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吉朗(Geelong)之名乃於1837年,由時任州總督的Richard Burke所命;源自澳大利亞原住民稱此地Jillong,有類於“土地”(land)或“崖”(cliffs)的意涵[2]。 1838年,墨爾本啟動了都市計畫的3個星期後,吉朗也展開了都市計畫。早期吉朗的發展相當迅速,經濟上首先以生產羊毛的農業為主[3],人口增加至2.2萬。爾後以製造業見重於澳大利亞,以羊毛業、造紙業、制繩業,與雪梨、荷巴特和墨爾本並駕齊驅[4]。惟此後至20世紀初,本市的人口一直停滯在2萬餘。
1910年,吉朗升格為市,但一直至1960年代,本市方因為被定位為維多利亞州的工業中心,人口才得以於1965年左右再大幅成長至10萬。
港口
FUEL:ALL GRADES DRY DOCKS:SLIPWAY-1,000 TONS 舊譯季隆。澳大利亞商港。位於該國東南菲利普灣西岸,墨爾本市之西南,臨巴斯海峽。東北至墨爾本港約45海里,西距波特蘭港約180海里,東南經巴斯海峽至悉尼港約580海里。西通波特蘭港,西北通阿德萊市。港區處在菲普港灣西部西凹入的科利奧小灣 內,主要碼頭在西岸。這裡自南而北有:CUNNIGHAM突堤碼頭,突堤長328米,兩側共4個泊位,沿邊水深9.7米,碼頭上有鐵路直達,有倉庫面積2055米,用於裝卸雜貨。 散貨突堤碼頭,南北共兩個泊位,突堤長201米,沿邊水深11米,碼頭上有門吊,用於裝卸出口的散糧。 CORIO港池,南側碼頭有一個泊位,長183米,水深9.7米,用於靠泊滾裝船,有斜坡;北側碼頭有3個泊位,1、2泊位各長183米,水深11米,前者用於裝卸散貨,裝船機效率為每小時600噸,後者用於裝卸雜貨,有倉庫335平方米,有6噸岸吊;3號泊位長161米,水深9.7米,用於裝卸雜貨,碼頭上有倉庫2632平方米。 LASCELLES碼頭,有3個泊位,順岸式,水深均可達11米、1、2泊各長173米,用於裝卸乾散貨,卸船機效率每小時為600噸;3號泊位長275米,用於裝卸貨櫃。 煉油廠叉式突堤,共4個泊位,1、2號泊位用於裝卸成品油,各長2.3米,水深11米;3、4號泊位各長275米,水深11米,用於裝卸原油、液化石油氣。 威爾遜角和危險品突堤,處於小灣北岸東端,有兩個各長168米,水深9.1米泊位。 PT、HENRY突堤,處在小灣南岸北突的岬角東側,長152米,水深11米,用於裝卸礬土及產品。全港20多個深水泊位,年吞吐能力為700萬噸。出口羊毛、小麥、肉類和油脂並進口石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