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與發展
早期的"嘟·喔普"主要流行於黑人群體中,常採用節奏布魯斯的樂隊形式進行伴奏,節奏具有早期節奏布魯斯中持續向前推進的特徵,而且常用俚語演唱。60年代,出現了很多白人"嘟·喔普"演唱組,他們的演唱顯得比較溫文爾雅,節奏也變得相對柔和,伴唱聲部也從原來的較強的節奏性或復調和聲更多的轉變成了主調和聲。
"嘟·喔普"的演唱中,第一聲部經常會出現純假聲演唱,技巧性較高。除主旋律聲部以外,其他聲部經常演唱的較有彈性。這種演唱方式在50~60年代曾影響了大量的樂隊和組合。如:以演唱《Only you》而出名的"大淺盤"組合(The Platters),衝浪音樂(Surf Music)的代表樂隊"沙灘男孩"(The Beach Boy),以及"貓王"(Elvis Presley)的很多作品(如:《Don‘t》、《True Love》等)。當今流行樂壇很多演唱組合的演唱概念(如:純假聲演唱、低聲部以襯詞演唱節奏等)以及聲部概念,很大程度上都受到了"嘟·喔普"的影響。
代表組合
早期"嘟·喔普"的代表組合有:黑人演唱組"墨水瓶"(The Ink Spots)、"金鶯"(Orioles)等;50年代的代表組合有:"紅鶴"(The Flamingos)、"雲雀"(Lark)等;60年代的白人演唱組有:"奇想"(The Capris)、"丹尼與孩子們"(Danny and Juniors)等。80年代,"嘟·喔普"曾再度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