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

EDI相關標準標準化的工作是實現EDI互通和互聯的前提和基礎。 EDI處理標準是要研究那些不同地域不同行業的各種EDI報文。 這裡的EDI語議語法標準又是EDI技術的核心。

EDI電子數據交換簡介

EDI (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電子數據交換,是利用電腦套用系統,由一台電腦運用標準協定及統一標準數據格式,經過電子化的數據傳遞方式,將數據傳送到另一台電腦的電腦套用系統。 EDI的標準協定使電腦間的數據傳輸能夠自動‘了解’、‘處理’和‘回應’。
電子數據交換的優點是由甲電腦提交的"乙檔案"內的數據,可以由丙電腦接收,其相關數據可以在"丁檔案"中出現,避免了由人手重新輸入電腦的時間成本及手民之誤。
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將EDI描述成“將貿易(商業)或行政事務處理按照一個共認的標準,形成結構化的事務處理或信息數據格式,從計算機到計算機的傳輸方法。

EDI相關標準

標準化的工作是實現EDI互通和互聯的前提和基礎。EDI的標準包括EDI網路通信標準、EDI處理標準、EDI聯繫標準和EDI語義語法標準等。
EDI網路通信標準是要解決EDI通信網路應該建立在何種通信網路協定之上,以保證各類EDI用戶系統的互聯。國際上主要採用MHX(X.400)作為EDI通信網路協定,以解決EDI的支撐環境。
EDI處理標準是要研究那些不同地域不同行業的各種EDI報文。相互共有的“公共元素報文”的處理標準。它與資料庫、管理信息系統(如MPRII)等接口有關。
EDI聯繫標準解決EDI用戶所屬的其它信息管理系統或資料庫與EDI系統之間的接口。
EDI語義語法標準(又稱EDI報文標準)是要解決各種報文類型格式、數據元編碼、字元集和語法規則以及報表生成應用程式設計語言等。
這裡的EDI語議語法標準又是EDI技術的核心。
EDI一產生,其標準的國際化就成為人們日益關注的焦點之一。早期的EDI使用的大都是各處的行業標準,不能進行跨行業EDI互聯,嚴重影響了EDI的效益,阻礙了全球EDI的發展。例如美國就存在汽車工業的AIAG標準、零售業的UCS標準、貨棧和冷凍食品貯存業的WINS標準等。日本有連鎖店協會的JCQ行業標準、全國銀行協會的Aengin標準和電子工業協會的EIAT標準等。
為促進EDI的發展,世界各國都在不遺餘力地促進EDI標準的國際化,以求最大限度地發揮EDI的作用。在EDI標準上,國際上最有名的是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UN/ECE)下屬第四工作組(WP4)於1986年制定的《用於行政管理、商業和運輸的電子數據互換》標準─EDIFACT(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 For Administration, Commerce and Transport)標準。EDIFACT已被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接收為國際標準,編號為ISO9735。同時還有廣泛套用於北美地區的,由美國國家標準化協會(ANSI)X.12鑑定委員會(AXCS.12)於1985年制定的ANSI X.12標準。

EDI的套用

一個傳統企業簡單的購貨貿易過程:買方向賣方提出訂單。賣方得到訂單後,就進行它內部的紙張文字票據處理,準備發貨。紙張票據中包括發貨票等。買方在收到貨和發貨票之後,開出支票,寄給賣方。賣方持支票至銀行兌現。銀行再開出一個票據,確認這筆款項的匯兌。
而一個生產企業的EDI系統,就是要把上述買賣雙方在貿易處理過程中的所有紙面單證由EDI通信網來傳送,並由計算機自動完成全部(或大部分)處理過程。具體為:企業收到一份EDI訂單,則系統自動處理該訂單,檢查訂單是否符合要求;然後通知企業內部管理系統安排生產;向零配件供銷商訂購零配件等;有關部門申請進出口許可證;通知銀行並給訂貨方開出EDI發票;向保險公司申請保險單等。從而使整個商貿活動過程在最短時間內準確地完成。一個真正的EDI系統是將訂單、發貨、報關、商檢和銀行結算合成一體,從而大大加速了貿易的全過程。因此,EDI對企業文化、業務流程和組織機構的影響是巨大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