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因
INPH病因至今未明,有人稱之為熱帶脾腫大、肝內門脈硬化症、非肝硬化性門脈纖維化、肝內門靜脈閉塞、班替氏綜合徵等。近一年個世紀人們一直沿用Banti氏綜合症這個籠統的概念,Banti本人認為門脈高壓的原因在脾,經大量研究INPH的直接原不在脾,而在於肝內中心門靜脈。60年代以來國外一些學者發現某些病例原因不明出現脾腫大、門脈高壓,病理表現為肝內中等大小靜脈支的纖維化及閉塞性病變,使門靜脈血流受阻,門脈壓力升高脾腫大,肝外觀及肝功正常,肝小葉結構基本正常,無假小葉,匯管區纖維化有細胞浸潤,病變均不發展為肝硬變,提出特發性門脈高壓(Idiopathic Nonsclerosis Portalhypertension INPH)的概念,認為是肝硬變前期的一種特殊類型。有報導INPH發病原因可能與下列因素有關:
1、某些化學物質,有人認為有機砷等毒性物質及細胞毒性藥物可以引起本病;
2、免疫性疾病,Tokushigek等觀察到INPH患者的免疫球蛋白水平增高,自身抗體及T細胞活性增高,因此認為持續的免疫異常或自身免疫反應可能是本病的病因。
3、動物試驗發現INPH與腹腔感染引起的內毒素血症有關。Boyer等認為腹腔內感染引起的門靜脈炎症可能是其病因,產褥熱、細菌性腸炎及任何累及肝內門脈分支的炎症亦與本病有關。國內譚毓銓等研究證實,腹腔內感染是IPH的發病原因之一,其機理尚不清楚。也有人認為全身或腹腔感染與本病有一定關係;
4、還有報導表明遺傳因素參與INPH發病,如IPH有家族聚集現象,其HLA-DR3出現頻率高與健康對照組。
5 、有人研究INPH患者血清中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明顯升高,此兩種血管活性因子在門脈高壓病理過程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臨床表現
主要表現為脾大、脾功能亢進、食管胃底靜脈曲張、反覆上消化道出血、全血細胞減少。肝功能正常或輕度受損,病程中沒有黃疸、腹水、和肝性腦病。只有少數病人可有腹痛或少量腹水。據報導,INPH患者的全身狀況一般良好,對反覆出血的耐受性明顯優於肝硬變門脈高壓症患者。INPH患者的肝臟可縮小,也可大於正常。
三、輔助檢查
下列特殊檢查有助於IPH的診斷:
1、閃爍掃描:採用99Tc膠體放射顯影顯示肝影正常或大小正常,脾臟腫大,而骨髓幾乎不顯影;
2、肝靜脈、門靜脈造影均通暢,且有特徵性表現,門脈主幹擴張,中等門脈分支數目減少,外周門脈分支突然截斷;
3、腹腔鏡檢查與肝活檢:肝臟表面光滑呈棕紅色或有局限性凹陷,肝包膜有增厚感。肝活檢顯示門脈區纖維組織增生而無假小葉結節形成,沒有瀰漫性纖維增生及再生結節。
四、病理
1、 INPH肉眼所見:
靜脈改變:無肝內、外門靜脈系統及肝靜脈內阻塞,而常見門靜脈主幹及其肝內一、二級分支內腔擴張。未經脾切除患者的屍檢,2.8%可見門靜脈血栓,脾切除者發生率更高。多數為新鮮血栓,系死亡前形成。發生門靜脈血栓者,有閉塞性血栓的繼發改變或血栓激化。也可見門靜脈玻璃樣變與鈣化。
