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團歷史
WPP集團擁有三個全球運作的全資代理商(揚·羅比凱、奧美、智威湯遜)、兩個全球運作的媒體公司(MindShare與Mediaedge:cia)、包括Kantar研究集團的幾個調查公司、數個公關公司以及一些區域性、專業性公司。WPP原來並不是做廣告的,它的發展得益於一個熟悉廣告的資本家——Martin Sorrell(馬丁·索羅)。
該公司的名字來源於“電線與塑膠產品”(Wire & Plastic Products),其前身為生產購物車的公司。
1985年,馬丁·索羅(Martin Sorrell)以25萬英鎊收購WPP公司,開始收購一些小型廣告公司。
1987年,WPP以大部分貸款得來的5億6600萬美元現金強迫收購智威湯遜(J.Walter Thompson),震驚業界。
1989年,WPP以8億2500萬美元強迫收購奧美廣告(Ogilvy & Mather),成為全球最大的廣告集團。
2000年,WPP以47億美元收購全球第7大廣告公司揚雅廣告(Young & Rubicam)。
2003年, WPP以4.43億英鎊收購Cordiant集團(旗下擁有Bates,達彼思廣告)
2004年, WPP再次購買美國的精信廣告集團(Grey Global Group),獲得了精信環球廣告和Mediacom等.
2013年,WPP收購新華信國際信息諮詢(北京)有限公司(Sinotrust Market Research)—中國市場領先的市場研究和諮詢公司。
馬丁索羅
1986年,索羅離開了做了8年(1977-1985)財務總監、正處於巔峰時期的盛世廣告(Saatchi & Saatchi),以67.6萬美元收購了英國購物車製造公司 ——Wire & Plastic Products (WPP)。
索羅顯然沒有興趣去造購物車,而是去用他的購物車去搜刮他所感興趣的東西。
廣告業當然是他最熟悉的。
瘋狂收購
索羅在18個月內進行了15項收購,包括:1987年,以5.66億美元收購著名的智威湯遜公司,及其下屬的公關公司Hill & Knowlton(偉達)。1989年,索羅以8.64億美元收購了廣告教皇——大衛·奧格威創建的奧美廣告公司。2000年以不可思議的47億美元收購了揚·羅比凱廣告公司及其旗下的博雅公關、品牌形象設計公司——Landor(朗濤)。除了這三大國際性的廣告公司,索羅在不同國家、地區還收購了一些與廣告相關的公司,其中包括:位於2002年世界十大廣告集團之列的博報堂(擁有該集團25%股份)、旭通(擁有該集團20%股份)以及Cordiant傳播集團、2002年6月收購中國本土公關公司西岸諮詢(以奧美公關名義入股60%)、2003年7月28日與日本博報堂(WPP有20%的股份)入股上海廣告公司(WPP與博報堂各占25%,中方東浩集團占50%)等。
根據企業融資顧問公司Clarity提供的數據,WPP共進行了133起收購。
股權結構
WPP的股權結構相當分散,截至2002年5月,其主要股東與持股額為:WPP ESOP占4.17%、Putnam Investment Management占4.10%、Legg Mason占3.77%、摩根史坦利占3.14%、巴克萊銀行占3.00%,年收入58億美元的WPP集團迫於市場壓力,積極開展對外併購。繼2000-2001年接連吞併揚雅(Young & Rubicam,世界排名14位,2002年收入4.42億美元)和Tempus廣告集團後,2003年又以極低的代價買下Cordiant。WPP旗下擁有60多家傳播服務公司,業務囊括了市場研究、公共關係、互動行銷、視覺管理和諮詢等領域。
集團財務長Paul Richardson表示,Cordiant(2002年收入7.88億美元)的併入將給公司2004年的銷售收入增加3億英鎊。集團CEO馬丁·索瑞爾(Martin Sorrell)認為,此次收購將有助於加強WPP與國際大客戶的聯繫,實現公司在亞洲與拉美的業務拓展戰略目標。
繼2002年6月集團旗下的奧美公關購併中國公關公司北京西岸,組成西岸奧美信息諮詢服務公司(此舉使奧美成為在中國最大的公關公司)後,WPP又於同年11月收購上海廣告有限公司(曾是中國最大的廣告公司)25%股權。上海廣告公司總經理郭麗娟指出,根據WTO協定,2003年後合資廣告企業將可以由外資控股;2005年後外商可建立獨資公司,這必將吸引更多的跨國集團進入,市場競爭將更為激烈。
2003年3月,WPP下屬廣告公司之一,即擁有"亞洲最佳創意公司"美譽的新加坡百帝廣告(Batey Ads,1997年加入WPP)中國辦事處在上海開業;WPP同期在華開業的子公司還有上海同盟廣告公司。看來,WPP集團正以"鬆散"的管理模式全力推進其中國業務。
