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進行沉降試驗時,有時會發現污泥沉降界面不清的現象,這是因為污泥中絮粒大小的差異懸殊造成的,大粒絮粒迅速沉降,細小絮粒緩慢沉降,形成一個非連續層。這種情況在污泥短期缺乏營養或由於污泥中毒而造成部分解絮時尤為明顯。
在進行沉降實驗時,也要注意觀察初始沉降情況。如果兩種污泥SV30相等,而初始5min內的沉降速度不同,其沉降性能也是不同的。因此,有人建議採用SV5,即5min的污泥沉降體積來判斷污泥沉降性能。
活性污泥中的絲狀菌數量與污泥的沉降性能密切有關。判斷污泥中絲狀菌數量的多少有兩種方法:其一是將污泥稀釋塗片染色觀察、測量,此法較麻煩,技術要求高但較精確;其二是在顯微鏡下觀察,目視評價。一般採用後一種方法,根據活性污泥中絲狀菌與菌膠團細菌的數量相對比例,分成五個等級:
0級:污泥中幾乎無絲狀菌存在。
±級:污泥中存在少量絲狀菌。
+級:存在中等數量的絲狀菌,但總量少於菌膠團細菌。
++級:存在大量絲狀菌,總量與菌膠團細菌大致相等。
+++級:污泥絮粒以絲狀菌為骨架,數量大於菌膠團細菌。
大多數活性污泥都有絲狀菌,它們是絲狀微生物的統稱。適量絲狀菌的存在,有助於改善活性污泥的性狀和提高淨化能力。但當污泥中絲狀菌數量超出正常範圍後,就會影響系統的穩定運行及處理效果。因為絲狀菌數量越多,則污泥的沉降性能越差。
當活性污泥中絲狀菌數量處於0~±級時,可在二沉池形成一層緻密的網狀污泥層,並黏附沉降速率較慢的細小泥粒,共同形成較大的絮粒一起下沉,故出水清澈,漂泥極少;當絲狀菌數量達++級以上時,大量絲狀菌由污泥絮粒中心向外伸展,往往形成“剌毛球”狀的活性污泥骨架,阻礙了絮粒間的壓縮,是污泥的SV30值升高,嚴重時SV30值接近100%,最終導致污泥膨脹、無法沉澱分離,使污泥在二沉池大量流失。因此,在管理中,當污泥中絲狀菌達到+級時,就應注意其數量的動態變化,若有繼續增多的趨勢,就必須及時採取適當措施來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