肝病變以缺乏肝硬化為特徵。重量變化很大(380-1800g),可從無改變到明顯減輕,也有少數腫大,多數在900g左右。肝臟可光滑,但多凹凸不平,肝臟外觀可呈結節狀改變,被膜皺褶,可見肝萎縮變形。肝臟切面上偶可見大結節在肝門部壓迫門靜脈。切面以被膜下肝萎縮、細胞消失為特徵,肝重量為減輕患者亦然。可見大型門靜脈、肝靜脈分支預肝被膜異常靠近或兩靜脈異常接近等肝萎縮性改變。有的病例被膜下肝實質被纖維組織分割形成肝硬化樣結節,但遠離被膜處肝組織萎縮輕或無纖維化。
2、 INPH組織學改變:
匯管區纖維與門脈細分支的破壞:匯管區纖維化與門靜脈細分支的硬化、狹窄、閉塞為本症特徵,常可見彈力纖維增加。也有門靜脈末梢擴張的區域。也可見僅有小膽管與小動脈的未成熟匯管區。在中等大小匯管區,門靜脈分支管壁可出現不規則纖維性肥厚或平滑肌細胞增生,稱為門靜脈硬化症,血管中層和內膜纖維增厚,彈性纖維顯著增多, 可見血栓形成,細小的門靜脈支閉塞消失, 無明顯炎症細胞浸潤,沿門脈及其分支顯著的血管周圍纖維化是其重要特徵,並可因病例及區域不同而病變程度各異。
肝實質萎縮與血流路徑異常:肝萎縮是INPH的又一特徵性改變。肝小葉縮小或消失。可見嗜酸性固縮肝細胞,是與缺血相關的凋亡改變。偶見肝細胞灶狀壞死。84%IPH患者可見靜脈腔異常擴張,導致血流通路異常,按匯管區與門靜脈結合方式,通路異常按出現頻率依次可分為3類:與會管區比賽的門靜脈分支相接型;與匯管區內開放的門靜脈分支相連型,以及與匯管區部分開放的門靜脈支相連線型。高壓門靜脈血從上述側支循環進入肝竇,營養肝細胞。這與肝硬化時所見的肝靜脈分流不同。是肝內微循環異常的表現。
肝纖維化:IPH是肝內可見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纖維化,均為缺乏細胞成分的纖維化。小葉內城纖細的纖維束,多位波浪狀的膠原纖維。與門靜脈區域的纖維化物直接關係,肝細胞周圍也有輕度纖維沉積。有些部位可見從匯管區伸出的纖維性間隔,但多不完全。在接近肝門部或大型匯管區可見完全分割,在肝被膜下也可見完全分割肝實質的纖維化。需與小結節性肝硬化等完全分割性肝硬化鑑別。在肝萎縮病例可見明顯中央靜脈或小葉下肝靜脈分支的纖維化,特別是內皮下纖維化,並可見小葉中央肝細胞周圍纖維化。也有病例呈明顯的小膽管、小葉間膽管的纖維化,類似硬化性膽管炎。
肝細胞再生:INPH是缺乏肝細胞再生的肝疾患。組織學檢查無肝細胞變化或壞死,肝小葉結構正常,無假小葉形成。超微結構研究顯示,肝細胞間的細胞膜微絨毛化,但肝細胞質內成分正常。
五、診斷依據
INPH的診斷:常由於對INPH認識不足而致漏診,參考日本1993年修訂的標準,有以下幾條可考慮INPH的診斷:
1 、有脾大、貧血和門脈高壓的臨床表現;
2 、能除外已知原因的肝硬化、肝外門靜脈阻塞和肝靜脈阻塞、血液病、先天性肝纖維化;
3、超聲檢查提示脾靜脈、門靜脈增寬;
4 、經皮門脈造影見門脈中小支走行異常和分支異常,肝外門靜脈無阻塞;
5、門靜脈壓(pvh)升高,肝靜脈嵌塞壓(HVPH)正常。
6 、腹腔鏡檢查可見肝表面不平,但無肝硬化表現;
7、組織學鏡檢可見門脈末梢支破潰伴有纖維化。
六、鑑別診斷
對嘔血病人首先鑑別血源於消化系統或是呼吸系統,如為消化系統應注意本病的鑑別。確立INPH診斷必須排除各種原因肝硬化,血吸蟲纖維化和肝外門靜脈阻塞。臨床中有門脈高壓症表現而無門脈阻塞和肝病者,基本可診斷本病,但最終需經病理證實。
