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I2I
I2I就是將IP和ID的關係打通,實現跨站溝通,獲知IP的背後是誰。假設,某老闆做紅酒生意,有一個手機簡訊群發器,路人甲走過來推銷,說有10萬個手機號碼,但不知道都是誰的,某老闆不要。路人乙走過來推銷,說有10萬個手機號碼,這些號碼有9萬個是老闆的,1萬個是經常買紅酒的,某老闆買下這些號碼。路人甲為什麼賣不出?原因是搞不清楚號碼是誰的,找不到目標顧客。路人乙為什麼能賣出?這是因為可以搞清楚號碼是誰的,找到了目標顧客。
如果一個網站實行實名認證,將手機號碼比之於一個IP,將實名認證比之於手機的主人(ID)。這樣,搜尋引擎借實名認證就搞清楚了IP的背後是誰,像路人乙一樣讓手機號碼變得值錢了(打個比方,炒賣手機號碼違法)。
搜尋引擎能不能不做I2I
你可以不做I2I,但是你的對手做不做?騰訊的QQ客戶端,從技術上講可以最快解決I2I,了解IP的背後是誰?加速搜尋引擎在用戶行為方面的分析,讓搜尋引擎的廣告變得更精準。騰訊發力網站數據統計會是早晚的事情。
搜尋引擎盈利的核心業務是什麼
關鍵字廣告。一個具備“I2I”分析能力的搜尋引擎,肯定能大幅度提升關鍵字廣告的精準行銷。假設:一個IP為“111.111.111.111”的用戶張三登入了實名微博,然後張三又登入了另一個網站,如果這個網站又使用了這家搜尋引擎的統計服務,同時又掛了搜尋引擎的聯盟廣告。發生的現象是什麼?統計服務根據IP為“111.111.111.111”告訴搜尋引擎的關鍵字廣告系統,張三來了,快投放針對張三的廣告。微博是什麼
微博除了是媒體或社交,還會是一個自我曝光的平台。你正在做什麼?你喜歡關注什麼?你自曝的內容越多,登記的認證信息越準確,越是有助於數據分析,精準地向你推送哪些廣告。你的姓名、地區、年齡、性別、學歷、社會關係、愛好、收入、消費等數據,過去搜尋引擎是很難分析的,要搞一大堆數據模型和恐怖的算法,結果還不是精確的。聯盟網站掛著它的聯盟廣告,它的廣告系統也搞不清楚每個IP的背後是誰?現在一下子就解決了。你實名了:IP111.111.111.111的訪客叫張三,北京大學畢業,工商管理碩士,男,31歲,未婚,愛好旅遊、攝影、體育和文學,年薪20萬,住在北京X區X街,工作單位XX公司,職務XX部門經理。在微博發的圖片是佳能單眼(廣告不要推尼康鏡頭)。在微博談的是籃球(廣告推籃球鞋,不要推足球鞋)。
I2I時代讓微廣告崛起
我在2010年1月就提出了微世紀和微商業概念,微博雲信息的背後是商業價值。分析微數據的概念就是當微部落格發布一條信息“我下周去北京”。微部落格看到的酒店廣告,這間酒店是在北京的,而不是在廣州。如果你在Google搜尋酒店,搜尋引擎的廣告不知道你去北京,你必須要用“北京酒店”的關鍵字。然後,這個ID去瀏覽其它網站的頁面,也能看到北京主題的廣告。這在以前是不可能做到的,而在I2I時代,這種想法終會變成現實,你在搜尋引擎輸入“酒店”,會預知你找北京的酒店,而不是要找上海的酒店。微廣告是把廣告投放給哪個人或哪類人,這是革命性的變化!一家銷售高爾夫球會員卡的公司,可以在投放廣告時候選擇高管、老闆這樣的目標客戶來投放,可以區分這是外資公司的高管,還是民營企業的高管?是大公司的老闆,還是小公司的老闆。如果客戶想把高爾夫球會員卡賣給“張三”,微廣告就會出現在“張三”的眼前。故此,微廣告是針對目標客戶的訂製廣告,屬於一個廣告計畫,是以個人為中心,以個人為目標的廣告計畫。
