日的8張底板上,亮度為16等——如此之暗,至少部分解釋了它沒有被更早發現的原因。Hogg夫人估計其對應的絕對星等為-1.5(現代的修正值為-0.7),但是在亮度極大期,它可能達到9.2等,即絕對星等-7.5(現代修正值),幾乎比星團中最明亮的成員星亮了5個星等!這是既1860年M80中出現的新星——天蠍座T之後,人類發現的第二顆球狀星團中的新星,也是第一顆被記錄在照片中的球狀星團新星。1983年,CTIO的4米望遠鏡和3.9米的英澳望遠鏡被用來試圖尋找這顆新星的遺蹟(Shara等 1986)。1991年,天文學家們利用Hubble太空望遠鏡觀測了M14中這顆新星附近的區域,但是沒有發現這顆恆星,也沒有發現星雲遺蹟(Margon等 1991)。
1997年,一顆碳星(光譜中具有強烈碳線的恆星)在M14中被發現(Cote等,1997);這顆恆星可能是在與其他星團成員星的近距離遭遇中拋掉了它的外層物質,使得由豐富的碳組成的核心暴露出來。
球狀星團M14是由Charles Messier首先發現的,他在1964年6月1日將其標記在星表中,並且將它描述為圓形的不恆星的星雲。它最早在1783年被William Herschel分解為恆星。
根據TheSky的廣告,球狀星團M14是CCD拍攝的第一個天體。
M14的位置有點偏僻,遠離明亮的恆星。也許通過M10來尋找它是最容易的方法:M14位於那個星團以北0.8度,以東10度。它也位於蛇夫座Delta星以北0.4度,以東21度的地方,即蛇夫座Beta到Eta星連線的1/3處偏東一點。它也位於4.5等的蛇夫座47星(HR 6493)以北2度,以東3度的位置上,這顆恆星在M10以南1度,以東7度的地方。蛇夫座的Delta星,即蛇夫座1,也叫天市右垣九,是一顆2.7等左右的聚星,主光譜型為M1 III,距離我們約160光年。蛇夫座Beta,即蛇夫座60,也叫宗正一,是一顆2.9等的橙色巨星,光譜型為K1 III或K2 III,距離我們約125光年。蛇夫座Eta,即蛇夫座35(天市左垣十一)是由兩顆A2型恆星組成的雙星,兩顆子星分別為3.2和3.5等,軌道周期約85年,角距0.4"-0.6",距離我們約70光年。
M14中的恆星因其相當遙遠的距離而變得暗淡,因此它不像其他更新的球狀星團那樣容易分解。在較小的望遠鏡中,第一眼看去,它像是一個橢圓星系,從明亮、朦朧的中心圓盤向邊緣迅速變暗。用4英寸的望遠鏡在良好的條件下可以看到一些少量的粒狀條紋。在8英寸的望遠鏡中可以看出一些被分解的跡象,以及一些粒狀紋理,只有更大的鏡子才能將它的外側部分解析出來。
附近還有一個暗球狀星團NGC 6366(9.2等),就在前面提到的蛇夫座47(HR 6493)東側,M14以南2度,以西2.5度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