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票圖案
郵票信息
志編號 T28 版別 影寫版 名稱 奔馬 全套枚數 10 發行日期 1978-5-5 全套面值 3.00元 | 全套售價 3.00元 發行機構 郵電部 印製機構 北京郵票廠 原作者 徐悲鴻 設計者 劉碩仁 整版枚數 50(10×5)、50(5×10) |
圖序 票圖名稱 面值(元) 票規格(mm) 齒孔度數 發行量(萬) 10-1 奔馬 0.04 30×40 P11.5×11 1500 10-2 奔馬 0.08 30×40 P11.5×11 2500 10-3 奔馬 0.08 30×40 P11.5×11 2500 10-4 奔馬 0.10 30×40 P11.5×11 1000 10-5 奔馬 0.20 30×40 P11.5×11 1000 10-6 奔馬 0.30 30×40 P11.5×11 1000 10-7 奔馬 0.40 40×30 P11×11.5 250 10-8 奔馬 0.50 40×30 P11×11.5 250 10-9 奔馬 0.60 40×30 P11×11.5 250 10-10 奔馬 0.70 40×30 P11×11.5 250 |
郵票介紹
奔馬原作為中國現代畫家、美術教育家徐悲鴻所繪。徐悲鴻(1895——1953),江蘇宜興人。長於油畫、國畫,尤精素描,兼工花鳥、風景、走獸。其作品簡練明快,蓬勃有趣。畫馬筆法奔放,尤見氣勢,馳譽中外。代表作品有《奔馬圖》等。
由於馬姿態優美,具有情感,奔騰起來雄健激昂,因此馬的形象備受畫家的青睞。古今中外有眾多的以畫馬見長的畫家,徐悲鴻是其中集大成的一位。
畫面是一齊奔騰的六匹駿馬,結構緊湊,主次分明,在馬向前奔騰的動姿中展現或回首觀望、或揚蹄奮飛、或左顧右盼的神態。此畫作於1942年,原作長95厘米,寬181厘米,設計者在畫面四周襯託了銀灰色花紋的綾邊,更增添了中國畫的意味,顯得質樸,典雅。
發行情況
1978年5月5日發行的T28《奔馬》郵票,全套10枚、小型張1枚。郵票發行量250萬套,型張25萬套。郵票由設計大師劉碩仁設計。票圖選取了徐悲鴻最具代表的奔馬畫,大多數創作於抗戰時期。每幅畫都有特殊的寓意,表達了他與全國人民一起抗戰到底的決心。畫幅中的奔馬,筆墨簡練,姿態各異,活龍
活現,氣勢磅礴,使人嘆為觀止。
奔馬小型張也用5色印製,打樣中又不斷對照真綾子調整墨色,使邊飾的色澤效果和真綾子非常接近,幾可亂真,許多人誤以為小型張是用綾子印成的。 10枚奔馬郵票和小型張放在一起,小型張上的群馬和每枚郵票上的單馬都在賓士跳動,幾乎能聽到噠噠的馬蹄聲,猶如萬馬奔騰,氣貫長虹,非常壯觀。郵票發行後,受到廣大集郵愛好者的歡迎和喜愛。在1980年全國集郵聯舉辦的建國30年最佳郵票評選活動中,《奔馬》郵票和小型張都被評為最佳特種郵票。
原畫簡介
1、1951年創作,這幅畫是在北京悲鴻故居里畫的。當時徐悲鴻作畫時,窗前綠樹成蔭,和往常一樣,他揮動墨汁淋漓的畫筆,只消十幾分鐘,一匹四蹄騰空的駿馬,便栩栩如生地躍然紙上。它面頰俊秀,神氣軒昂,筋骨強健,興致勃發,跳躍騰驤。畫面上題詩曰“山河百戰歸民主,剷除崎嶇大道平。”新中國的建立使徐的情感如解凍的春潮,一瀉千里,盡情抒發了對新中國的讚美。