與慢性遷延性肝炎鑑別,INPH患者脾動脈血流量與慢性遷延性肝炎比較增加近3倍,脾臟體積增大約5倍,其肝外和肝內門脈血管阻力(RPV)是慢性遷延性肝炎患者的3倍或4倍。
與肝硬化患者鑑別,門脈血流量(Qpv)和脾靜脈血流量(qsv)在非脾大的肝硬化、脾大肝硬化、IPH依次增大,脾腫大肝硬化肝內分流指數為(40.0±25.8%)顯著高於無脾腫大者(18.4±21.8%),IPH肝內分流指數則為(4.7±3.7%)可忽略不計。可見脾大肝硬化患者與INPH比較竇後阻力顯著增高,而竇前阻力則顯著低於INPH。
七、治療
INPH患者因無肝硬化,其遠期預後較肝硬化門脈高壓為佳,復發可能性較小。本病治療主要針對出血和脾亢。
1、外科治療:本病主要死因是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因此治療出血和預防復發是關鍵問題。對於無肝功能衰竭者首選手術治療。可以作門奇靜脈斷流術、脾切除斷流術或門體分流術。對於不能耐受手術或術後再發靜脈曲張破裂出血者,可以採用內鏡下注射硬化劑或內鏡下套扎治療。據吳俊超等經驗,食道胃底靜脈曲張套扎治療是一種有效的治療方法。Hirotas等用介入放射方法治療5例INPH患者也取得了較好的效果。還有人認為INPH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是出血,故主張做預防性分流術。
2、內科治療以針對出血和脾亢為主,其藥物降低門脈壓力的效果優於肝硬化門脈高壓患者。
國內外新進展
關於特發行門脈高壓症(IPH)的病因,歷來學者們多從相關臟器如肝臟、脾臟發生的病變進行論述,有多種學說:Banti提出Banti病時認為病因在脾臟,主張脾源說。美國學者認為們賤賣血栓形成是門脈高壓形成的原因,主張肝源說。日本學者認為單純以肝纖維化,肝內血栓形成或脾腫大、脾血流量增加引起門脈高壓等單一臟器因素做出IPH病因學解釋尚顯欠缺,因而提出本病的發生是肝臟、脾臟內皮細胞和淋巴細胞反映的綜合結果。
近來學者們進行了多項IPH的病因學研究。綜合各種學說和免疫學實驗結論,提出以下IPH病因假說:
1、持續感染學說,肝臟門脈系統的感染,繼而假定對於感染刺激發生過免疫反應,特別是肝臟內皮系統功能障礙、脾臟淋巴細胞強烈反應形成脾腫大和門脈末梢血管破壞,進而脾血流量增加,脾臟細胞釋放細胞因子加重肝臟門脈區域纖維化,而肝臟門靜脈分支狹窄閉鎖,引起門脈系統鬱血,加重脾腫大,出現門脈高壓症。
2、超級抗原學說,超級抗原進入生物體內激活具有特定Vβ基因的T細胞,產生大量細胞因子,誘導產生急性炎症反應。但IPH無急性反應期
3、自身免疫反應學說,中年女性多發,含有自身抗體的高r球蛋白血症及AMLR低反應性等,但本病患者與通常自身免疫病不同之處在於對類固醇激素的反應性,疾病病程中病情起伏和CPR炎症反應陽性等。
綜上,持續感染學說解釋更為合理,但尚缺乏細菌學培養和組織學證據。通過不斷地觀察與試驗,期待這方面更詳細的研究,以進一步明確IPH的病因和發病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