微廣告時代有巨大的利益鏈驅動
我們聽說過有搜尋引擎把廣告當作是搜尋結果來展示。I2I時代不需要這樣做了。這一千萬的ID都是有能力投資第二套房的,在CCTV做廣告不知道哪個張三李四會買第二套,可是這個搜尋引擎的I2I知道住在廣州某街18號1203室的李四想買;這兩百萬的ID今年準備買車,汽車品牌你要不要針對這些ID投放廣告;這兩千萬的ID是白領麗人,經常購買服裝,服裝品牌你要不要針對這些ID投放廣告;這三千萬的ID正在談戀愛,鮮花網站你要不要針對這些ID投放廣告?I2I與網站數據統計的發展前景
如果I2I是搜尋引擎下一輪的發展浪潮,那么搜尋引擎會布局收購網站統計公司,或者是要做大網站統計。從這點來看,經營網站統計是有前景的,它解決了“來者何人,報上名來”的問題。如果國內只有5家網站統計,每家值兩億,你全部買下來,價值肯定會超過10億。騰訊和阿里巴巴的收購都做對了,網站集成統計和搜尋引擎都是具有戰略意義的,站長也會樂意提高收入。做通行ID也是這種情況,一旦和商業模式掛鈎,就能實現強大的數據行銷。解決了I2I,解密網路謠言也相對容易多了。例如一個造謠帖,這是誰發的?過去只看到一個發帖的IP“111.111.111.111”,但是,如果這個“111.111.111.111”登錄過其它網站有實名認證的關聯ID,那么I2I的分析能告訴公安“111.111.111.111”是張三,通過ID和IP的相互偵察,張三還有什麼網站的ID,這一年都上過哪些網站,瀏覽過哪些頁面。還有,在造謠帖圍觀和發言的網民都有誰,他們叫什麼名字。
I2I還可以通過邏輯來判斷ID是誰。例如IP“111.111.111.111”登錄了十個不同的網站。
1.通過某個網站的ID來認定。如果都沒有使用ID,那么就通過下面的方式綜合判斷。
2.通過地區來識別,如果大部分的統計都顯示此ID的主人在廣州,那么來自外地的IP可以初步排除。
3.帶有ID特徵的網址連結結構,如name.abc.com和www.abc.com/name結構的頁面,這些頁面通常只有ID用戶才會經常登錄和停留較長的時間。當出現兩個或三個以上的網站,識別率會不斷提高。
4.從來源上判斷,IP“111.111.111.112”從搜尋關鍵字來到這個name.abc.com的頁面,IP“111.111.111.111”從收藏夾來到頁面的,相比較,後面的IP更像是ID的主人。
5.從客戶端的反饋來判斷。某些客戶端會讓用戶參與產品反饋,或者掃描了什麼上傳,網頁的瀏覽統計,你無從知曉這些數據,但是掌握數據的人可以。搜尋引擎會不會藉此分析I2I?它肯定不會公然對用戶說“我們分析了你,然後針對你投放了廣告”。
如何通過IP、數據、邏輯和行為科學來判斷IP是誰,應該還有更多方法,這些就留給專家研究了。最後的假設,一個人犯了事,跑路了,某日弄了假的身份證去上網,無意使用了以前的某個ID,假設警察已合法偵察ID的數據,那么他在上網時被捕會莫名其妙。他不知道,通過I2I能從一個IP或ID偵察他其它ID。
I2I肯定會引發用戶上網隱私的思考,甚至是聲討,但是一個公司去研究I2I的時候,他們肯定會從法律和技術的層面去規避風險,因為他們不缺錢,也不缺專家和法律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