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N-12反艦飛彈

SS-N-12反艦飛彈

SS-N-12反艦飛彈(24枚)位於二甲艦首中部,由二甲至九甲,跨7層深度達20多米的反艦飛彈庫中,與24枚魚雷同庫存放,用於打擊航空母艦和大型水面艦艇及艦隊。SS-N-12反艦飛彈是當年“基輔”號最大、最具殺傷性的戰略武器,所以用來儲存它的這個彈藥庫也成為“基輔”號防護最為嚴密的地方。

(圖)SS-N-12反艦飛彈SS-N-12反艦飛彈

簡介

在反艦方面,基輔號上最有力的拳頭武器就是SS-N-12反艦飛彈,該飛彈射程遠,速度快,威力大,具有一定的威懾力。基輔號上裝備有4座雙聯裝SS-N-12反艦飛彈發射裝置,可同時發射8枚飛彈,可二次裝填,三次裝填,基輔號航母可攜帶24枚SS-N-12反艦飛彈。

SS-N-12反艦飛彈,北約綽號“玄武岩”或者“沙箱”。“玄武岩”是一種質地堅硬的岩石,“沙箱”是一種南美劇毒的毒蛇,用玄武岩和沙箱稱呼SS-N-12反艦飛彈,可見該飛彈威力之大,戰鬥力之猛。SS-N-12反艦飛彈,彈長11.7米,彈徑800毫米,彈翼摺疊直徑1.8米,展開直徑2.6米,最大射程550千米,飛行速度2.5馬赫,戰鬥全重5噸,戰鬥部1噸,可搭載20萬噸當量核彈頭。該飛彈1975年裝備蘇聯海軍,雖時隔30多年,該飛彈仍是一種較為尖端的反艦利器。

反潛方面,基輔號裝備有SUW-N-1反潛飛彈533型魚雷以及RBU6000反潛火箭,三種反潛兵器構成了基輔號航母單艦反潛的遠中近體系。

發展史

(圖)SS-N-12反艦飛彈瓦良格號配有16枚SS-N-12超音速反艦飛彈

重型遠程反艦飛彈是由前蘇聯切洛梅伊設計局在上世紀五十年代開始研製的一種重型遠程超音速反艦飛彈,是蘇聯第二代遠程艦射和潛射飛航式反艦飛彈。

由於第一代SS-N-3“沙道克”反艦飛彈的性能無法滿足需要,所以蘇聯人研製了“玄武岩”。“玄武岩”於1973年研製成功,1976年開始裝備蘇聯海軍“光榮”級巡洋艦“回聲”級巡航飛彈核潛艇以及“基輔”級航母。

目前俄羅斯海軍依然裝備有相當數量的該型飛彈(靈雲註:改進型P-1000)。P-500/SS-N-12“玄武岩”重型遠程反艦飛彈彈長11.7米,重4.8噸,彈徑880毫米、翼展2.6米,飛行速度2.5馬赫,最大射程550公里,最大巡航高度約13500米,彈頭為1噸規炸藥和5萬噸TNT當量的核炸藥,彈體為鈦合金製造,動力裝置為液體火箭衝壓發動機加兩具外掛固體火箭助推器,制導方式為被動/主動雷達 中段航空/衛星中續制導模式。與現役俄羅斯其他反艦飛彈不同,“玄武岩”不是掠海攻擊模式而是採用先高空、後/低空最後俯衝攻擊的攻艦模式。 

用途

(圖)“莫斯科”號吊裝P-500“玄武岩”反艦飛彈“莫斯科”號吊裝P-500“玄武岩”反艦飛彈

SS-N-12主要用於打擊敵航空母艦和其它大型作戰艦,它是光榮級最重要的對艦武器。該型飛彈彈長11.7米,彈徑0.88米,飛彈在無中繼制導時射程為50千米,在有中繼制導時為550千米,飛行速度為1.7~2.5馬赫,發射質量4800千克,戰鬥部重1000千克,並可與核裝藥互換。飛彈採用慣導 中繼修正 主動雷達未制導方式,須依賴艦上裝設的“活力皿”衛星數據接收系統和卡-27直升機進行中繼制導。該型飛彈具有射程遠,飛行速度快、抗干擾強、戰鬥部威力大、命中率高、毀傷能力強等特點。艦上16枚飛彈進行連續發射所形成的“飽和攻擊”,再加上2.5倍音速的飛行速度將使敵艦上的對空火力防不勝防。

缺陷

(圖)SS-N-12反艦飛彈“戈爾什科夫”號航空母艦6座雙聯SS-N-12反艦飛彈發射裝置(備彈24枚)

在P-500/SS-N-12“玄武岩”重型遠程超音速反艦飛彈在裝備前蘇聯海軍後,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成為前蘇聯海軍重要反航母武器,曾經是令美國海軍相當恐懼的一種武器。

該彈有很多缺陷,首先該彈發動機屬於早期衝壓式噴氣發動機,需要外掛助推火箭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作為前蘇聯第二帶超音速反艦飛彈,“玄武岩”雖然射程遠威力大,但該彈最大的缺陷是攻擊彈道呆板,尤其是攻艦末端不具備任何複雜的機動規避彈道模式,而且其巡航高度相對高,這造成“玄武岩”一旦被對方發現容易遭到攔截。伴隨美國海軍“宙斯盾”系統的成熟以及F-14“雄貓”重型戰鬥機 AIM-54“不死鳥”重型遠程空-空飛彈攔截組合的成軍,到上世紀80年代前期,美國海軍基本具備了攔截P-500/SS-N-12“玄武岩”重型遠程反艦飛彈的能力。這使前蘇聯海軍感到很大威脅,最終促成舉世聞名的前蘇聯/俄羅斯海軍最著名的航母殺手P―700“花崗岩”/SS-N-19“海難”重型超遠程超音速反艦飛彈的誕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