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在二次大戰爆發之前,德國空軍轟炸機部隊握有的首批軍機皆有性能上的缺陷,有些設計初衷主要是民航機。唯一只有Ju 88轟炸機符合現代化設計但還是有頗多的性能問題。其中最大問題在於過小的彈艙導致要將額外的炸彈掛載於機翼區域進而拖累性能。
技術參數
基本信息
乘員: 4
長度: 17.8 m
翼展: 22.7 m
高度: 4.50 m
翼面積: 64.6 m²
載重: 20,950 kg
最大起飛重量: 21,000 kg
發動機: 2×戴姆勒-賓士 DB 606 24-汽缸發動機,這款發動機是將兩具DB 601倒V 12汽缸發動機組合在一起,每個 2,700 PS(1,985 kW, 2,663 hp)
製造公司:Junkers Flugzeug und Motorwerke AG
性能參數
最高速度: 620 km/h
航程: 2,700 km
實用升限: 9,300 m
爬升率: 435 m/min
武器裝備
4 × 13毫米 (.51吋) MG 131機槍
1 × 15毫米 (.59吋) MG 151 機炮或是20毫米MG 151/20機炮
3,000公斤 (6,610磅)炸彈
設計與開發
容克從1937年開始就以Ju 88改良型進行許多的性能實驗,並採用Jumo 222或是223直列型。但沒有試圖去針對這些版本著手進行深入的設計,但在1939年海因里希 海爾頓離開亨克轉往容克任職後,在5月時,容克隨即將EF.74設計案遞交帝國航空部。 該設計案由於整體布局與大部分的機身與機翼與Ju 88相比只是給予一定程度的放大,故含有某個程度的Ju 88設計概念。 機鼻則採用新穎的氣密型駕駛艙設計。 所有的武裝系統則為遙控型,但遙控武裝的區域恐有破壞機身的氣密性的可能。為可以安裝3,630 kg (8,000 lb)等級的炸彈艙則將機身給予延長,故機翼無須額外的掛載點。由於得益炸彈全內掛化與Jumo 222複合式發動機這兩項優點,與Ju 88相比該機的性能有大幅的躍進。
根據帝國航空部在1939年7月所發布有關於轟炸機 B計畫案的主要性能參數時,Ju 88則是第二架被德國空軍回溯定義為Bomber A的飛機。(根據1936的原始規劃,當時計畫的主要性能參數即為後來的He 177轟炸機)轟炸機 B計畫目的準備以EF.74或是類似的新機種要替換德國空軍底下所有服役中的中型轟炸機。 Bomber B的性能要求如下:速度與武裝須優於Ju 88,航程須含蓋英倫三島,有高高度飛行能力;配置氣密型駕駛艙,載彈量可達4,000 kg (8,820 lb)。 雖有數家航太廠提出計畫案,但內部早以預定EF.74為獲勝者,還是有廠商開發出原型機如Fw 191轟炸機與Do 317轟炸機,Hs 130轟炸機甚至曾被考慮為後期競標機。
組裝原型機的作業隨後展開,第一架原型機於1940年中期組裝完成。 動力來源則預定使用2具24-汽缸 Jumo 222發動機;此為6排,每一排有4具汽缸等級的複合式發動機,但由於Jumo 222開發的問題頻傳,故原型機試飛是採用BMW 801星型發動機作為替代品。 到1941年10月為止,Jumo 222發動機的品質都達不到合格的標準,這一點讓他們認清在短期之內是無法進行全面性的大規模量產。 在1942年5月時,當Jumo 222發動機很明顯的無法成為一個可行的發動機來源時。 容克提議安裝同樣也是屬於焊接型的戴姆勒·賓士DB 606發動機,這個決定讓大元帥赫爾曼·戈林在四個月之後不斷抱怨有關於He 177轟炸機無止盡的發動機問題。
型號演變
Ju 288A :機身和機翼部分與Ju 88相同,用戴姆勒·賓士的發動機代替Jumo 222發動機。
Ju288B :在Ju 288A原型機的基礎上放大機身,配備了更好的防禦武器。
Ju288C :兩台戴姆勒·賓士DB 606為動力源,計畫1944年投入生產,但最終生產計畫取消。
Ju288D :在Ju 288C基礎上改進尾部裝備。
Ju288G :反艦版設計,配備有355毫米(14英寸)無后座力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