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徵
自1974年以來,紅外線通訊技術得到很普遍的套用,如紅外線滑鼠,紅外線印表機,紅外線鍵盤等等。
紅外傳輸是一種點對點的傳輸方式,無線,不能離的太遠,要對準方向,且中間不能有障礙物也就是不能穿牆而過,幾乎無法控制信息傳輸的進度;IrDA已經是一套標準,IR收/發的組件也是標準化產品。
紅外與藍牙的差別:
1.距離
紅外:對準、直接、1—8米,單對單。
藍牙:100米左右,可加強信號,可以繞彎,可以不對準,可以不在同一間房間,連結最大數目可達7個,同時區分硬體。
2.產業
紅外:很普及
藍牙:很普及
3.速度
紅外:慢
藍牙:快
4.安全
紅外:無區別
藍牙:加密
5.成本
紅外:幾元---幾十元
藍牙:幾十到幾百元
紅外射線(IR)或者單獨成為紅外線是指那些能量在電磁波頻譜範圍內,波長比可見光略長的,但是又比無線電波波長短的射線。相應地,紅外線的頻率高於微波,但是低於可見光。 紅外光的波長在幾個微米(符號μ,1μ=10-6m)或者納米範圍內(縮寫為nm,1nm=10-9m=0.001μ)。科學家們將紅外光譜分成三個區域:近紅外波段,其能量和波長接近可見光,大約0.750~1.300μ(750~1300nm);中紅外波段,在1.300~3.000μ(1300~3000nm)範圍內;遠紅外波段,3.000~14.000μ(3000~14000nm)範圍內。 紅外線被用於各種無線通信、監測和控制套用。還有一些套用包括家庭娛樂的遙控器、無線區域網路、筆記本電腦和桌上型電腦之間的連結、不用電線的數據機、動作偵察器和火災感測器等。
紅外光譜法(IR)
紅外光譜法又稱“紅外分光光度分析法”。簡稱“IR”,分子吸收光譜的一種。利用物質對紅外光區的電磁輻射的選擇性吸收來進行結構分析及對各種吸收紅外光的化合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的一法。被測物質的分子在紅外線照射下,只吸收與其分子振動、轉動頻率相一致的紅外光譜。對紅外光譜進行剖析,可對物質進行定性分析。化合物分子中存在著許多原子團,各原子團被激發後,都會產生特徵振動,其振動頻率也必然反映在紅外吸收光譜上。據此可鑑定化合物中各種原子團,也可進行定量分析。
1.紅外光譜法的一般特點
特徵性強、測定快速、不破壞試樣、試樣用量少、操作簡便、能分析各種狀態的試樣、分析靈敏度較低、定量分析誤差較大。
2.對樣品的要求
①試樣純度應大於98%,或者符合商業規格
這樣才便於與純化合物的標準光譜或商業光譜進行對照
多組份試樣應預先用分餾、萃取、重結晶或色譜法進行分離提純,否則各組份光譜互相重疊,難予解析
②試樣不應含水(結晶水或游離水)
水有紅外吸收,與羥基峰干擾,而且會侵蝕吸收池的鹽窗。所用試樣應當經過乾燥處理
③試樣濃度和厚度要適當
使最強吸收透光度在5~20%之間
3.定性分析和結構分析
紅外光譜具有鮮明的特徵性,其譜帶的數目、位置、形狀和強度都隨化合物不同而各不相同。因此,紅外光譜法是定性鑑定和結構分析的有力工具
①已知物的鑑定
將試樣的譜圖與標準品測得的譜圖相對照,或者與文獻上的標準譜圖(例如《藥品紅外光譜圖集》、Sadtler標準光譜、Sadtler商業光譜等)相對照,即可定性
使用文獻上的譜圖應當注意:試樣的物態、結晶形狀、溶劑、測定條件以及所用儀器類型均應與標準譜圖相同
②未知物的鑑定
未知物如果不是新化合物,標準光譜己有收載的,可有兩種方法來查對標準光譜:
A.利用標準光譜的譜帶索引,尋找標準光譜中與試樣光譜吸收帶相同的譜圖
B.進行光譜解析,判斷試樣可能的結構。然後由化學分類索引查找標準光譜對照核實
解析光譜之前的準備:
了解試樣的來源以估計其可能的範圍
測定試樣的物理常數如熔沸點、溶解度、折光率、旋光率等作為定性的旁證
根據元素分析及分子量的測定,求出分子式
計算化合物的不飽和度Ω,用以估計結構並驗證光譜解析結果的合理性解析光譜的程式一般為:
A.從特徵區的最強譜帶入手,推測未知物可能含有的基團,判斷不可能含有的基團
B.用指紋區的譜帶驗證,找出可能含有基團的相關峰,用一組相關峰來確認一個基團的存在
C.對於簡單化合物,確認幾個基團之後,便可初步確定分子結構
D.查對標準光譜核實
③新化合物的結構分析
紅外光譜主要提供官能團的結構信息,對於複雜化合物,尤其是新化合物,單靠紅外光譜不能解決問題,需要與紫外光譜、質譜和核磁共振等分析手段互相配合,進行綜合光譜解析,才能確定分子結構。
④鑑定細菌,研究細胞和其它活組織的結構
4.定量分析
紅外光譜有許多譜帶可供選擇,更有利於排除干擾。紅外光源發光能量較低,紅外檢測器的靈敏度也很低,ε<103
吸收池厚度小、單色器狹縫寬度大,測量誤差也較大
☆對於農藥組份、土壤表面水份、田間二氧化碳含量的測定和穀物油料作物及肉類食品中蛋白質、脂肪和水份含量的測定,紅外光譜法是較好的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