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特徵
秈型兩系雜交水稻品種。在長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種植,全生育期132.2天,比對照豐兩優四號短3.4天。株高113.7厘米,穗長26.1厘米,每畝有效穗數18.3萬穗,每穗總粒數158.0粒,結實率85.7%,千粒重26.6克。
抗性
稻瘟病綜合指數4.2,穗瘟損失率最高級5級;白葉枯病5級;褐飛虱9級;抽穗期耐熱性中等;中感稻瘟病,中感白葉枯病,高感褐飛虱。
米質主要指標
整精米率52.0%,長寬比3.1,堊白粒率31%,堊白度3.9%,膠稠度69毫米,直鏈澱粉含量13.1%。
產量表現
2012年參加長江中下游中秈遲熟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620.9千克,比對照豐兩優四號增產4.4%;2013年續試,平均畝產621.7千克,比豐兩優四號增產5.0%;兩年區域試驗平均畝產621.3千克,比豐兩優四號增產4.7%。2014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615.2千克,比豐兩優四號增產5.1%。
栽培要點
一般4月上中旬至5月上中旬播種,畝用種量,育苗移栽0.75千克,機插或直播1.5千克。
秧齡30天左右,株行距20×30厘米,畝栽基本苗6~7萬。
中等偏上肥力水平種植,畝施純氮15~18千克,氮磷鉀肥比例以1:0.5:0.8為宜。重施基肥,早施追肥,後期看苗施肥。前期淺水,中期輕擱,後期乾乾濕濕,收穫前斷水不宜過早。
及時防治稻瘟病、螟蟲、稻飛虱等病蟲害。
注意防倒伏。
1.一般4月上中旬至5月上中旬播種,畝用種量,育苗移栽0.75千克,機插或直播1.5千克。
2.秧齡30天左右,株行距20×30厘米,畝栽基本苗6~7萬。
3.中等偏上肥力水平種植,畝施純氮15~18千克,氮磷鉀肥比例以1:0.5:0.8為宜。重施基肥,早施追肥,後期看苗施肥。前期淺水,中期輕擱,後期乾乾濕濕,收穫前斷水不宜過早。
4.及時防治稻瘟病、螟蟲、稻飛虱等病蟲害。
5.注意防倒伏。
評審意見
該品種符合國家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 。
適栽地區
適宜江西、湖南(武陵山區除外)、湖北(武陵山區除外)、安徽、浙江、江蘇的長江流域稻區以及福建北部、河南南部作一季中稻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