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蘇聯成立以後,威力強大的俄帝國1914/15型280毫米施耐德重炮和1915年型305毫米重型榴彈炮被認為不可或缺,但是由於兩者難以機動,紅軍亟需一種全新的重炮來代替二者。
1936年布爾什維克開始嘗試將一門全新的B-33型280毫米火炮搭載到蘇聯B-4型203毫米榴彈炮的履帶式炮架上。履帶式炮架,炮架尾部裝有輔助輪用於牽引,最大牽引時速為15英里。履帶式炮架可以提供火炮有限的機動能力,並能讓19.7噸重的火炮在冰雪覆蓋的地面行動。該火炮於1939年6月完成,最終命名為M1939型BR-5重型迫擊炮。到1940年開戰前,共生產25門。她也是除了列車炮、超重型自行火炮以外,世界最大型的野戰炮。
雖然名為迫擊炮,但是實際運用為加榴炮,既可以曲射,也能直瞄。
能使用包括混凝土穿甲彈在內的多種彈藥,彈頭重量基本都在200公斤以上,某些榴彈達到286公斤,裝藥量相當於蘇聯B-4型203毫米榴彈炮的3~4倍,每發炮彈可炸出 半徑10米 深6米 的炸彈坑。射程為10千米。
總生產數量為47門,參加了曼納海姆防線戰役和攻克柏林戰役。
戰後,又對炮架進行了更換,更換炮架後,其機動速度可以達到35千米/小時。被稱為BR-5M,一直服役到70年代。
突襲2中的BR-5
屬於臼炮,人力不可拖動,口徑280mm,彈道高度彎曲,射界比榴彈炮廣范,HP∶500,備彈15發。
二戰時期炸希特勒專用炮。