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介紹
中文劇情介紹:五個毫無關聯的女人,五個看似故事的故事。這五個女人由於她們的腳和鞋子而聯繫到了一起,在各自的生活軌道上搖擺著,為愛情、友誼、家庭、工作做著看似不經意但卻具決定性的選擇。阿戴麗這個人物給人一種義大利新現實主義的感覺,無論是從服裝、攝影還是藝術表現手法上都像是一個生活在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的女人。而萊伊萊則被導演打扮成一個類似莎士比亞筆下的人物。她很看重愛情,當她愛上一個人時便會處處為對方考慮,以至於忘記了自我。瑪麗卡曼是個生活在現代大都市的女孩。她常??分的忍耐和退讓。相比之下,阿尼達像是一個從故事書中走出的人物。她總是一副無辜的表情,似乎對所有東西都感到驚奇。在她的故事裡,從畫面、音樂到她頭頂飛過的飛機,以及那些跟她打招呼的人,每一個細節都極富戲劇感。最後一位女主角伊薩貝爾的生活則更像是一出被刻意安排的喜劇。打個比方,比如在那種模式化的喜劇情節中,演員總是會走錯方向,而且每次都要等到被同伴打才會發覺。
英文劇情介紹:"In life, we first organize large stones (Piedras) such as love, friendship, family, and a career." In this way, we will find space between these to fit smaller stones, our small necessities. If you act in an inverse way, you will not have the room for larger stones. The five protagonists of my film are women who have not been able to organize the large "stones" in their lives. Ramón Salazar, Spanish director defines his first feature Stones in this way. The film tells the parallel, conflicting trajectory of five women: Anita, Isabel, Adela, Leire, and Maricarmen. All are endeavoring to remove the stones that insistently appear in their path or, worst, that are in their shoes. They are five Cinderellas in search of prince charming and a new chance in life.
精彩劇照
幕後
馬德里五個女人的故事
本片秉承了西班牙電影一貫的風格,除了在事件的鋪陳上大下功夫,還在時空的轉換上頗費筆墨。這使得影片情節錯綜複雜,引人入勝。五個毫無關聯的女人,五個看似故事的故事。這五個女人的生活在導演的獨特視角下,由於她們的腳和鞋子而聯繫到了一起。影片中五個人在各自的生活軌道上搖擺著,各自為愛情、友誼、家庭、工作做著看似不經意但卻具決定性的選擇。
本片的看點之一是在人物的刻畫上,五個女子格具特點,很容易讓人記住,不會給觀眾以雷同之感。阿戴麗這個人物給人一種義大利新現實主義的感覺,無論是從服裝、攝影還是藝術表現手法上都像是一個生活在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的女人。而萊伊萊則被導演打扮成一個類似莎士比亞筆下的人物。她很看重愛情,當她愛上一個人時便會處處為對方考慮,以至於忘記了自我。瑪麗卡曼是個生活在現代大都市的女孩。她常常帶著自己的情緒去面對問題,卻又總是對生活過分的忍耐和退讓。相比之下,阿尼達像是一個從故事書中走出的人物。她總是一副無辜的表情,似乎對所有東西都感到驚奇。在她的故事裡,從畫面、音樂到她頭頂飛過的飛機,以及那些跟她打招呼的人,每一個細節都極富戲劇感。最後一位女主角伊薩貝爾的生活則更像是一出被刻意安排的喜劇。打個比方,比如在那種模式化的喜劇情節中,演員總是會走錯方向,而且每次都要等到被同伴打才會發覺。用導演的話說,這五個女子就像是五個沒有找到王子的灰姑娘,又踏上了第二次甚至第三次尋找幸福的道路。
除了五個各有特點的故事外,影片對馬德里城市的描寫也是另一個重要的看點。導演對馬德里的偏愛源自他在這裡五年的生活體驗。隨著對這個城市認識的一步步加深,這個城市也改變了他。對於馬德里的這種特殊情感早在 《蘑菇》 里就得以表達,這一次在《生命之石》中又一次展現出來。由於導演的特別鍾情,馬德里仿佛成了劇中的第六位女主角,她是其他五個人在情感上的嚮導。每當有情緒需要發泄時,她們便會沖向街頭,這時候的馬德里街道就像一個老友仔細傾聽著她們的訴說,然而每一次出現的街道的不同樣子又會影響主角們的情緒。看點之三:常看歐洲電影的人一定知道,在每一部影片背後比然蘊含著一個深奧的哲理。這可能是歐洲電影總是脫不開“小眾電影”名號的原因,但同時這也是它具有經久不衰的魅力所在。此片中導演以石頭作比,深入探討了“生活中什麼才是真正重要的?”這個問題。在導演看來,生活就像一個擺石子的遊戲。我們手裡握著許多大大小小的石子,要怎樣放才會剛剛合適呢?怎樣才不會以小失大呢?愛情、友誼和家庭是我們手中的大石子,應該首先擺放好。許多時候我們花了太多心思在一些次要的事情上,卻忘了手裡的大石子。當我們想起的時候才發現原來心的空間已被填滿,那意味著我們可能會永遠失去生命中很寶貴的那幾塊大石子。
影片中的五個女子一直在尋找處理愛情、家庭以及工作等等之間關係的方法。一般來說,我們能找到適當的空間來存放那些大石子,但有時我們卻無法將它們放好。這是本片人物遇到的共同問題。其實他們所表現出的困惑不僅僅是屬於她們的,也是屬於我們每一個人的。
背景
本片的導演雷蒙·薩拉撒爾1973年出生於西班牙的馬拉加,曾就讀於馬拉加戲劇藝術學院以及馬德里電影學院。1999年,他獨立製作了短片《蘑菇》(Hongos)。此片一開始以家用攝像機拍攝拍後改用35mm膠片。就是這樣一部低成本的獨立製作電影參選了當年的戈雅電影獎並在之後的世界各地電影節上共獲了47個獎項。在此之後,雷蒙一直在尋找新的靈感。《生命之石》劇本的創作過程持續了兩年,2002年這部電影才終於得以與大家見面。
影評
這是一部優秀的西班牙電影。表現手法別具一格,情節設定巧妙,這些都為影片增色不少。再加上影片的深刻內涵以及精妙比喻,看後使人回味無窮。總之,這是一部值得一看再看的電影。由於情節的複雜可能會使影片顯得有些晦澀難懂,但對於喜愛西班牙及歐洲電影的朋友來說,這部《生命之石》實在應歸入收藏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