2、1945年創作,原畫面上題字為“敷孟吾兄教之,卅四年歲闌悲鴻。”點明了作畫的時間和目的。
3、1948年6月創作,畫上題字曰“卅七年六月悲鴻想像漢時盛世天馬淶從西極陟流沙九夷服。”表達了徐悲鴻當時9迎接全中國解放的興奮心情。
4、1942年創,畫面題詩曰“水草尋常行處有,相期效死得長征”表達了徐悲鴻積極抗日的強烈願望。
5、1941年徐悲鴻在馬來西亞檳榔嶼創作,那時徐悲鴻為了救濟在戰火中失去家園而流離失所的祖國難民隻身遠走南洋,四次舉辦作品展覽,將全部賣畫的收入捐獻祖國救災。畫面題字曰“辛巳八月悲鴻時客檳城。”表現了徐悲鴻身居異鄉,為祖國抗戰事業踏踏實實盡力的精神和品質。PS原畫題詞“辛巳八月十日第二次長沙會戰憂心如焚,或者仍是前次之結果,也企予望之悲鴻時客檳城”。
6、1944年創作,這幅畫是在四川重慶嘉陵江北岸磐溪一間簡陋的木板房裡畫的。那時徐悲鴻在中央大學教課,同時在磐溪籌備中國美術學院。雖然他當時的畫價已很高,但賣畫的收入,多用來幫助貧寒的學生、教師和貧病的文化界人士,自己過著艱苦的生活。畫面右下角題字“問汝健足裹何用,為覓生芻盡日馳”意為:你為什麼要把健壯的腳包裹束縛起來呢?還是為尋找旺盛的生命力去盡力賓士吧!
關於這幅畫和這兩句詩還有一段故事。1931年夏徐悲鴻到南昌。一位酷愛美術的青年帶了作品前來請求指教,他叫傅抱石。徐悲鴻認真看了他的繪畫,臉上露出了驚異而喜悅的笑容。從傅抱石一幅幅作品和談吐中,徐悲鴻敏銳地覺察出這個青年不但刻苦努力,而且很有藝術才華。為了更全面地了解傅抱石,徐悲鴻親自到他家中拜訪。當時傅抱石正失業,徐悲鴻在簡陋的茅屋中,把傅抱石的全部作品細細品評了一遍。他覺得這是一塊埋沒在沙礫中的金子,應當發掘出來,使其放出燦爛的光彩。於是,徐悲鴻克制住對權貴豪門的反感,向江西省主席提出建議,傅抱石是江西難得的美術人才,如好好培養可以對中國美術事業做出不平凡的貢獻,應當讓他去留學擴大眼界。聽了徐悲鴻的意見省主席不置可否,卻婉轉地向徐悲鴻提出能否送一幅奔馬圖。徐悲鴻托人送去了這幅題有上述詩句的奔馬圖,並附信再次請求這位主席幫助傅抱石。由於徐悲鴻的極力推薦和幫助,傅抱石被選送留學深造。後抱石終成為著名的畫家。
7、1942年夏天創作,畫上題字為“壬午夏悲鴻”。
8、1939年5月在新加坡創作,畫面上題字為“自新先生雅教。騁容與兮,距萬里兮;安匹兮,龍為友。甘八年五月。星洲客中遣懷悲鴻”交代了繪畫的時間、地點和目的,又表達了畫家高遠的志向和美好的情懷。
9、1939年10月創作,畫上的題字為“己卯十月悲鴻”。
10、1944年冬天在四川重慶創作,畫上的題字為“卅七年冬至悲鴻客”。
小型張是一齊奔騰的六匹駿馬,結構緊湊,主次分明,在馬向前奔騰的動姿中展現或回首觀望、或揚蹄奮飛、或左顧右盼的神態。此畫作於1942年,原作長95厘米,寬181厘米,設計者在畫面四周襯託了銀灰色花紋的綾邊,更增添了中國畫的意味,顯得質樸,典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