旗下公司
奧美
宋秩銘:現任奧美廣告大中國區董事長,具20餘年傳媒領域經驗,曾在國華廣告公司任AE,之後的6年曾在華威、聯廣等廣告代理公司任職。1985年協助國泰和O&M共同創立台灣第一家合資廣告代理商“台灣奧美廣告”。1992年擔任奧美中國區董事長,1994年起升任大中國區董事長。
奧美環球(Ogilvy & Mather Worldwide):於1948年由“現代廣告之父”大衛·奧格威(David Ogilvy)”在紐約始創。在中國、韓國和越南市場,奧美是第一家成立分支機構的外資廣告代理商,並擁有亞太區最大的關係行銷集團。2002年奧美以5.89億美元的總收入排名全球第11位。
過去50年來,奧美幫助許多跨國企業建立了品牌,如美國運通、西爾斯(Sears)、福特、殼牌、芭比、旁氏、多芬(Dove)、麥斯威爾、IBM、摩托羅拉、聯合利華和柯達等。
1991年,奧美與中國內地最大的國有廣告公司上海廣告公司合資成立了“上海奧美”。“奧美中國”已在上海、北京、廣州、香港、台灣等地開設辦事處,員工達1500餘名。“奧美中國”已成為全方位區域網路的組成部分,為客戶提供廣告、公共關係、顧客關係行銷、互動行銷、電話行銷、視覺管理、市場調研、促銷規劃和美術設計等全方位傳播服務,其在中國的客戶包括IBM、摩托羅拉、寶馬、殼牌、中美史克、柯達、肯德基、上海大眾、聯合利華和統一食品等。
為更好地向奧美的國際客戶提供中國策略諮詢,2003年2月,奧美公關國際集團在香港聘請麥健陸(James McGregor)為亞太區資深顧問。16年來,麥健陸在中國內地、台灣地區和印度擔任過記者、編輯和高級管理職務並從事過個人投資業務,他曾出任《華爾街日報》中國分社負責人、道瓊斯公司中國區首席代表及在華美國商會主席等職。
2003年3月,原台灣奧美集團董事長莊淑芬出任北京奧美集團董事長。莊於1985年加入奧美,1990年赴奧美倫敦分公司工作,2000年升任台灣奧美整合行銷傳播集團董事長。宋秩銘期望莊淑芬的加入,能對奧美在北京的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在杜邦委任奧美為其全球整合市場行銷與品牌管理代理商不久,奧美顧客關係行銷(Ogilvy One Worldwide)於2003年5月在亞太區的印度、中國、泰國和印尼推出新服務OneReach,以開拓當地城鎮市場。OneReach將奧美顧客關係行銷在電子媒體及資料庫行銷方面的技能與Outreach(隸屬於奧美集團)在二、三級城市及鄉鎮的行銷網路相結合,在這一個新市場中開發新的高端客戶。據悉,OneReach已在印度服務於聯合利華。
奧美顧客關係行銷亞太區總裁John Goodman指出,亞洲很多代理商分別在農村地區行銷、互動與顧客關係管理技術等方面取得進展,但迄今為止還沒有一家代理商整合和拓展這兩方面的服務。中國區董事總經理范慶南表示,中國的一級及沿海城市不論從媒體投放、渠道開發還是促銷活動來看都相當擁擠,二、三級城市及城鎮區域的"消費新星"已成為許多客戶的新目標,奧美希望憑藉新推出的服務來協助客戶開發這些新市場。
智威湯遜
JWT是智威湯遜的英文縮寫。 智威湯遜創始於1864年,是全球第一家廣告公司,也是全球第一家開展國際化作業的廣告公司。
自成立以來,智威湯遜(JWT)一直以“不斷自我創新,也不斷創造廣告事業”著稱於世。JWT首開先例的顧客產品調查、第一本雜誌指南、第一本農業指南、提供給國際投資人的第一本行銷指南、製作第一個電台表演秀、製作第一個商業電視傳播、第一個使用電腦策劃及媒體購買……。智威湯遜以品牌全行銷規劃(Thompson Total Branding),結合廣告、直效行銷、促銷、贊助及公關活動,致力於協助客戶達成短期業績成長,並創造長期的品牌價值。
時至今日,140周歲的JWT風采依舊,昂首躋身於世界4大頂尖廣告公司之列。JWT的大家庭有300多個分公司、辦事處的10000多名成員,遍布在全球六大洲的主要城市,為客戶提供全方位的品牌服務。目前智威湯遜隸屬於全球最大的傳播集團WPP。
JWT智威湯遜廣告公司不僅是全世界第一家廣告公司,同時他還有許多開創性的“第一”紀錄:
全球第一家提出“廣告不僅是賣產品訊息而是與消費者建立關係”理論的廣告公司”;
全球第一家提出並執行”Brand Idea” (品牌創意點)的廣告公司;
全球第一家以Research (市調)來企劃品牌的廣告公司;
全球第一家以Sex (性)做為廣告表現的廣告公司;
全球第一家運用電台廣播劇及電視劇做置入性行銷的廣告公司;
全球第一家設立 ”品牌策略規劃部門” 的廣告公司;
全球第一家與客戶(聯合利華)合作關係超過一百年的廣告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