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ma Lazarus

Emma Lazarus

Emma Lazarus(1849.07.22 – 1887.11.19) 是出生於紐約的美國猶太詩人。最著名的代表作品是十四行詩“The New Colossus”(新巨人),自由女神像青銅牌匾上的銘文即是此詩的節選。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Lazarus是Moshe Lazarus和Esther Nathan的七個孩子中的第四個,是葡萄牙塞法里的猶太人,他們的家族從殖民時期就定居在紐約。

從很小的時候起,她就學習了美國和歐洲的文學,以及包括德語、法語和義大利語在內的幾種語言。她的作品引起了拉爾夫·沃爾多·愛默生的注意。他和她通信直到他去世。

她兩次去歐洲,第一次是在1885年5月,父親在三月去世,1887年9月又去世。她在第二次旅行後重病回到紐約,兩個月後於1887年11月19日去世,最有可能是霍奇金淋巴瘤。Lazarus被埋葬在布魯克林區的貝思奧洛姆公墓。

文學生涯

她十幾歲時開始寫詩和翻譯詩歌,並在19世紀60年代出版德國詩歌的翻譯,特別是約翰·沃爾夫岡·馮·歌德和海因里希的詩歌。她的父親在1866年私下印刷了她的第一部作品,第二年,她的第一部作品“《詩歌與翻譯》(1867年)出現在商業媒體上。這本書引起了拉爾夫·沃爾多·愛默生等人的注意。在接下來的十年里,拉撒路出版了第二卷詩歌,《Admetus和其他詩歌》(1871年);小說《艾莉德:歌德生平中的一集》(1874年); 和Spagnoletto(1876)中的戲劇。她還寫了一部小說和兩部戲劇。

Emma Lazarus Emma Lazarus

Lazarus在讀了喬治·艾略特小說《Daniel Deronda》之後,開始對她的猶太血統更感興趣,她在1880年代早期就聽說過俄國大屠殺,她通過詩歌和散文來反對俄羅斯對猶太人的迫害,出版了一部辯論小說《 The Century》(1882年)和《Semite of a Semite:The Dance to Death and Their Poems》(1882年),是探索猶太裔美國人鬥爭的首批文學作品之一。她也開始把猶太詩人的作品翻譯成英文。大量脫離俄國殖民統治的白種人,東歐德系猶太人在1882冬季移居紐約。拉撒路教技術教育,幫助他們自立。拉撒路是最早成功和高度可見的猶太裔美國作家之一。她被稱為猶太復國運動的重要先驅。十三年前她開始使用猶太復國主義這一術語,並在猶太復國主義的概念廣泛流傳之前主張建立猶太家園。在Semite的歌曲出版後,她前往英國和法國,與羅伯特·布朗寧和威廉·莫里斯等詩人和作家會面並結識。在她返回美國後,她被委託寫一首詩來幫助為自由女神像的基座籌集資金。她最初拒絕了,然後寫了一首紀念移民困境的十四行詩。1903年,這首1883年的十四行詩“新巨像”的節選被刻在了自由女神像的基座上。

代表性詩作——新巨人The New Colossus

英文原文

Not like the brazen giant of Greek fame,
With conquering limbs astride from land to land;
Here at our sea-washed, sunset gates shall stand
A mighty woman with a torch, whose flame
Is the imprisoned lightning, and her name
Mother of Exiles. From her beacon-hand
Glows world-wide welcome; her mild eyes command
The air-bridged harbor that twin cities frame.
"Keep, ancient lands, your storied pomp!" cries she
With silent lips. "Give me your tired, your poor,
Your huddled masses yearning to breathe free,
The wretched refuse of your teeming shore.
Send these, the homeless, tempest-tost to me,
I lift my lamp beside the golden door!"

翻譯

不像希臘著名的銅鑄巨人,

跨著征服四肢從土地的土地;

在這裡我們的海水,落日站大門應

一個強大婦女與火炬,其火焰

是被監禁的閃電,和她的名字

母親的流亡者。從她的燈塔手

發光全世界歡迎;她溫和的眼睛命令

空氣橋港兩個城市的框架。

“繼續,古老的土地,你的輝煌!”她呼喊

沉默的嘴唇。”給我你累了,你可憐的,

你擠在一起渴望自由呼吸,

你們海岸可憐的垃圾。

把這些,無家可歸,暴風雨托斯特給我,

我在金門旁高舉起我的燈!”

當代研究

在她去世後,拉撒路的生活和事業的範圍被“新巨人”的名聲所掩蓋。最近有人試圖重振獎學金和對她的作品的興趣,包括來自美國圖書館的大量精選詩歌和傳記, Emma Lazarus(2006),作者Esther Schor。

2008 年, 羅德格斯大學出版社出了一本論文集, The Traffic In Poems: Nineteenth-Century Poetry and Transatlantic Exchange, 裡面有一篇在賓夕法尼亞大學教書的 Max Cavitch 的論文 "Emma Lazarus and the Golem of Liberty," 很精彩. 如果有人以為 Emma Lazarus 這首詩表達了對新移民的"歡迎," 可以看看這篇論文. 網上有電子版.

後世紀念

1985年,安提瓜和巴布達發行了一張以自由女神像和拉撒路的詩“新巨像”為主題的郵票。1992年,她被全國婦女歷史項目提名為婦女歷史月獎。她於2008年3月被曼哈頓區總統辦公室授予榮譽,她在西10街的家被列入婦女權利歷史遺址地圖。2009年,她入選全國女性名人堂的猶太遺產博物館在2012年精選拉撒路的展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