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1 《體操運動》

T1 《體操運動》

T1 《體操運動》是郵電部發行,由北京郵票廠印刷,全套售價為0.48元,郵票設計者是鄒建軍。

郵票圖案

T1 《體操運動》 T1 《體操運動》
T1 《體操運動》 T1 《體操運動》
T1 《體操運動》 T1 《體操運動》
T1 《體操運動》 T1 《體操運動》
T1 《體操運動》 T1 《體操運動》
T1 《體操運動》 T1 《體操運動》

郵票信息

志編號 T1
版別 影寫版
名稱 體操運動
全套枚數 6
發行日期 1974-1-1
全套面值 0.48元
全套售價 0.48元
發行機構 郵電部
印製機構 北京郵票廠
攝影者
設計者 鄒建軍
整版枚數 50(10×5)
圖序 票圖名稱 面值(元) 票規格(mm) 齒孔度數 發行量(萬)
6-1 自由體操 0.08 30×40 P11.5×11 1000
6-2 吊環 0.08 30×40 P11.5×11 1000
6-3 平衡木 0.08 30×40 P11.5×11 1000
6-4 雙槓 0.08 30×40 P11.5×11 1000
6-5 高低槓 0.08 30×40 P11.5×11 1000
6-6 鞍馬 0.08 30×40 P11.5×11 1000

郵票介紹

“體操”是對所有體操項目的總稱,依據目的和任務,體操可分為基本體操和競技性體操兩大類。競技性體操,是指在賽場上以爭取勝利、獲得優異成績、爭奪獎牌為主要目的的一類體操。,競技性體操包括競技體操、藝術體操、健美操、技巧、蹦床五項運動。,競技體操男子項目有自由體操、鞍馬、吊環、跳馬、雙槓、單槓六項,女子項目有跳馬、高低槓、平衡木、自由體操四項。競技體操的歷史久遠,可以說是體操中的“老大哥”,因此現在人們還通常習慣用“體操”來稱呼“競技體操”。現代體操19世紀中葉傳入中國。1908年上海成立了中國體操學校。新中國成立後,體操事業得到迅速發展。自50年代起,中國體操隊參加世界體操錦標賽等各項比賽取得較好成績。1956年中國體操協會加入國際體操聯合會。1958年,中國體操隊第一次走出國門,參加在莫斯科舉辦的第十四屆世界體操錦標賽。到1973年中國男隊已進入世界前6名,女隊進入世界前10名。1974年第七屆亞運會,中國體操男女隊雙獲團體冠軍,在全能和單項比賽中獲六枚金牌、八枚銀牌和兩枚銅牌。為紀念中國體操運動取得的成績,郵電部特發行此套郵票。
中國已成為世界體操強國。
這套《體操運動》特種郵票,6幅圖案均為競技體操項目。

第1圖【自由體操】是現在競技體操運動中,可由男、女運動員分別參加的項目。它由翻騰、倒立、轉體、平衡、舞蹈、跳躍等動作組成。最早始於埃及。作為正式體育項目,是在19世紀初的德國,由一次體育表演中確立的。1911年,在第五屆世界體操錦標賽上,自由體操開始被列為世界比賽項目,1930年,男子自由體操個人比賽在第九屆世界體操錦標賽上首次出現。1952年,奧運會上,女子自由體操被列為正式比賽項目。李小雙在92年奧運上獲的過自由體操冠軍。鄒凱在08年,12年奧運上連續獲得冠軍。郵票畫面為女子自由體操的典型動作。
第2圖【吊環】為男子競技項目。代的吊環運動起源於法國,,稍後才傳入德國和義大利。1842年德國人製作了。套吊環動作應由比例大致相等的擺動、力量和靜止部分組成。這些動作之間的連線是通過懸垂、經過或成支撐,經過或成手倒立來完成的,以直臂完成動作為主。從1896年第一屆奧運會起,吊環就被列為正式比賽項目。08年陳一冰獲得奧運會冠軍。郵票畫面上身著白色運動裝的男運動員,在吊環上正做倒十字支撐的動作。
第3圖【平衡木】為女子競技項目。衡木是女子體操項目之一,1。平衡木在18世紀起源於德國,對運動員完成動作的準確性和控制身體平衡的能力有非常高的要求。1952年奧運上平衡木列為女子體操比賽項目。整套動作在長5米、寬僅10厘米的有限狹窄木面上進行各種跳步、轉體、波浪、平衡、造型及滾翻、軟翻、手翻、空翻,後空翻等技巧動作。需要運動員有平穩的控制能力及準確性,反應機敏靈活。2000年劉璇獲的奧運會該項目冠軍。2012鄧琳琳也獲取奧運冠軍、郵票畫面上為一女運動員,在平衡木上做騰空跨跳動作的瞬間。
第4圖【雙槓】為男子競技項目。 雙槓起源於德國。1811年德國體操家揚在柏林郊外的首次安裝這種體操器械。最初為體操訓練手段,19世紀40年代成為獨立的比賽項目。其動作包括各種支撐、懸垂完成的迴環、屈伸、倒立、轉體、騰越與空翻,以及各種用力動作和靜止動作對運動員的臂力支撐和平衡擺動要求較高。自第一屆奧運會起,便列為正式比賽項目。李小鵬在00年和08年奪得兩屆奧運會冠軍。馮喆在12年也獲得該項目奧運會金牌郵票畫面上為一男運動員,正在雙槓上做單臂倒立的動作,體現出這個項目力與險的特徵。
第5圖【高低槓】為女子競技項目。由雙槓演變而來,出現於19世紀後期。始於歐洲,主要是為適應女子的生理特點,雙槓進行了改裝,變成一高一低,便於女子完成練習。後來改成現在用鋼索牽引並可任意調整確定槓距的新式高低槓。其動作包括各式屈伸、迴環、繃槓、彈槓、擺越、換握和空翻等。1952年,第15屆奧運會高低槓進入了奧運會1984年馬燕紅為中國第一次奪得該項目奧運金牌,2008年何可欣再次為中國奪的高低槓金牌。郵票畫面上為一女運動員,正在高低槓上作大擺繃槓動作。
第6圖【鞍馬】為男子競技項目。在羅馬帝國末期,就用木馬進行軍事訓練了。1804年,古茨穆斯把馬鞍換成了鐵環,這就是現代鞍馬的雛型。現代比賽用鞍馬器械長160厘米,寬35厘米,馬背中央木環上沿離地面120厘米,離馬背12厘米,兩環相距40~45厘米。其動作為動力性,要求運動員不停頓地在馬的各個部位及縱、橫兩個方向上,做各種轉體、移位、交叉、全旋等動作。其節奏性較強,難度較高。此項目自第一屆奧運會便列入正式比賽,並於1936年的第11屆奧運會被正式確定為男子6項競技項目之一。體操王子李寧於1982年奪得該項目奧運會金牌,04奧運會和08奧運會上滕海濱和肖欽也相繼奪取冠軍。 郵票畫面上為一男運動員,正在鞍馬上作側撐雙腿全旋動作的情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